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药理》本复习资料20.06.

《临床药理》本复习资料20.06.

临床药理学本科复习资料2020.6.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将答案填写在相应题干后面的括号里)1. 临床药理学从药理学科中发展起来,以药理学和药学为基础。

()2.医院分级管理规定:二级以上的医院要求开展血药浓度检测工作。

()3. 药效学研究目的之一是确定人体的治疗剂量,以便在每个病人身上能得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少的副作用。

()4. 生物利用度是应用药动学原理,对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情况进行评价。

()5. 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之一是适用于轻度病症,或用于已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控制。

()6. 处方药可以适当形式和在适当场所进行合理广告宣传。

()7. 上市五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8. 青霉素不宜与磺胺联用。

()9.麻黄碱连续注射数次后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10. 风湿热患者可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喉部的溶链球菌,防止复发。

()11. 正确选用抗菌药的原则为:绝大多数感染用一种抗菌药即可。

()12.强心苷中毒所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出现窦性停搏。

()13.晚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宜选用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必要时联合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或抗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

()14.志贺氏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宜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

()胎儿被药物导致某些系统和器官畸形的最敏感期是开始妊娠的3-12天。

()15.非复杂性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使用抗菌药疗程一般需用药至体温恢复正常后4~6 周。

()16.药品不良事件包括药品标准缺陷、药品质量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用药失误和药品滥用。

()17.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抗菌药使用疗程4~6 周,急性关节炎疗程2~4 周;可采用注射和口服给药的序贯疗法。

()18.硝酸酯类既可用于心绞痛,又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9.针对心房纤颤,目前推荐宽松的静息心室率目标值是≤100次/分或行走时心室率≤110次/分。

()20.药物体内消除速度决定该药物每天的用药次数。

()21.普萘洛尔用于心绞痛时舒张冠状血管作用不明显,故不宜用于变异性心绞痛。

()22.普利类药物(如卡托普利)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而降压。

()23.两种作用不同的药物不可能产生协调作用。

()24.β受体阻断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用于各种心动过速。

()25.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无效。

()26.抗菌药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 种药物联合,一般不宜采用固定的联合复方。

()27.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禁用卡托普利。

28.受体拮抗药长期应用则会引起受体上调和增敏,一旦停药会产生反跳现象。

()29.临床药理学在研究药物疗效时,同时观察药物在动物身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中毒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性反应等。

()受体阻断剂()30.洛沙坦是α131.新药临床试验中的1期临床是在少量病人身上进行。

()3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重点是两药以上联用时的毒副反应观察。

()33.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任务之一是监察上市药物和临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安全用药。

()3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对年轻高血压患者、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偏高者疗效较好。

()35. 红霉素不宜与林可霉素合用的原因是体外配伍禁忌。

()36. 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原则之一是所选药物必须是国家药典及国家药品标准收载和国家药监部门批准正式生产的新药及进口药。

()37. 在用药过程中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为药物不良反应。

()38.缺乏细菌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39.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各种情况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40.目前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推荐给药方式是口服给药。

()41.抗菌药在外科领域预防中,通常对战伤、外伤,用青霉素G以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42.早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入院>2 天~<5 天发生)病原体多为敏感菌,预后较好。

()43.吲达帕胺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

()44.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者,应在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发生同时,适当给予降压药。

()45.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宜选用钙拮抗剂和利尿剂。

()46.变异性心绞痛首选普萘洛尔治疗。

()47.ACEI具有预防和逆转心肌肥厚与心脏的构型重建的药理作用。

()48.长期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降低其病死率。

()49.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助于高血压所致的左心肌肥厚的逆转。

()5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型性房颤或慢性房颤;扩张性心肌病致房颤;冠心病或高心病发作房颤;甲亢致房颤者应在抗心律失常药使用同时,给予抗凝治疗。

()51.氨茶碱可用于急性左心衰的治疗。

()52.药物警戒是指发现、评价、认识及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53.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降低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或延缓机体对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54.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宜选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55.异烟肼快代谢者由于缺乏维生素B6易引起神经炎。

()56. 鼠疫的治疗宜选药物为庆大霉素或链霉素,或多西环素、环丙沙星。

()57.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是属于A型不良反应。

()58.临床药理学发展背景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

()59. 国际上关于人体试验第一份正式文件是《赫尔辛基宣言》。

()60.肾功能不良患者引起的休克最好选用多巴胺。

()二、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5个选项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下列不会导致胎儿器官畸形的药物A.环磷酰胺B. 白消安B.可的松 D. 阿奇霉素E.沙利度胺2.下列关于临床药理学叙述错误的是C.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 B. 研究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过程D.研究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 D. 研究药物间相互作用规律E.研究药物的一门临床交叉学科。

3.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不包括A. 药物效应动力学;B.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C. 毒理学研究D.新药临床试验E. 和上述研究有关的药理学动物实验4.下列哪个药物的给药时间是合理的A.空腹阿司匹林B.晨起口服卡托普利B.睡前服用氢氯噻嗪 D.晨起口服安定E.饭后服用枸橼酸铋钾5. 人体试验必须的道德规范不包括A.坚持符合医学目的的科学研究B. 维护受试者的权益C.尊重受试者的人格和知情同意的权利D.在任何情况下以保证试验能完整完成为前提E. 必须对受试者的个人权益给予充分保障6.以下对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原则的叙述,哪项有错A. 临床必须、安全有效B.择优选择、价格合理C. 使用方便D.中西药并重的前提下择优西药E. 必须是国家药典及国家药品标准收载和国家药监部门批准正式生产的新药及进口药7.药物的体内过程不包括A.吸收B.分布B.代谢 D.排泄E.消化8. 以下关于处理与注意事项叙述,哪项有错A. 依法进行B.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具有相对性C.宣传合理使用处方药D.杜绝滥用或不良反应E.必须凭处方在正规药房或药店调配、购买和使用9. 下列WHO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错误的是A. 副反应是指常用剂量引起的与药理学特性有关的但非用药目的作用B. 不良事件是指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C. 不良反应是指发生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生理功能过程中所用正常剂量情况下出现的有害的和非目的的药物反应。

D. 意外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研究和上市时未能预测到的不良反应。

E. 药物依赖性只针对少数敏感患者在反复使用某药后发生10. 药物不良反应的病因学基础不包括A. 病人先天反应异常B.获得性异常C. 药物因素D.直接反应E. 药物相互作用11. 以下对抗菌药在内科领域的预防性应用叙述,哪项有错A. 用青霉素G对风湿热患者进行用药,以防止复发B. 用青霉素、或万古霉素预防流脑感染C. 用异烟肼对排菌的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D. 对孕妇、老人、婴幼儿用阿莫西林等抗菌药进行泌尿道感染预防E. 用乙胺嘧啶/磺胺多辛进行疟疾的预防1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科学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B.监测上市后药品的不良反应C.通过对治疗药物的监测,调整给药方案,从而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D.制订医院用药管理的制度和政策E.通过医疗会诊,改善疾病的治疗13. 下列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的情况是A. 行1类切口的脑外科手术B. 拔牙手术C. 骨折用青霉素G以防止骨感染D. 手术部位不涉及炎症区域E. 实验室工作者不慎染上大肠杆菌14. 在胆汁中浓度可达血药浓度数倍至数十倍的药物是A. 红霉素B. 青霉素GC. 氨基苷类D. 头孢菌素E. 氨苄青霉素15.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以下哪项叙述不符合用药要求A. 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以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致猝死、卒中或心脏病发作B. 血压控制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 50%C. 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D. 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者,可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E. 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须降至140/90mmHg以下16.下列哪一种药物不需要进行TDMA.地高辛B.锂盐B.青霉素G D.丙咪嗪E.甲氨蝶呤17. 伴有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下列何药对其的影响A. β受体阻断药B. 钙通道阻滞药C. 血管扩张药D.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E. 利尿药18. 妊娠高血压需要紧急降压时,推荐静脉使用的药物是A. 拉贝洛尔B. 氧希洛尔C. 依拉地平D. 可乐定E. 呋塞米19.是最初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阶段A.1期临床试验B.2期临床试验C.3期临床试验D.4期临床试验E.临床前评价20. 用于妊娠高血压缓慢降压的药物中,以下何药长期使用可能使胎儿生长迟缓A. β-受体阻断药B.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C.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D. 利尿药E. 钙通道阻断药21. 以下何种复方制剂对保护高血压患者可能受损的靶器官最为有效A. 复方降压片(利血平+双肼苯达嗪+氢氯噻嗪)B. 复方罗布麻片(胍乙啶+双肼苯达嗪+氢氯噻嗪)C. 珍菊降压片(可乐定+氢氯噻嗪)D. 北京降压0号(利血平+双肼屈嗪+氢氯噻嗪+氨苯蝶啶+氯氮卓)E. 复方卡托普利片(卡托普利+氢氯噻嗪)22.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是指A.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B.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先后序贯用药B.对受体的作用 D.对递质的作用E.对酶的作用23.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比,洛沙坦较少引起以下何种副作用A. 眩晕 B . 高钾C. 直立性低血压D. 呛咳E. 对妊娠有影响24. 只能静脉给药、且必须避光配置和使用的高血压危象急救药物是A. 呋塞米B. 硝普钠C. 肼苯哒嗪D.拉贝洛尔E. 可乐定25. 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A.降压过程不宜太快B.高血压持续存在时应坚持不懈用药C. 疗效满意后逐渐减少剂量而维持在低剂量的有效水平D. 轻型高血压亦在治疗恢复后坚持不懈用药E. 不轻易更改治疗方案,如须更换,不宜突然停药26.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维拉帕米不宜和下列何药联用A. 普萘洛尔B. 地高辛C. 氨氯地平D. 卡托普利E. 氯沙坦27. 对于预激综合征所致的房颤,禁用下列何药A. 地高辛B. 普罗帕酮C. 普鲁卡因胺D. 胺碘酮E. 普萘洛尔2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宜选下列何药A.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B. 利尿药C. 钙通道受体阻断药D. 强心苷E. β受体阻断药29. 以下何药不属于长效利尿药,每天需使用2-3次A. 呋塞米B. 吲达帕胺C. 氢氯噻嗪D. 苄氟噻嗪E. 阿米洛利30. 以下何药是通过阻断β受体而抗心衰A. 氨力农B. 地高辛C. 卡维地洛D. 多巴胺E. 卡托普利31. 下列适宜口服用于预防心绞痛反复发作的最长效硝酸酯类药物是A. 硝酸甘油片剂B. 硝酸异山梨酯C. 单硝酸山梨酯D. 硝酸甘油贴剂E. 硝普钠32.铁剂用于治疗A. 溶血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肾性贫血33.急性心肌梗死时,室性早搏每分钟发生多少次以上,应予药物治疗A. 10次/min以上B. 5次/min以上C. 3次/min以上D. 8次/min以上E. 6次/min以上34. 以下何药通过兴奋心脏β受体而强心A. 地高辛B. 氯沙坦C. 米力农D. 多巴酚丁胺E. 依那普利35. 心衰患者伴肝功不全时,宜选用以下何种口服强心苷药物A. 洋地黄毒苷B. 地高辛C. 西地兰D. 毒毛花苷KE. 氨力农36.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阿司匹林的应用原则是A. 未用过者,第1日服用300mg,次日起减量为150mg/d,稳定后减量至100mg/d,维持一段时间B. 未用过者,第1日服用400mg,次日起减量为250mg/d,稳定后减量至50mg/d,维持一段时间C.未用过者,第1日服用400mg,次日起减量为150mg/d,稳定后减量至50mg/d,维持一段时间D.未用过者,第1日服用300mg,次日起减量为100mg/d,稳定后减量至50mg/d,维持一段时间E.未用过者,第1日服用400mg,次日起减量为200mg/d,稳定后减量至100mg/d,维持一段时间37. 以下何药适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A. 普罗帕酮B. 胺碘酮C. 阿托品D. 肾上腺素E. 多巴酚丁胺38.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针不包括以下何项A. 未能确定病原体,但按经验推断属于细菌感染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C. 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D. 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E. 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39.下列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是A.青霉素+红霉素B.阿托品+哌替啶C.强心苷+螺内酯D.硝酸甘油+普萘洛尔E.磺胺+甲氧苄啶40.下列临床药理学研究目标描述错误的是E.促进医患结合 B. 促进基础与临床结合F.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D. 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E.提高药物治疗水平41. 下列不良反应搭配不正确的是A. 吗啡—成瘾性B.四环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C. 胰岛素—低血糖D.青霉素—过敏性休克E. 阿司匹林—胃黏膜损伤β受体阻断药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抗甲亢作用B.抗心律失常B.抗高血压 D.抗心绞痛E.抗心力衰竭42. 药物不良反应的病因学基础不包括B.病人先天反应异常 B. 病人获得性异常C.剂量过大、生物利用度改变、不恰当的给药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