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1、根据购买者对产品的态度而划分的群体,叫细分A:地理变量 B:人口变量 C:心理变量 D:行为变量2、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消费品可以分为A:便利品 B:选购品 C:特殊品 D:非寻求品3、企业决定所使用的分销方式,一般的选择有。
A:普遍性销售 B:选择性销售 C:中间商销售 D:独家经营4、有些商品永远都是非寻求品5、在有些情况下,同一个产品既会被定义为工业品又会被定义为消费品6、在今天的市场上,一个企业不可能服务所有的客户7、人口密度属于人口变量细分市场1D;2ABCD; 3ABD;4对;5对;6对; 7错(地理因素)名词解释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市场产品定位市场细分简述1、简述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2、消费者市场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原则有哪些?第二章消费者研究1、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意识过程2、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弗洛伊德 B:华生 C:马斯洛 D:冯特3、主题统觉测验属于消费者研究中的()方法A:实验法 B:投射技术 C:访谈法 D:观察法4、实验法有以下两种形式:()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人为实验法5、从事任何研究项目,首先应全面搜集与此项目有关的第二手资料6、投射技术属于定量研究7、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华生8、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9、最早从事消费心理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1C; 2D; 3B; 4BC;5对;6错;7错;8错; 9对名词解释1、能力2、实验法3、投射技术4、访谈法简述1、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方法有哪些?4、第二手资料的来源主要有哪些?第三章消费者的感知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说的是感觉的()现象A:对比 B:适应 C:敏感 D:感受性2、听到消息的开头即引起听到其他部分消息的需要,这种现象被称为()A:晕轮效应 B:蔡格尼克效应 C:刻板印象 D:心理定势 E、习惯定向3、我国古代“智子疑邻”的典故,就是典型的()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心理定势4、人类和其他动物最为复杂、高度发展和重要的感觉是()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E:触压觉5、个体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德水平等方面的判断和评价,属于自我知觉中的()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镜中我9、生活中人们的真心期望常常会变成现实的现象,是___________。
A.期望效应B.晕轮效应C.第一印象D.习惯定向6、知觉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E:客观性7、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8、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是经常可以相互转换的。
9、错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但是正常的知觉10、注意是一种单纯存在的心理过程1B;2B;3D; 4A;5B;9A;6ABCD; 7对;8对;9对;10错;名词解释1、感觉2、差别感觉阈限3、阈下刺激4、展露5、晕轮效应6、刻板印象7、心理定势简述1、感觉和知觉有什么区别?2、举两个实例说明差别感觉阈限在营销中的应用?3、什么是错觉?举两个实例说明错觉在营销中的应用?4、简述刺激物的展露与营销策略5、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哪些内容?第四章消费者的动机1、人们在吃饱穿暖、有栖身之处之后,还要吃的科学营养、穿的美观漂亮、住的舒适宽敞,这指的是人们的()A:生存性消费动机 B:享受性消费动机C:发展性消费动机 D:心理性消费动机2、以社会允许的方式来表现社会所不接受的欲望和动机,即释放心理能量又不用担心受到责罚的心理防卫机制是()A:合理化作用 B:投射作用 C:升华作用 D:自居作用3、按照需要的起源,可以把消费者的需要分为()A: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B: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C: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 D: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2、好事达保险—“交托在手,放心无忧”,其广告效应满足消费者的___________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7、消费者基于感情与理智经验,对特定商店、商标等产生特殊的信任与偏爱而经常重复地购买的动机,是___________动机。
A.感情动机 B.理智动机 C.惠顾动机 D.享乐动机4、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A:对比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强化功能5、消费动机的特征()A:原发性 B:内隐性 C:实践性 D:整体性 E:动态性6、只要有需要,就一定会产生动机7、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指的是趋避冲突8、根据双因素理论,商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等是保健因素9、阿Q精神是典型的心理防卫机制中的自居作用10、个体的动机是无法直接观察得到的。
1B;2C; 3B;2B;7C;4BCD; 5ABCE;6错;7错;8对;9对; 10对;名词解释1、现实需要2、潜在需要3、动机4、感情动机5、理智动机6、惠顾动机7、内驱力简述1、什么是潜在需要?它主要表现为哪两种形式?2、影响消费者需要的因素有哪些?3、举例说明三种类型的动机冲突4、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因素有哪些?5、如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举例说明。
第五章消费者的情绪情感1、人不须学习如何哭笑,但却学到何时哭笑。
这里指的是情绪表达的()A:文化性 B:先天性 C:普遍性 D:外在性2、情绪和情感有两极性和()两种特性A:集中性 B:感染性 C:扩散性 D:边缘性3、情绪情感的构成包括()A:主观体验 B:生理唤醒 C:内在意象 D:外部行为4、根据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分为A:应激 B:心境 C:热情 D:激情5、情绪通常是那种由机体的天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而情感则与人在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社会需要相联系6、詹姆士和兰格认为,躯体的变化在先,情绪的意识状态随后7、阿诺德认为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情景的评估8、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是具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1A; 2C;3ABD; 4ABD;5对;6对;7对; 8对名词解释1、心境2、情绪4、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学说5、情绪的认知学说简述1、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是什么2、消费者情绪情感的效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影响消费者情绪情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第六章1、如果行为发生后,有害的或有害的事件随之而来,这种行为就不会再发生或降低发生的频率,这种强化方式()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惩罚 D:衰减2、储存信息的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是()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3、将过去产生的对事物的反映重现出来的过程是()A:再认 B:回忆 C:联想 D:识记4、模仿学习最常见的方式是()A:外在模特方式 B:隐喻模特方式 C:口头模特方式5、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就叫()A:顺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抑制 D:负抑制6、()理论认为:同样的行为被反复地给予奖赏或强化时,就可以产生学习。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 D.观察学习理论6、在巴普洛夫的实验中铃响是无条件刺激7、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8、吃一堑长一智的学习属于认知学习9、从学习心理学的观点看,学习过程包含着由坏变好或由好变坏。
10、操作性条件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刺激代替的历程。
1C;2C;3B;4A; 5A;6B;6错;7对;8错; 9对;10、错1、学习2、刺激泛化3、积极强化4、消极强化5、塑造6、感觉记忆7、遗忘8、观察学习9、舌尖现象简述1、最早提出经典型条件反射的人是谁?试述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的基本内容?2、最早提出操作条件反射的人是谁?试述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基本内容?3、什么是塑形?举例说明塑形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4、模特在营销活动中有哪些作用?5、简要论述观察学习的过程第七章消费者的态度1、消费者先有感觉,然后产生行为,最后再思考。
这是消费者态度层次中的()A:高度参与层次 B:低度参与层次 C:经验层次 D:行为学习层次2、态度的一致性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态度的强度和()A:稳定性 B:价值性 C:习得性 D:可变性3、当消费者的MAO水平较低时,起主要作用的是()A:中枢路径 B:边缘路径 C:水平路径 D:垂直路径4、当态度的三种成分出现冲突的时候,起主要作用的是()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9、___________理论认为:人们对显著信念的评价能引发他们对事物的整体的态度。
A. 多属性态度模型B. 认知平衡理论C. 凯尔曼的阶段论D. 顿悟学习理论5、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有三个阶段,即()A:服从 B:同化 C:外化 D:内化6、人们不可能在头脑里储存关于某一事物的所有信念7、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8、“低球技术”的两个要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9、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认为,消费者处理认知性信息时,激活的是边缘路径1B;2B; 3B; 4B;9A; 5ABD; 6对;7对;8错;9错;名词解释1、态度2、消费者参与3、认知失调4、显著信念5、依从6、等门槛技巧7、地球技术8、吃闭门羹技巧9、逆反心理10、那不是全部技巧简述1、消费者态度有哪些层次?每一层次的营销策略是什么?2、导致消费者态度和实际行为之间差异的因素有哪些?3、费宾斯的多属性态度模型是怎样的?在运用显著信念和多属性态度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时,营销人员要把握哪些问题?4、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影响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6、举例说明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第八章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意识和生活方式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受道德原则支配的是()A:本我 B:自我 C:他人 D:超我2、掌管理性的、非感情用事的、较客观的行为的是三种人格状态中的()A:儿童自我状态 B:成人自我状态 C:父母自我状态 D:婴儿自我状态3、对自我的角色、地位、权力等方面的认识属于()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现实自我4、哪一种顾客是完美主义者()A:D型顾客 B:I型顾客 C:S型顾客 D:C型顾客10、爱表现自己,自我是中心,注重结果,这是___________类型顾客。
A.D型顾客 B.I型顾客 C.S型顾客 D.C型顾客5、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A:遗传 B:环境 C:成熟 D:学习6、投射测验包括()A:罗夏墨迹测验 B:主题统觉测验 C:自称量表 D:情境测验7、自我意识是天生的8、根据自我的拥有物来界定自我,这是指消费者的理想的自我9、在衣着、快餐食品、音乐、电影和录像上的消费占有很大的比重的这类人属于VALS2中的满足者1D;2B; 3B; 4D ;10A;5ABCD; 6AB; 7错;8错;9错;名词解释1、个性2、马基雅维利主义3、自我意识4、延伸自我5、心理自我6、生活方式简述1、联系实际谈谈品牌个性的核心价值有哪些?2、从自我观念上看,可以把消费者的自我意识分为哪几种?并解释其含义3、什么是延伸的自我?消费者用于自我定位及延伸的物品可以划分为那几个层次?4、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对市场营销人员有什么价值?5、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第九章影响消费者的社会环境因素1、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力量仅次于家庭的是()A:朋友群体 B:逛商店群体 C:工作群体 D:虚拟群体2、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主要有()A:收入 B:受教育程度 C:权力 D:职业3、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方式主要有()A:信息性影响 B:功能性影响 C:功利性影响 D:价值表达影响4、在营销或广告上利用名人的方式大概有()A:证言 B:名誉担保 C:演员 D:代言人5、一件产品的必须程度越低,参照群体的影响程度越小6、收入水平与社会阶层两者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关系7、正式的工作群体和非正式的工作群体都能影响消费者行为8、个人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越低,参照群体对他的影响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