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模板汽车内饰件.doc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模板汽车内饰件.doc

汽车内饰件产品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编制:审核:批准:***** 有限责任公司版本 : A/0发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20 日第 1 页共17概要本公司以《CNCA-02C-060(2005)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QC-C1109-2014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汽车内饰件)》和《CCC管理手册》等公司文件为基准,对批量生产的汽车内饰件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持续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涵盖如下产品产品名称产品规格 / 型号副仪表板主体23927405副仪表板后端盖板23927414左副仪表板装饰板23881838右副仪表板装饰板23944074第 2 页共17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第三章成品 CP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第五章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不一致的追溯处理措施第 3 页共17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1、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认证产品能满足国家强制性产品3C 认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工厂生产的批量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特制定和颁布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以下称计划)。

本计划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产品一致性所涉及的相关过程、产品、人员及检测设备等要素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已获得产品认证证书的批量生产的副仪表板产品。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认证产品一致性的管理工作。

3.2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并负责实施的监督。

3.3质量部负责产品形成各阶段的检验及检验设备的控制。

3.4采购部负责外购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选择和日常监督。

3.5生产部负责对车间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与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3.6人力资源部负责对人力资源的控制。

4、控制措施4.1产品一致性控制4.1.1产品一致性要求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型式试验样品、产品合格证及上传信息中的技术参数、配置、性能指标应保持一致;4.1.2关键零部件一致性控制关键零部件 / 原材料清单:详见附表1《关键零部件/原材料CP》。

第 4 页共174.1.3生产过程的一致性控制详见附表 2《生产过程 CP》。

4.1.4成品检验详见附表 3《成品 CP》。

4.1.5认证标志一致性检查详见程序文件《标志管理程序》。

其中产品本体上标志型号规格必须要和证书中规格一致。

采用模压方式加施CCC标志。

4.1.6关键岗位人员的控制a)涉及认证产品项目符合性的相关人员为关键岗位人员,包括:技术人员、采购人员、检验员、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内审员等。

b)关键岗位人员应进行岗前应知应会和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应知应会内容包括:国家标准和相关作业文件,熟悉本职工作相关知识。

c)对于影响 CP检验项目符合性的检验和试验人员、关键工位的操作人员初次上岗或变化时,应确认其技能是否合格。

4.1.7检测设备的控制检测设备要定期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校准,计量检定 / 校准参数应覆盖使用范围,并保存计量检定 / 校准记录。

应保存所委托计量检定/ 校准单位的资质证明材料。

详见程序文件《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4.1.8不合格品的控制详见程序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认证产品的变更4.2.1产品变更主要指:产品的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型号规格、产品结构、证书中的信息等。

4.2.2质量部负责就产品变更后如何在检验环节对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加第 5 页共17以评审;4.2.3采购部负责对变更后的产品采购能否满足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做出评审意见。

4.2.4技术部负责对产品变更所引起的主要生产工艺的变更是否影响认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进行评审。

4.2.5产品发生变更时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部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申报相关资料。

4.2.6认证机构根据产品变更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可以变更或需送样检测,变更申请经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

5、支持性文件《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标志管理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关键零部件 / 原材料 CP》《过程 CP》《成品 CP》第 6 页共17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1、产品适用标准列表:NO项目标准号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1其中:(1)客车内饰件的燃烧速度应小于等GB 8410-2006 于 70mm/min;由技术部定期(每三月更新 1 次)检索标准的更新,若有更新及时收集并分析,做好标准更新记录。

2、涉及相关部件:关键部件 / 原材料自制 / 外购 / 外协PP-T20粒料外购3、工厂涉及的生产过程:3.1 生产工艺流程为:(1)认证产品:原材料 / 关键件进货检验 --- 注塑 -- 检验--- 包装入库。

第7 页共17第三章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1、目的为确保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特编制本规程。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认证产品所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

3、职责人力资源部负责对人力资源的控制,质量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人力资源部是培训的管理部门,负责制订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并组织实施培训计划。

4、员工培训工作程序详见《人力资源管理程序》5、计量、监视和测量设备详见《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6、支持性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工厂概况、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7、记录和报告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表签到表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测量设备周期校验计划表第8 页共17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1、目的通过对批量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2、范围适用于认证产品,包括产品的结构、工艺和所使用的关键零部件、材料等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性。

3、职责3.1 质量部负责产品一致性审核工作,是产品一致性控制的归口综合部门;3.2 采购部负责采购的关键零部件或材料与型式试验的样品一致性;3.3 技术部负责图纸、技术文件及产品结构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性检查;3.4 质量部负责产品与技术中心相关文件一致性检查;4、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在增加全新产品系列时,公司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编制该车型系列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由质量部向认证机构申报并提供详细资料,获得批准确认后方可执行。

5、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变更5.1 涉及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内容的变更由相关部门提出,经质量负责人批准执行。

5.2 必要时(涉及关键件以及产品的一致性和与标准的符合性项目),一致性计划变更由技术部按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要求向认证机构进行变更申报备案。

申报的内容包括:变更项目、变更前后的内容说明、变更后的一致性控制计划书、相关的验证报告等。

5.3 每年监督审核前 2 个月,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编制《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记录》,对于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应重点说明其原因、处理及追溯结果、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在工厂检第9 页共17查前提交认证机构。

5.4 涉及关键件以及产品一致性和与标准的符合性的项目需要事先向认证机构申报。

5.5 关键过程控制方式的变更、人员和设备的变更、生产不一致性追溯和处理措施的变更等,可在生产一致性执行报告中向认证机构提交说明。

5.6 凡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发生变更的,除在执行报告中进行变化说明外,企业还应另提供一份新版本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5.7 变更流程6、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执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经认证机构审查批准后发放,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执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有关项目,质量部负责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质量部负责编写每年度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

报告应对照计划逐项说明生产一致性控制所进行的工作和重要变更,对于发生的生产不一致情况应重点说明其原因、处理及追溯结果、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质量部应在认证机构确定的工厂现场监督审查日期前一个月,向认证机构提交年度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第 10 页共177、相关文件和记录《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记录》《产品一致性不符合通知书》《产品一致性要求变更通知书》第五章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认证产品能满足国家强制产品 3C 认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工厂生产的批量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已获得3C 证书的产品。

2、职责2.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生产不一致情况进行评审处理。

2.2 质量部负责检验出现不一致问题的调查及改善。

2.3 采购部负责零部件和原材料不一致问题的调查及改善。

2.4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不一致问题的调查及改善。

2.5 技术部负责设计开发不一致问题的调查及改善。

2.6 销售部负责成品销售后不一致问题的调查及改善。

3、工作程序3.1 当发现有不一致情况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识别和隔离。

并上报质量负责人。

3.2 处理措施流程如下:第 11 页共173.3 当判断发生的不一致属于不符合法规等情况,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确定不合格对象范围,应向认证机构进行报告,说明发生不一致情况的原因和项目,在认证机构的监督下进行不一致情况的处理,以尽快恢复生产一致性。

4、记录和报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记录》《产品一致性不符合通知书》《产品一致性要求变更通知书》第六章对产品不一致的追溯处理措施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产品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一致性及产品的可靠性,当产品出现问题时,根据产品标识能迅速、准确地查询产品信息,实现产品溯源,及时实施改善,必要时进行召回处理。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经过国家强制性认证的产品。

3职责3.1 质量部负责产品的追溯处理。

3.2 销售部负责召回处理。

4工作程序4.1 、产品按《产品标识和追溯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标识,以便追溯。

4.2 、若整车产品的召回涉及到公司产品,由销售部和整车厂沟通,按照召回要求召回公司的产品。

4.3 、不需要召回的已经销售产品,由销售部组织对市场上产品采取整改措施。

技术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需要组织生产、采购备件的,生产部、采购部负责协调生产和采购;由于供方原因造成的不一致,由采购部督促供方组织实施并监督。

4.4 、质量部按照《不合格控制程序》组织相关部门对不一致产品分析问题原因,确定需采取的整改措施和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有关责任部门负责实施纠正和纠正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