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CC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实施检查表(2014版)

CCC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实施检查表(2014版)

工厂制定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以及相关的工艺/作业文件对认证产品生产过程的关键/特殊工序有无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对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否有影响,如内饰件的注塑、配光镜与灯体打胶连接等
92
本年度工厂与认证产品生产有关的生产设备、设施有无发生变化
93
工厂制定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以及相关工艺/作业文件对认证产品的过程检验要求有无发生变化
104
其它变更情况
本年度工厂一些关键过程控制方式的变更、人员和设备的变更、生产不一致追溯和处理措施等情况是否发生了变更(按规则要求,这些变更可不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但须在年度执行报告中给予适当说明);如发生变更,应说明变更的内容以及由于变更给产品特性带来的影响。
105
产品出现不一致时的恢复、追溯及处理措施
32
如工厂已制定有单独的质量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在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也可直接引用相应的文件
33
CoP内容要求(出现生产不一致时的纠正、预防或召回措施)
COP检测不合格,特别是标准有要求的项目需通知认证机构
34
整车召回有涉及的控制
35
如工厂已制定有单独的质量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在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也可直接引用相应的文件
109
外部的质量信息
本年度外部(客户、整车厂、新闻媒体等)对工厂的产品质量、产品不一致的投诉以及工厂如何处理的情况
110
本年度工厂接受国家或地方质检部门、认证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的情况(抽查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检验/检查内容、检验/检查结果、检验/检查日期),特别是当产品质量抽查不合格、产品出现不一致时,工厂采取措施的情况(可结合上页说明)
94
当生产过程中产品存在不合格时,工厂是否按相关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对不合格品进行了标识以及处置的情况及记录保存情况
95
检测/检查设备控制情况
本年度工厂与认证产品有关的检测/检查设备有无发生变化。如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产品质量控制是否存在影响;目前工厂所配备的检测/检查设备资源能否确保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有效实施
96
本年度与认证产品有关的检测/检查设备的检定/校准情况。可列表说明,表中至少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检定有效期、校准日期、记录或报告编号、检定/校准机构等信息内容
97
对于有自校设备的,应说明自校设备的自校规程,自校人员所具备的相应资质以及自校纪录的保存情况
98
CoP控制计划执行报告的内容
生产一致性变更
10
CoP的变更
是企业的宏观文件,日常变更可以通过证书变更来实现
11
CoP内容要求(检验、试验或检查的控制计划)
如工厂已制定有单独的质量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或控制计划(类似于GB/T18305(ISO/TS16949)附录A的文件)来对生产一致性检测进行要求,在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也可直接引用相应的文件或条款。
79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是工厂每年对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情况的文件说明
80
每年是指从上次工厂完成执行报告后至本次执行报告的这段时间。两次执行报告的时间间隔原则上不超过一年,至少保证能为每次监督检查所覆盖或部分覆盖
81
工厂在提交控制计划到具体的工厂现场检查还有一段时间间隔,而在此期间,工厂的生产活动仍在进行,实际情况与执行报告无疑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工厂监督检查实施前,工厂应对变化部分进行识别和整理,并在检查现场主动向检查组进行介绍
27
CoP内容要求(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标志控制)
明确印刷/模压还是标准规格
28
印刷/模压标志在最终检测合格前完成的控制
29
如工厂已制定有单独的质量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在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也可直接引用相应的文件
30
CoP内容要求(认证变更的控制)
必须包括COP控制计划的变更
31
变更批准后产品才可以出厂、进口等
88
检验的类别:自检、委外、供应商或监管部门的抽查等
89
可列表说明,至少应包括每个CoP检验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报告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类别、检验机构或场所、检验结果、和判定分析
90
特别关注如CoP检验出现不合格时,相应的处理措施,可结合产品出现不一致时的恢复、追溯及处理措施进行说明
91
关键装配过程、制造过程以及过程检验
49
关键过程(制造、装配、检测)
50
证书及标志的管理和控制,具体方式
51
人日数:1-2/工厂
52
COP控制计划的检查:存在缺陷的,制造商或工厂应整改后重新进行审查
53
生产一致性检查-检查方案
确定各环节抽样型号
54
COP-细则附件1的类别覆盖
55
关键件-监督抽样(FID008)的类别覆盖
56
关键工序-监督抽样(FID008)的类别覆盖或至少3个(灯光、座椅等)
5
同一工厂有多个类别(含小类,新规则)应体现各个类别的具体要求
6
CoP和TS16949所要求的控制计划的区别
CoP控制计划是工厂纲领性的文件,体现对CCC规则和标准要求
7
TS中的控制计划(CP)是产品的生产和检验的具体要求
8
CoP控制细节可直接引用产品控制计划(CP)
9
CoP关键零部件的识别,具体要求可见产品描述
57
指定试验-(实施规则的)类别
58
方案中指定的单元和型号,可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抽取符合要求的产品作为样品,若不能在现场抽取到合格样品,检查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从同类产品中进行抽样,并做好记录;若同类产品也不生产,应及时与下达方案的工程师联系
59
生产一致性检查-现场检查
初始工厂审查
工厂应有申请认证的产品在生产
85
对于购买标准规格标志加贴的(仅适用于内饰件、座椅或已停产车型维修部件产品)、最近一次购买标志的情况、本年度CCC标志的使用数量(有效使用、使用报废)等(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列表形式进行描述)
86
成品CoP检验
工厂制定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以及相关的成品CoP检验要求有无发生变化
87
本年度实施的成品CoP检验实施情况(包括CoP检验的类别、CoP检验的项目、检验频次、检验结果和判断分析)和记录保存情况
40
关键过程:制造、装配和检验
41
工厂调查表或TS的Control Plan要求
42
职责、内审等应加入CCC的要求
43
CoP不包含的内容
证书
44
申请号
45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的审查(文审)
不完全等同于TS的控制计划
46
现有CCC文件的汇总
47
关注点
检测/检查的项目和频次(自行或委外)
48
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清单及控制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情况
本年度工厂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有无变更
99
关注成品CoP检验/检查的要求与标准的符合性的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以及关键原材料/关键件识别是否发生变更。如变更,应描述变更内容
100
认证产品变更情况
证书上的内容发生变化的:如认证委托人、生产者或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或工厂搬迁,型号规格的增加、减少或改变、认证规则及标准等
பைடு நூலகம்111
产品的控制计划要求
灯具--CoP控制计划要求
须识别的关键零部件或原材料
光源和影响配光性能的部件(如配光镜、透镜、反射镜、回复反射装置、荧光装置或其他改变光学效果的部件等)
112
检测项目和频次
对于每一个认证标准和每种功能的灯具,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配光检测
113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检测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36
CoP内容要求(认证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
包括实施规则和细则
37
境外或合资企业关注GB标准的差异
38
如工厂已制定有单独的质量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在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也可直接引用相应的文件
39
CoP内容要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如工厂和认证产品未取得认监委授权并经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GB/T19001(ISO9001)或GB/T18305(ISO/TS16949)证书,或虽已取得相应证书,但不能完全满足实施规则附件2的要求时,工厂制定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须有符合上述要求的文件化的规定。
2014版产品实施规则及实施细则规定的获证后的监督为:获证后的跟踪检查和/或监督抽样检测
72
获证后的工厂跟踪检查至少包括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
73
生产者或生产企业按照实施规则附件2完成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74
工厂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将是工厂跟踪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75
COP执行报告(规定要求)
本年度工厂有无存在产品不一致的情况
106
涉及标准、关键原材料/部件等的不一致,工厂是否向认证机构进行了申报,以及是否按照认证机构采取必要的步骤尽快恢复生产一致性
107
应说明产品发生不一致的具体情况:产品不一致发现的过程,产品不一致严重程度,造成产品存在不一致原因分析,相关记录的保存情况
108
还应说明存在不一致时,视程度如何确定追溯的具体措施,是采取技术服务、还是采取召回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及工厂为消除不一致所进行追溯的过程和结果、改进措施有效性验证情况等,相关记录的保存情况。
101
已获证产品发生技术变更影响相关标准的符合性的:如获证产品的设计、结构参数、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主要特性及供应商)等
102
CQC规定的其他事项发生变更的,如转化为已停产车型维修部件证书等
103
本年度工厂与认证产品有关的变更情况。可列表说明,表中至少应包括证书编号、变更内容、变更批准的日期等。可结合概述中的证书状态进行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