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考试题

第1章考试题

第1章考试题
1 某水泥厂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现改产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原包装袋未变,客户投诉水泥重量不够,请分析原因。

答: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的堆积密度较普通硅酸盐水泥小,由于包装袋的容积一定,因而质量变小。

2质量为3.4kg,容积为10L的容量筒装满绝干石子后的总质量为18.4kg。

若向筒内注入水,待石子吸水饱和后,为注满此筒注入水4.27kg。

将上述吸水饱和的石子擦干表面后称得总质量为18.6kg(含筒重)。

求该石子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石子的质量为m=18.4-3.4=15.0(kg)
石子的堆积体积为V oˊ=10L,
石子所吸水的量为m w=18.6-18.4=0.2(kg),水的体积为0.2L
开口孔隙体积为石子吸收水的量,即V k=0.2L
注入筒内的水的体积为Vˊw=4.27L,
该体积等于石子间空隙的体积与石子开口孔隙之和。

V s+V k=4.27L
故,石子的质量吸水率为
W m=m w/m=0.2/15×100%=1.3%石子的体积吸水率为
V v =V k/V o = 0.2/(10-4.27+0.2)×100% = 3.4% 石子的堆积密度为
ρodˊ=m/ V oˊ=15/10=1500(kg/m3) 石子的表观密度为
ρod=m/V o=15/(10-4.27+0.2)=2530(kg/m3) 第3章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胶凝材料
2 气硬性胶凝材料
1 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为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错。

2 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强度的胶凝材料
二、问答题
1 建筑石膏制品为何一般不适于室外?
答:因建筑石膏制品化学成分主要为CaSO4·2H2O,微溶于水;且建筑石膏制品内部含大量毛细孔隙、水或水蒸汽易进入建筑石膏制品内部,加快二水石膏晶体溶解于水的速度,特别是晶体间搭接处易受溶液破坏,强度大为下降。

正因为其耐水性差、吸水率高、抗渗性及抗冻性差,故不宜用于室外。

2 在维修古建筑时,发现古建筑中石灰砂浆坚硬,强度较高。

有人认为是古代生产的石灰质量优于现代石灰。

此观点对否?为什么?
答:错误。

因为石灰的硬化包括干燥结晶硬化过程及碳化过程。

但由于碳化作用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表层生成的CaCO3膜层阻碍空气中CO2的渗入,此过程相当漫长。

古建筑所用的石灰年代久远,碳化过程较充分,故其强度较高。

3 有A.B两种钙质生石灰,其中有关指标如下。

请分析A.B两石灰生产及其性能的差别?
答:虽然A.B两石灰未消化残渣含量相等,但本质是不同的。

A石灰CO2含量高,含较多未分解的碳酸盐,属“欠火”石灰,其胶结性较差。

而B石灰CO2含量已相当低,含较多消化过程中未消化的“过烧”石灰颗粒或未燃尽之煤渣等。

过烧石灰不仅影响胶结性能,且消化速度慢,较迟才消化,若陈伏期不足,会使已变硬的石灰体隆起、鼓包和开裂。

4 为何石灰除粉刷外一般不单独使用石灰浆?
答:因石灰的干燥收缩大,氢氧化钙颗粒可吸附大量水分,在凝结硬化中不断蒸发,使石灰浆体产生大的收缩而开裂。

故除粉刷外,一般不单独使用石灰浆。

5 在天然石材、粘土砖、混凝土和硅酸盐制品表面涂一层水玻璃,可提高制品表面的密实性和抗风化能力。

水玻璃是否亦可涂于石膏制品表面?为什么?
答:不可以。

因石膏制品会与水玻璃反应生成体积膨胀的硫酸钠,使制品膨裂。

6 某住宅工程工期较短,现有强度等级同为42.5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可选用。

从有利于完成工期的角度来看,选用哪种水泥更为有利。

答:相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其28天强度指标是相同的,但3天的强度指标是不同的。

矿渣水泥的3天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低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若其它性能均可满足需要,从缩短工程工期来看选用硅酸盐水泥更为有利。

第4章考试题
1 某市政工程队在夏季正午施工,铺筑路面水泥混凝土。

选用缓凝减水剂。

浇注完后表面未及时覆盖,后发现混凝土表面形成众多表面微细龟裂纹,请分析原因。

答:由于夏季正午天气炎热,混凝土表面蒸发过快,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

且由于掺用了缓凝减水剂,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低,难以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表面易形成龟裂。

属塑性收缩裂缝。

预防措施:在夏季施工尽量选在晚上或傍晚,且浇注混凝土后要及时覆盖养护,增加环境湿度,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塌落度。

若已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可于初凝后终凝前两次抹光,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并及时覆盖洒水养护。

2 某工程队于7月份在湖南某工地施工,经现场试验确定了一个掺木质素磺酸钠的混凝土配方,经使用一个月情况均正常。

该工程后因资金问题暂停5个月,随后继续使用原混凝土配方开工。

发觉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明显延长,影响了工程进度。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因木质素磺酸盐有缓凝作用,7—8月份气温较高,水泥水化速度快,适当的缓凝作用是有益的。

但到冬季,气温明显下降,故凝结时间就大为延长,解决的办法可考虑改换早强型减水剂或适当减少减水剂用量。

3 某混凝土搅拌站原使用砂的细度模数为2.5,后改用细度模数为2.1的砂。

改砂后原混凝土配方不变,发觉混凝土坍落度明显变小。

请分析原因。

答:因砂粒径变细后,砂的总表面积增大,当水泥浆量不变,包裹砂表面的水泥浆层变薄,流动性就变差,即坍落度变小。

4 豫西水利枢纽工程"进水口、洞群和溢洪道"标段(Ⅱ标)为提高泄水建筑物抵抗黄河泥沙及高速水流的冲刷能力,浇筑了28天抗压强度达70MPa的混凝土约50万m3。

但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裂缝。

裂缝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原材料的选用是一个方面。

请就其胶凝材料的选用分析其裂缝产生的原因。

水泥:采用了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
答:对于大体积泄水建筑物,设计和选用无水化热控制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利于混凝土温度控制。

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速度快,其早期温度拉应力增长往往大于其带来的抗拉强度增长。

此类混凝土宜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