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第9课一、怎样认识家?1.家是一个充满亲情和温暖的地方。
是我们人生之舟所能停靠的温馨港湾。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二、为什么孝敬父母?1.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
2.父母哺育我们成长,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
3.父母教育我们成人,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
4.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
三、怎样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要求子女在精神上尊重父母,生活上关心照顾父母。
2.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的接受父母。
3.孝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主动帮父母分忧,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谅父母和家庭的难处,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认真听取父母的教诲努力学习,正直做人,用出色的表现回报父母。
四、如何与父母沟通?1.与父母沟通,相互了解是基础。
2.与父母沟通,理解、尊重是关键。
3.遇到矛盾和冲突,要冷静处理,巧妙化解。
4.学会调适逆反心理,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五、如何认识逆反心理?1.进入青春期,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对于父母的某些教育方式和严格要求,我们有时会产生反感,表现出情绪偏激,言语顶撞,态度冷漠,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2.对于逆反心理和行为,不能简单的说都是错的。
但听着逆反心理发展下去,则会妨碍我们与父母沟通,伤害与父母的感情。
3.逆反心理往往使人做事冲动,不计后果。
六、怎样调试逆反心理?1.调适逆反心理,我们要尝试理解父母的真实心意,学会与父母换位思考。
2.调适逆反心理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和理智,合理地表达自己追求独立和自尊的要求。
当对父母的一些做法不满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任性冲动,做出伤害父母的傻事。
3.调适逆反心理我们要学会多个角度看问题,灵活的化解与父母的矛盾。
4.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主动走近父母,搭建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七、怎样让家庭美德之花盛开?1.尊老爱幼,从我做起。
2.持家之道,勤俭为贵。
3.守望相助,邻里相亲。
4.还需要坚持男女平等,维护夫妻和睦,反对重男轻女,家庭暴力等陋习,形成民主平等文明守法的家庭风气。
八、为什么尊老爱幼?1.家里的老人和长辈,对我们倾注了关怀和爱护,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理应得到回报和尊重。
2.他们年龄越大,生活上的不便越多,心理上越容易感到孤独寂寞。
3.对于年幼的弟弟妹妹,他们的成长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4.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尊老爱幼,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老人与儿童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5.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方面。
九、为什么提倡勤劳节俭?1.勤劳节俭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利于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
2.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让家人远离好逸恶劳的恶习。
3.是一种值得发扬的美德,有利于形成勤奋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家风。
勤劳节俭永不过时。
十、怎样培养勤劳节俭的好习惯?1.勤劳节俭的好习惯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
2.学会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做到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
3.勤奋学习,做好值日,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和节约资源等。
十一、怎样处理好邻里之间的关系?1.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是形成良好邻里关系的基本条件。
2.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邻里交往,对待邻里有礼貌,尊重对方的权利和隐私;3.邻里遇到了困难和主动帮助。
4.发生了矛盾,学会谦让,妥善解决;即使遇到难以解决的纠纷,也应保持冷静克制,学会依法处理,不可鲁莽冲动。
第10课十二、为什么56个民族是一家?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开拓了祖国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共同的信念,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3.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都成为国家的主人。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和巩固。
十三、为什么中华儿女血脉相连?1.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同根共祖,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2.美丽的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两岸爱国同胞的共同心愿。
3.广大的海外华人华侨都心系祖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祖国人民也时刻惦念着他们的幸福和尊严。
4.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也是众多海外华人华侨的共同心声。
十四、为什么热爱祖国?(祖国有哪些可爱之处?)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十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
3.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体现在文字典籍、艺术创造、科技发明等方面。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古老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十五、怎样热爱祖国?1.爱我中华就是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就要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认同辉煌的中华文化,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十六、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1.关心国家发展,期盼祖国强盛,民族振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天然情感。
2.维护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关系着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幸福生活。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十七、怎样维护民族团结?(表现)1.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2.在学校生活中与各民族的同学,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增进团结和友谊。
3.面对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行为,敢于旗帜鲜明地与之斗争。
十八、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学生该怎么做?1.树立远大理想。
2.在学校里,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掌握建设国家的本领。
3.在社会生活中,要增强自己的民族责任感,民族自尊心,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利益。
4.将来要立足于工作岗位,积极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11课十九、为什么待人有礼貌?1.讲礼貌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2.交往中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增强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亲和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交往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十、礼貌待人的表现及作用?表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作用:1.语言文明为人际交往增色。
2.态度亲和增添个人交往的魅力。
3.举止端庄展现一份高雅。
二十一、为什么交往讲礼仪?1.有礼貌,讲礼仪都是文明交往的需要,生活处处需要讲礼仪。
2.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是一门交往的学问,而且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要求。
二十二、文明交往要掌握哪些礼仪?1.掌握社交礼仪2.了解各名族的礼仪习俗,尊重各民族的礼仪习俗,尤其不能触犯民族禁忌。
3.学习涉外礼仪,遵守涉外礼仪,以礼相待,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礼仪习惯,不卑不亢,维护国家形象。
二十三、文明交往应掌握哪些技巧?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学会微笑,学会妥协,学会拒绝,学会批评。
二十四、为什么用心倾听?1.是对他人的尊重2.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更好的与他人沟通。
3.将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朋友。
二十五、怎样倾听?1.要专心,精神集中,神情专注。
2.要耐心,不随便打断他人的讲话。
3.要虚心,在聆听中善于学习思考,不对他人的观点妄加评判。
4.要会心,可以通过目光交流或者点头表示已领会对方的意图,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二十六、为什么学会表达?学会表达,有利于实现与他人的心灵沟通,增进与他人的情感。
二十七、怎样表达?(要注意哪些方面)1.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让人误解。
2.考虑对方的感受,避免使用贬低对方的语言。
3.态度谦虚,语气诚恳4.说话注意分寸和场合5.选择双方感兴趣的话题。
6.善于选择谈话的时机7.善于创设谈话的氛围等。
二十八、为什么善于赞美?1.恰如其分的赞美,给人一种好心情,生活中可能会多一个好朋友。
2.既鼓舞了他人,又愉悦了自己。
二十九、怎样赞美(要注意哪些方面)?1.要真诚,不要花言巧语,阿谀奉承。
2.自然顺势,恰如其分的赞美。
3.赞美对方最得意的地方,才能取得最好的赞美效果。
4.及时赞美,满足对方心灵上的需求。
第12课三十.文明交往的作用?1.学会与人交往可以拓宽视野,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
分享他人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增长知识与能力。
2.可以在交往中学会合作,更好的融入集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积极与人交往,还能更好的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体验人生的快乐,4.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从而展现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独特风采。
5.在对外交往中,我们树立起中国公民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促进国际友好往来。
三十一.怎样扩展我们的交往范围?1.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活动,多与老师同学交流.2.积极参加社区服务,社区联谊等活动,多与邻里交流。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交往。
4.积极参加对外交流活动。
5.网络交往都是扩大交往范围的新途径。
三十二.扩大交往时应该注意什么?我们要注意抵制不良诱惑,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十三.如何认识网络交往?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2.网络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改变了我们交往的方式,扩宽了交往的范围,打开了异彩纷呈的交往新空间。
3.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广泛联络,平等交往,自由活动的平台,积极参与网络交往,我们可以开阔眼界,放松心情,收获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的朋友。
4.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真假信息并存,网络交往和在一定风险,我们在交往中要注意防止不良信息的污染,防止上当受骗,更不能沉迷网络,荒废学业。
三十四.怎样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1.需要我们遵守网络规则,文明参与网络交往。
2.需要我们学会保护自己。
3.避免沉迷于网络交往。
三十五.怎样遵守网络交往规则,或者是在网络交往中需要注意什么?1. 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文明,尊重别人的意愿,考虑对方的感受。
2.不窥探传播别人的隐私,不侮辱他人人格,不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不传播垃圾邮件等。
三十六.网络交往中应怎样学会保护自己?1.网络交往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辨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
2.做到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网友,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3.没有家长老师的同意,尽量不要与网友见面,避免遭遇不必要的伤害。
第13课三十七.平等、平等待人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为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是友好交往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为什么?①平等待人,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