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现代化》2012年6月(下旬刊)总第687期一、引言目前温室效应的加剧以及全球变暖的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
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我国向世界做出了重要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2007年6月,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09年4月国家发改委制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国务院通过《“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气候变化,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道路的重视与决心。
这些也向我国企业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传统的高碳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必然会被低碳生产方式所代替,低碳发展方式成为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必选战略。
二、低碳经济概述1.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内涵“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 )”是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相继提出之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文件指出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m Review )指出,全球以每年GDP 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 1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关于低碳经济,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总的来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涵: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基于SWOT 分析■邵华刘倩倩彭兰宁波大学商学院[摘要]低碳经济为主题的潮流正席卷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倡导低碳生产模式、低碳消费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如何抓住机遇,抓住挑战,成为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低碳经济,其次运用SWOT 方法对我国企业在实施低碳战略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得出不同的组合战略,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思路与指导。
[关键词]低碳经济SWOT 矩阵分析低碳战略R 1———校正回潮率(%)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结果的绝对值相差≤0.2%,计算其平均值,精确至以百分率计算的小数点后第一位。
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按修约规定修约。
注:如第一次超过允许误差,第二次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按第二次结果报出。
如果第二次仍超出允许误差,按第一次、第二次测定的四个结果平均计算,取平均值。
四、注意事项1.灼烧灰分的空坩埚,应现在780℃的高温炉内灼烧,并在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以使其同灼烧灰分时的条件一致。
2.试样应先灰化,然后再进炉灼烧。
灰化应在电炉上进行,并将坩埚盖半开,注意不要着火,待不在冒烟后,再进高温炉。
进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
3.测定灰分时,为防止高温炉温度控制器失灵,应经常观察炉膛颜色是否与下表(表3)所示温度大体相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升温后炉膛颜色与温度的估计情况如下表:表3升温后炉膛颜色与温度的估计情况4.灼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炉温不超过810℃。
一是防止灰分中碳酸盐的分解,(Na 2CO 3熔点851℃,K 2CO 3熔点891℃,熔化会侵蚀坩埚);二是避免铁铬镍热电偶受热过高,会缩短使用寿命。
5.坩埚从炉膛中取出应放在一干燥洁净的石棉板上冷却5min ,再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40min ,其前后两次冷却时间应一致。
瓷坩埚放入干燥器时,因坩埚温度还很高,干燥器内应放一块耐火瓷板,将坩埚放在瓷板上,不能紧靠干燥器壁,以免发生炸裂,同时放入时,应将盖子轻开一次,以防盖子由于空气受热膨胀而跳动滑落。
6.高温炉升温前,应先将自动控制恒温指针调制至所需的温度后,再开启电源开关。
工作完毕后,应先切断电源,待炉内温度降至室内温度后,再调回自动控制恒温指针。
综上所述,化验灰分,在电炉上灰化后,灰样松开,高温炉灼烧温度为780℃,提高了30℃,灼烧时间可缩短半小时。
也可采用炉膛空间大、功率更大的高温炉,进一步缩短灼烧时间,高效化验灰分,提高检验速度,促进棉花加工生产。
参考文献:[1]《棉花质量检验学》.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编[2]《棉纤维检验学》.国家标准纤维检验局图书出版社[3]《中国棉花加工》.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4]《中国棉花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中国纤检》.主办:中国纤维检验局[6]《棉短绒化验》.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编炉膛颜色估计温度(℃)炉膛颜色估计温度(℃)开始暗红色525暗橙黄色1100暗红色700浅橙黄色1200开始樱桃红色800白色1300樱桃红色900亮白色1400浅樱桃红色1000炽白色1500■■■■■■■■■■■■■■■■■■■■■■■■■■■■■■■■■■■■■■■■■■■■■■■■■■■■■■■■■■■■■■■■■■■■■■■■■■■■■■■■■■■■■■■■■■■■■■■■■■■■■■■■■■■■■■■■■72《商场现代化》2012年6月(下旬刊)总第687期(1)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收益。
(2)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改变传统高碳高能耗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3)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要创新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走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
2.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在企业低碳生产和低碳发展方面,可追溯到1996年,美国MRC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提出的“绿色”供应链概念。
这种理论认为,企业要以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供应链中各环节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达到系统经济环境资源最优化。
目前我国学者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也有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吴应宇,王智宁(2011)等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层次的互动作用入手,依据不同的路径提出了温和型低碳成长、激进型低碳成长、构建低碳成长企业伦理、与企业效益建立链接4类实施策略。
吴维库,李贞恩(2010)在介绍韩国优秀绿色企业实施低碳战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应把握实时政策,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走低碳战略路线(如建立企业低碳文化、创新能源技术、开发绿色节能产品,积极响应社会环保活动等)。
吴滨(2010)以建材行业为例,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工业企业实行低碳减排的重点在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综合国内外研究,企业低碳发展路径主要包括:节能降耗、发展可再生资源;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建立企业低碳文化,培养企业低碳意识;引进先进技术,创新低碳产品等。
三、我国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SWOT 分析低碳经济代表了我国现经济发展的前沿方向,我国企业也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企业需要认清形势,对自己所处内外环境进行SWOT 分析,以选择合适的低碳发展战略。
1.企业实施低碳战略的优势(Strength )(1)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表示,今后将会在市场、技术、融资、投资、税收等方面不断推出有利于节能减排,为企业提供低碳发展的优惠政策。
例如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其投资方向主要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的产业。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我国企业进行低碳转型所拥有的一大优势,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强有力的后盾,如下图所示。
(2)较大的节能空间据调查显示,我国企业能源使用效率平均为33.4%,比发达国家低了将近10%,而一些如电力、钢铁、石化、建筑等行业的平均能耗比国际上先进技术水平国家能耗高了近20%~40%,虽然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我国企业目前处于比价落后的局面,但从另一角看,也正说明我国企业在改变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企业可以引入先进技术或通过能源的循环利用来降低能耗,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可以依此获得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与奖励。
(3)较为先进的高新技术领域我国虽然缺乏大部分的核心技术,但是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技术、太阳能技术、清洁煤技术等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也是我国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且我国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制造成本相对低廉,这些为我国企业跻身世界先进低碳领域阵营奠定了技术基础和成本优势。
2.企业实施低碳战略的劣势(Weakness )(1)企业低碳意识普遍淡薄目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在实践上过分的依赖政府行为,造成这一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低碳节能产业起步比较晚,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多从宏观、区域角度出发,企业对政府低碳政策的解读和操作也难以详透;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其运营策略和发展方式主要从自身利益出发,缺少长远战略目光。
这使得企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低碳发展理念,而完整的低碳战略理念应该被应用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渗透到企业文化之中,这是一个比较漫长过程。
(2)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占24%左右,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不到10%,对新产品的研发往往重视的是短期项目,容易忽视的是长期性的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
欧美节能企业的科技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5%~20%,而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平均为2%,没有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就不可能到达产业“上游”。
我国以中小企业居多,很多企业缺乏资金和人才,出现了没有能力创新技术,没有条件研发低碳产品的格局。
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经济业绩,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企业要确立前瞻性的长远目标首先要想方设法突破技术瓶颈。
(3)低碳产品成本比较高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低碳产品较为时新,消费者从接受到有意愿购买产品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低碳产品的前期研发费用是比较大的,在市场还没有打开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加大了低碳产品的成本,产品价格相对于普通产品会存在一定的价格差,差价的存在也会将一部分消费者挡在低碳产品消费的门外。
3.企业实施低碳战略的机会(Opportunity )政府部门对企业实施低碳发展的激励图73《商场现代化》2012年6月(下旬刊)总第687期(1)低碳产品的消费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家对低碳经济的倡导,低碳产品开始急剧升温,占据了一定的消费市场,新兴低碳产品的出现使得高碳高能耗产品开始更新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