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本文是关于关于田园风光的古诗词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感谢您的阅读!
游山西村宋词名句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词语注释
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随时。
⑼叩(kòu)门:敲门。
白话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
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鸟鸣涧王维
鸟鸣涧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词语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河流名。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花瓣晒干可以食用。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惊:惊动,惊扰。
时鸣:偶尔啼叫。
白话译文
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无人,春夜的寂静让山野显得更加空旷。
或许是月光惊动山中栖息的鸟儿,从山涧处时而传来轻轻的鸣叫声。
竹里馆王维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品注释
⑴此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作品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
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鹿柴王维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品注释
①鹿柴(zhai):“柴”同“寨“,栅栏。
此为地名。
②但:只。
闻:听见。
③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景”:日光之影,古时同“影”。
④照:照耀(着)
作品译文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过故人庄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词语注释
⑴过:访问。
⑵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村庄。
⑶具:准备,置办。
⑷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黍子,去皮称黄黏米。
⑸邀:邀请。
⑹至:到。
⑺合:环绕。
⑻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⑼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⑽开:打开,开启。
⑾轩:窗户。
⑿面:对面。
⒀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⒁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⒂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⒃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⒄还(huán):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⒅就菊花:指饮菊花酒。
就,喝。
作品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
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
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赏菊花。
终南别业王维
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作品注释
①中岁:中年。
②道:这里指佛教。
③家:安家。
④南山:即终南山。
⑤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⑥胜事:美好的事。
⑦值:遇到。
⑧叟(sǒu):老翁。
⑨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作品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终南山王维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词语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5.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
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归嵩山作王维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字词注释
⑴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⑵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
清:一作“晴”。
川:河川。
带:围绕,映带。
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
⑶去:行走。
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⑷暮禽:傍晚的鸟儿。
禽:一作“云”。
相与:相互作伴。
⑸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
临:当着,靠着。
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⑹迢递:遥远的样子。
递:形容遥远。
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
⑺且:将要。
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
闭:一作“掩”。
白话译文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