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百年修得同船渡,人世间多少次回眸换来了今天我们的擦肩而过。
2017年9月6日,组织的安排让我们聚首在康平职教中心,命中注定了今生我们要心手相牵,同结一段情缘,共续一段佳话。
几个月来我们彼此关照、理解包容、取长补短;几个月来我们心有灵犀、合作共赢、携手并肩;几个月来我们同心同德、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几个月来我们同频共振、和谐共生、彼此成全……▲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句段话:“一生中最走运的是遇到某个人,他打破你的思维,改变你的习惯,成就你的未来,我们称之为贵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是遇到一群人,他们会点燃你的激情,觉醒你的自尊,支持你的全部,我们称之为团队;一生中最庆幸的是遇到一件事,唤醒你的责任,赋予给你使命,成就你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事业……”。
相遇在康平职教中心是我们今生最大的缘!我相信这次遇见将是我们彼此人生中最美丽的邂逅!它会让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惜缘相伴、和衷共济、互助守望;它会让我们荣辱与共、守正出新、作为担当;它会让我们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圆梦杏坛……▲康平职教中心成立于1992年,有着辉煌的历史及丰厚的文化底蕴。
康平职教人有着博大的胸襟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一年多来,依托职业教育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自己10多年来对教育的思索,写出以下感悟与思考文字。
零零散散、只言片语、不成体系,只求能给大家在教育教学中带来一些启发与借鉴。
同时勉励大家不忘初心、踏歌寻梦、携手同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越。
2019让我们情系教育、存异求同、与智者为伍、与善良同行;2019让我们心怀感恩、多与少取、成人之美、美美与共;2019让我们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凝心聚力、砥励奋进……★寄语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只有当教师与学生有了共同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追求,只有当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提升自我人格成了师生共同的愿景及自觉行动,师生的幸福人生才会触手可及。
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让我们共同践行!★工作总思路夯实基础,立德树人;张扬生命,立业成人▲夯实基础——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基础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为“三底”:“底线(Base Line)”、“底色(Background)”和“底蕴(innerqualities)”。
这是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
我认为高中阶段特别是职业教育更应该继续坚定这一总目标。
“底线”(Base Line),那就是懂得并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须有的准则,就是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就是道德和良知。
“底色(Background)”,生命的底色应该是明亮温暖的,充满阳光、自信和活力,也就是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品质。
“底蕴(inner qualities)”,就是学生借助所学的文化和技能知识形成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立德树人——以德领才,以德养才,以德润才,以艺养徳,以体促德,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德艺双馨的人才。
因此说,在这一人生阶段人格的形成比知识掌握更为重要。
▲张扬生命——1.张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种意气风发的生存方式。
2.张扬是全力以赴地突破困境,是不拘一格地建设新生活。
决不应是目空一切的狂妄自大,而应是锋芒的展现。
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自吹自擂,而应是真才实学的铺陈。
没有责任感,没有进取心的张扬,是最为浅薄的卖弄。
3.生命的成长就是张扬的,一颗静寂的种子,从泥土的酣梦中醒来后,就开始了它张扬的生长。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向上,是金子就要发光,是花朵终要绽放。
▲立业成人——“专业能力”虽是就业核心竞争力,但不应是职业教育学校培养人才的唯一目标,学会如何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相处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结合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立业成人”的教育思想,出于增强学生市场竞争力和实现个性完整的目的,基于行业背景、能力导向,对学生社会社会适应能力着手解构并对相应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探索系统性的培养模式。
★价值追求做有信仰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办学四个一一种办学情怀: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一种办学追求:和而不同,人人出彩一个办学宗旨:成就学生幸福教师服务社会一个办学目标: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学校精神做事—慎思笃行、雷厉风行;做人—虚心诚恳、合作包容对内—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对外—兼收并蓄、大气谦恭★师生品质阳光诚信、智慧感恩;合作包容、作为担当接受平凡、拒绝平庸;悦纳自己、张扬生命★干部队伍建设要求识大体、顾大局;讲正气、求正义;增才干、养大气★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立足本职工作,志存高远;珍惜热爱岗位,乐业奉献;胸中装有学生,精心服务;尊重同事同行,合作提升;树立特色意识,争创品牌。
★德育工作讲“五全”全员育人;全程管理;全情投入;全心服务;全面发展。
★服务工作讲“五要”要有强烈的责任;要有较高的质量;要有敬业的态度;要有专业的水平;要有真情的服务。
★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差异,顺应人性;因材施教,挖掘潜能;成人之美,美美与共。
★德育教育切入口:1、感恩教育:感恩宽容成就快乐,指责抱怨蹉跎人生。
2、诚信教育: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养德修身。
3、乐观教育: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健康阳光伴我成长。
4、梦想教育:珍惜时光激扬生命,追梦路上勇敢践行。
5、挫折教育:穿越荆棘面对风雨,笑到最后品味成功。
★课堂改革基本理念及内涵以生定学,以学定教;自主思索,合作探究;精讲多练,交流互动;展示质疑,体验成功。
▲以生定学,以学定教:就是教师必须把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基础来采取相应的对策。
▲自主思索,合作探究:就是指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课前和课堂中自主思索和合作探究的本领及技能。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讲多练,交流互动: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少的进行给予式讲解,1分钟能讲完绝不讲2分钟;学生自学或通过合作研究能明白的,教师绝对不讲。
从而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与学生一道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感悟体验。
▲展示质疑,体验成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表达自己或小组成员的意愿,充分展示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更多学生更大程度体验到更深层次的成功喜悦。
★“一二三三四”教育教学模式(仅限文化课课堂,实训课和技能课改革有待探索)▲一种情怀: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1、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因此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更重要是对生命的尊重。
2、静下心来,抛开功利及世俗,我觉得真正的教育应该就是教会孩子学会生活。
到目前为止,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式、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3、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尊重差异,顺应人性;因材施教,挖掘潜能;成人之美,美美与共便成为了我们在课堂教育教学的标准定位和教学准则。
4、孩子的成长是一朝一夕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育需要慢功夫,开花结果都需要时间。
所以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我们唯有沉住气,耐下心,方能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找到自己最喜爱的成长方式。
▲二个课堂评价准则(叶澜教授)一看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
(静思独学、合作探究、交流互动、质疑展示)二看教师:脑中是否有纲(标准),胸中是否有本(教材),目中是否有人(学生),心中是否有数(差异),手中是否有法(方法)。
▲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个课堂教学要素(抓手)—— 1、学情诊断、以生定学2、以学定教、有效教学3.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四步课堂教学流程(环节)——1、课前检测、预习生成2、精讲多练、交流互动3、过关落实、展示提升4、总结反思、达标测评。
▲课改必须达成的共识:1、课改无论怎么改,一定是改在课堂。
我们不是追求高大上的虚荣,不能剑走偏锋,人云亦云,更不能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2、我们要始终把师生当成最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师生的最大发展才是课改的终极目标。
3、教师的精彩在课堂,课堂的精彩在课外。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不要做只会完成任务的教师,更不能培养只会完成任务的学生。
4、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
5、深思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走在路上永远强于坐而论道。
6、课改之路路漫漫,花开满园仍需时,师生同心力践行。
★教育教学观:1、打造和乐教育,(校园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学生快乐、教师快乐、社会满意)成就学生、幸福教师、服务社会。
2、职业教育不是社会时尚,职业教育更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剑走偏锋。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不二法门。
3、职业教育还要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和发展意识,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坚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前途树立信心,并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为基础,在文化课和专业课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4、职业教育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人人出彩”提供了更多可能。
5、放下师道尊严,恩威并重,宽严相济。
教育者蹲下身来看学生,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
教育单单有爱是不够的,合理施爱、守望放生才是真谛。
6、教师的精彩在课堂,课堂的精彩在课外。
我们不要做只会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更不能培养只会完成任务的学生。
7、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震撼、触摸、牵引出高尚的灵魂才是教育的真谛。
因此,做有信仰的教育,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师生幸福成长,才是教育人的职责本分。
8、我们的孩子属于20年后的世界,我们无法教给他们20年后的知识技能。
真正的教育应该就是学生把课堂上学得东西和考试中的东西忘记之后所剩下的教育。
因此,真正的教育使命应是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是只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那样的准职业者。
9、教育是关乎人的灵魂的教育。
它不应是对理想分数的过分追求,对学业成功的过度奢望,而应是对教师自身和学生的性命给予的无限关注……10、教育本身是有灵魂的,教育的灵魂应是引领,一种精神上的引领。
这种引领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灵魂的教育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11、我们不做辛勤的园丁,将孩子们剪成千篇一律的模样;我不做前行的灯塔,将他们指向唯一神圣的理想之地。
我们与孩子之间,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牵手成长。
我们一定要智慧地热爱每一个美丽的生命,与美相遇,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发展规划及思考▲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及改造需求(期待迁址升级):1供热及自来水管网改造2消防安全设施设备改造3新建学生生活区(洗浴,健身,理发,购物)4新建综合体育馆5新建及改造校内实训室、实训车间、实训基地(畜牧兽医专业,电工、电气,机加农机,汽修,塑编,铲车,叉车,编织,保健养生等)6培训楼整体改造7校门改造8校外停车场,旱厕改造及绿化带改造9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实施(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亭廊文化……人人皆是文化,处处皆是文化,德润人心,德技双馨,打造文化校园)10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专业设置方向及发展需求1增加涉农专业:如畜牧兽医专业、农机修理及维护2强化及改进升级幼教专业(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保育)、计算机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平面设计)、电气及汽修专业(机器加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和园林专业(现代化种植、养殖)▲师资力量需求及转型方向1文化课专业教师2农林专业教师3汽修专业教师4机器加工专业及机器修理专业教师5畜牧兽医专业教师6双师型专业教师培训及转型▲学校育人(德育管理、科学育人、环境育人……)、课程改革(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调整、教学资源整合)等方向1调查升学与就业意向,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因需培养(就业班——不分届)2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制度(教师,学生),明确岗位职责定位;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职前素养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劳动技能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4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植学校文化教育,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树立良好职业教育形象……5校本化课程+走班制教学+社团活动+技能赛制6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工读结合(工学交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教育+订单培养+顶岗实习……7服务功能拓展: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双证书,1+X证书)8实训及培训方向: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企业实习+意向就业9学校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节,职业教育活动周,毕业生创业就业洽谈会,优秀毕业生励志报告会,技能培训月……10课程资源整合、课堂教学改革、师生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学校管理体系1党工部:支部+工会2教学部:教导处+教研处+信息处+实训处3学生部:德育处+安全处+宿管处+体卫艺4保障部:后勤处+财务处+生活处+基建处5发展部:办公室+招生办+培训处+人事处▲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方向(需政府规划助力)总原则: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