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技现术代与战
争
论
文
系部:自动化工程系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102班学号:**********
姓名:***
日期:2012.04.
信息化作战——现代战争的走向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随着军事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军事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实现军事手段高技术化的核心和支柱,使各种武器装备发生了质地飞跃,也使战略战术和作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军事概念逐步形成,这就是信息战。
最初,它只是作为电子战向指挥控制方向的延伸,1991年的海湾战争及以后的军事行动,及大地充实、丰富、深化和扩展了信息战的概念,使其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
崭新的作战模式,具
有深刻的信息社会的
特征和内涵,对社会
和战争的影响远远超
过传统的电子战。
因
而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等军事大国的高度关注。
他们对信息战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各军种还相继制定了信息战条令,制定信息战战略战术,建立各种信息战管理机构,研究设计信息战装备,培训人员,进行试验和演习。
这表明,美国已从研究信息战概念全面跨入信息战行动的阶段。
可以肯定,信息化作战将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模式,对战争的结局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信息技术首先应用于武器装备和战争中,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电磁对抗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使武装力量的作战效能产生了质的飞跃。
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军队与武器装备的神经中枢,是高科技战争的战略保障和物质基础。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起着重要作用,它已演变成非对等的现代战争中的一张王牌。
现在,从大国到小国,从强国到弱国,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和研究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成为打赢现代战争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战争》中说,人们的生产方式,就是军队的作战方式。
在技术内因的强劲推动下,人类不断发生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因此,推动社会形态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再向信息时代迈进。
与之相伴的世界性军事形态,也同步体现为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到机械化、信息化。
而每一次军事变革的开始和完成,都是以一次或几次新型军队对旧式军队的大屠杀为“开幕”或“结束”的:鸦片战争、二战的亚洲战场,海湾战争等标志性的战争无不如此。
我们可以以平静的语调回顾已成陈迹的从大刀到大炮的军事发展史,但我们不能为每一次重大军事变革对当时世界疾风骤雨般的“鞭挞”而惊心动魄。
在现代战争中,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构成完整的被誉为作战能力倍增器的C4ISR系统。
正是在这个系统的整合下,各种军用平台才能够构成完整的作战体系,形成最有效的作战能力。
最典型的就是海湾战争。
战前,伊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利用各种电子情报侦查平台获取了大量有关伊拉克雷达、通信系统的信号情报信息。
空袭前,对伊拉克实施了代号为“白雪”的电子战行动,出动了数十架雷达干扰飞机及通信干扰飞机,并结合地面大功率通信干扰系统,对伊拉克的雷达网、通信网进行了全面电子干扰,致使伊拉克的雷达迷茫,通信中断,武器失灵。
空袭开始后,美军的
隐身飞机躲过了伊拉克的雷达监视,飞临巴格达,炸毁了伊拉克的电信大楼。
多国部队的电子战飞机和反辐射导弹攻击飞机在预警机的协调、指挥下,对伊君的雷达网和通信网再次实施大规模电子压制和硬摧毁,使得伊军的防空系统完全解体,指挥系统瘫痪。
从此,伊军无法组织有力反击,陷入被动挨打局面。
从之一点讲,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的胜利,实质上是电子战的胜利。
海湾战争后,军事冲突
发生了一个重要转变。
这
一转变把冲突的中心资源
从武器转到控制物质的能
量和信息上。
更为重要的
是,攻击的重点摆脱了传
统的军事观念,首先指向对方的信息系统,这是海湾战争有别于以前的战争的关键所在,也是海湾战争之所以说是信息战“雏形”的由来。
继物质、能量之后,信息已成为一种新的战略资源。
许多军方人士认识到只有获得信息优势、决策优势才能掌握未来战场的主动权。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先知者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在孙子看来,信息优势对战略战术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信息的控制可以在地方阵营中产生一种“熵”,由此导致敌人内部能量散发和消失。
胜利的关键更多地取决于有信息优势而获得对正确态势的领悟,关键点的拥有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信息时代,军事斗争将更加依赖信息,一支军队没有信息犹如一个人没有耳
目和神经。
毫无疑问,信息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
战争中,得到一条有价值的信息,比投入几个师的、几个集团军的作用都要大。
及时准确的信息,可以为军队赢得时间和胜利。
反之,信息的稍微迟缓和偏差,也可以给军队带来灭顶之灾。
同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将更加依赖于计算机网络。
但是,计算机网络有很大的脆弱性,极易受到攻击。
未来的信息战,国家可能不再是战争的唯一发起者。
宗教团体、恐怖组织、部落游击贩毒集团及其他犯罪团伙。
均可以发动一场信息战。
攻击方可影响对方的感知,给对方以心理损伤,最终迫使对方屈服。
国家之间的战争,攻击的首要目标将是连接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设施和整个社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进攻信息战装备与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地对敌方军用与民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进行快速、隐蔽和毁灭性的破坏,使敌方军队联络中断,指挥失灵,士气瓦解。
在敌方民众中引起普遍的恐慌,造成敌方国民经济的瘫痪和失控,最终削弱其战斗潜力。
这种信息战美国称之为战略信息战。
有人认为,其作战效果将超过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效果。
信息战在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亦将发生质地的变化,将由过去的从属地位上升至今后的主导地位。
二、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㈠、战场空间日益多维化
现代战争的战场不仅仅只是在陆地上进行的,太空的侦察卫星,天上的战略轰炸机,陆地的坦克、装甲车,水面的舰艇部队,水下的核潜艇等,构成了全方位立体的防御攻击系统。
㈡、作战系统更加一
体化
随着电磁环境的日
益复杂,以往的那种彼此
分离、功能单一的电子装备已无法满足作战的需求。
许多侦查平台已经把各种传感器集成在一起。
如美陆军的情报电子战通用传感器将把通信情报与电子情报侦察模块集成在一起,机载侦察系统将把电子情报和通信情报侦察子系统集成在一起。
综合光电告警装备将把可见光、红外、紫外和激光告警传感器集成在一起,弥补了单一传感器告警无距离信息的缺陷。
为适应体系对抗的要求,一些国家正在发展多平台综合电子对抗系统。
这种系统将把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光电对抗及其他军用电子装备的对抗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海、陆、空天一体化,远、中、近和高、中、低空相结合、软杀伤和硬摧毁相结合的区域级综合防御对抗信息系统。
㈢、作战样式更加精确化
当前世界正在进行的新的军事变革,是20世纪80 年代末冷战结束后,以
海湾战争为标志正式展开的。
在这场被称为“第2.5次世界
大战”的战争中,精确制导武
器的大量应用和强大威力,以
空袭为主要方式,以斩杀政府
首脑为核心、打击经济设施为重点、以低伤亡高效率为理念的新型战役模式,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
如俄罗斯
曾通过手机信号,发现并利用卫星系统执导巡航导弹,击毙了反叛的车臣总统哈布斯多夫。
2006年6月7日,一架美军武装直升机用一枚精确制导炸弹,把心腹之患扎卡维干掉,再次显露了精确制导武器的实力。
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比例从8%提高到60%,最直观的反映出未来信息化战争发展求“准”的趋势。
以人力为主进行的战争,当然都是高伤亡的战争。
所以,从战争的伤亡数字,可以直接判断战争现代化程度。
军人英雄主义的勇敢精神一如既往地受到推崇,但现在智力因素被认为更应该成为新时代军人的主流品质。
㈣、作战时间更加快速化
自古兵贵神速,中外皆然,未来亦然。
“快”在传统战争中的本意是指机动速度,现代战争中,世界先进国家的军队对“快”字的含义,已有了全面而丰富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进行了3年,60年代的越南战争进行了12年,但90年代同等规模的海湾战争,只进行了21天。
战争进程之快,难以想象。
相对于越战以前的战争,这些时间只是一场战役或一场战斗的时间。
这个战争总体性的“快”,是由以下军事要素的“快”决定的:侦查、预警发现快、各战斗单元发现快、部队机动速度快、战斗平台和武器机动速度快。
最后是,敌人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打击中,溃逃快、失败快——胜负结果出现快。
1991年海湾战争中,从危机出现到美国空军进驻中东地区戒备,只有几个小时,而从本土上空运一个重型步兵师到沙特,只用了5天时间。
从技术层面上看,美军从发现目标到作战平台实施精确打击,即完成“发现——定位——瞄准——攻击——评估”这样一个“打击链条”所需时间,海湾战争时为100分钟,科索沃战争时为40分钟,阿富汗战争时为20分钟,而伊拉克战争中平均只有10分钟左右,基本实现了“发现即摧毁”,对方根本来不及实施机动。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