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分则知识点梳理

民法分则知识点梳理

民法分则人身权编第十二章人格权概述一、人身权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亦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的民事权利二、人身权的法律特征不可分离性、非财产性、绝对性、法定性、不可转让性、支配性、无意思性、专属性三、分类人格权、身份权人身权属于人权的范畴四、人身权法律关系1、内容权能:控制权、利用权、有限转让权、利益处分权义务:消极义务第十三章一般人格权一、人格概述1、一般概念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②个人的道德品质③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2、法律概念作为一个法律上的人的法律资格,即维持和刑事法律权利、服从法律义务和责任能力的集合3、中国法上的人格,源于日本法,首次在《大清民律草案》中引用4、法律人格的含义①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事主体②指作为民事主体必备条件的民事权利能力二、人格权概述1、概念以主体固有的人格利益为客体,以维护和实现人格平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为目标的权利2、人格权性质:①自然性。

A、人格权始终与民事主体相伴随而客观存在,不依其意志更无需其行为而取得;B、民事主体只能享有权利而不能转让、放弃;C、法律可剥夺某些人格权,但不能剥夺尊严②法定性:A、自然权利需要通过法律化(确认);B、非法定权利得不到法律救济C、应然权利如何转化为法定(实然)权利?D、人格权本质上为私权3、客体:人格利益A、指民事主体就其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生命、健康、姓名或名称、名誉、隐私、肖像等所享有的利益的总和B、通常分为一般人格利益与具体人格利益C、具有无形性特征(精神利益)三、人格权分类1、基本分类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2、分类标准:人格权的客体(1)一般人格权指民事主体基于人格独立、自由、尊严而享有的进本权利,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包容性(宪法38、民法通则101)(2)具体人格权分为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物质性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精神性人格权:表彰型人格权、自由型人格权、尊严型人格权四、一般人格权1、来源于罗马法2、一般人格权产生并决定具体人格权,具体人格权是一般人格权的具体化3、一般人格权解释、产生、补充具体人格权,是一种“渊源权”4、特征A、主体的普遍性;B、客体的高度概括性;c、内容的抽象性五、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关系1、权利产生的条件不同;2、权利开始的时间不同3、权利主体的范围不同4、权利的客体不同5、权利的存续期间不同第十四章具体人格权一、生命权(一)生命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1、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维持生命和维护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2、法律特征A、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为客体B、维护人的生命延续为基本内容C、保护对象是人的生命活动能力3、内容生命安全维护权:维持、防护、自卫、请求、植物人的生命权问题生命利益支配权:献身、自杀、安乐死(夏洛特丽死亡案)4、客体:自然人的生命(二)侵害生命权的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16)构成侵害生命权的民事责任,一般须具备四个要件:1、侵害生命权的损害事实,即生命丧失的事实2、侵害生命权的违法行为3、生命丧失的事实和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4、侵害生命权的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在特殊侵权案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二、健康权(一)健康权的概念和特征1、健康权是指以保持自然人肌体生理机能正常运行和功能完善发挥为内容的权利。

2、法律特征是:(1)以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和功能正常发挥为具体内容(2)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为根本利益3、内容健康维护权、劳动能力保持权、健康利益支配权4、客体(1)自然人的健康利益。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2)健康的二个要素: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生理功能的完善发挥三、身体权(一)身体权的概念和特征1、身体权是指自然人维护其身体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它组织的权利2、特征(1)身体权表现为对自己身体组成部分享有支配权(2)身体权是自然人的一项独立的基本人格权3、内容(1)身体完整维护和保持权。

(2)身体组织支配权。

(3)损害赔偿请求权4、客体自然人身体完全、完整的利益二、侵害身体权行为的主要方式1.非法搜查公民身体。

2.非法侵扰公民身体。

3.对身体组织之不疼痛的破坏4.不破坏身体组织的殴打5、不当但未损及健康的外科手术四、姓名权和名称权(一)姓名权1、姓名权的概念与内容(1)姓名权是指自然人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其姓名的权利(2)内容姓名决定权(命名权)、使用权、依法变更权(3)可能发生的问题同名同姓是否构成侵权?死者有没有姓名权(4)客体姓名(笔名、艺名等)(二)名称权1、名称权是指除自然人以外的各类法人或非法人团体所享有的人格权利,不能为姓名权所包括2、法律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2)名称权具有专有性(3)名称权的取得须履行法定手续(4)名称权可以依法转让3、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1)干涉他人姓名权、名称权(2)非法使用他人姓名、名称(3)不使用他人姓名、名称的行为(4)在转让名称后,继续使用原名称五、名誉权(一)名誉权的概念和特征1、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就自己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特征(1)名誉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2)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利益(3)名誉权的基本内容是保有和维护自己的社会评价3、内容保有权、维护权、支配权4、侵害名誉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侵害名誉权的违法行为(作为、不作为、侮辱、诽谤)(2)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不以被侵权人自我感受为准;精神痛苦)(3)侵害名誉权的因果关系(4)侵害名誉权的主客过错5、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所谓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是指虽有损害名誉的事实,但因有合法的抗辩事由而不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1)内容真实(2)受害人同意(3)正当权利的行使6、新闻报道与名誉侵权:是否严重失实,是否致受害人名誉损害(最该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六、肖像权1、肖像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权利2、特征(1)肖像权所体现的利益主权是精神利益(2)肖像权还体现一定的物质利益(3)是自然人专有的权利(4)肖像具有可重复利用性和再生性3、内容制作权、完整权、使用权、许可他人使用权4、客体:肖像5、侵犯肖像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使用肖像行为(2)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肖像(3)无阻却违法事由而使用6、侵害肖像权的抗辩事由(1)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使用自然人的肖像(2)为了时事新闻报道的需要而使用他人的肖像(3)为了科研和教学目的在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使用他人肖像(4)为了维护自然人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使用其肖像七、隐私权1、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2、内容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支配权、隐私维护权3、客体:隐私4、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自然人(2)内容的广泛性: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3)客体的可利用性:精神性人格权,也有一定的财产属性5、侵害隐私权行为具体表现为:(1)刺探、调查个人情报、资讯(2)非法干涉、监视私人活动(3)侵入、窥视私人领域(4)擅自公布他人隐私(5)非法利用他人隐私(6)侵害死者隐私利益八、身份权(一)亲权的概念和特征1、亲权是指父母基于其身份对未成年子女人身和财产方面的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的总和。

2、法律特征(1)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依照法律规定而自然发生的(2)亲权具有权利义务的双重性(3)亲权具有专属性(4)亲权具有时间性(5)亲权是一种利他的民事权利3、亲权与监护的区别4、侵害亲权的行为(1)第三人侵害亲权的行为(2)亲权人侵害未成年子女权利的行为九、其他人格权(一)配偶权1、配偶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1)配偶权是指夫妻双方基于配偶身份而享有的权利义务的总称(2)法律特征身份性、专属性、平等性、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3)内容夫妻姓名权、住所决定权、人身自由权、家事代理权、协助权、其他权能(二)亲属权1、亲属权概念与法律特征(1)法律特征是:A、亲属权是一种独立的身份权B、亲属权的客体是亲属关系中特定的身份利益C、亲属权主体范围的限定性(2)内容A、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权利B、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权利C、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三)荣誉权1、荣誉权的概念和基本法律特征(1)荣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荣誉所享有的利益,并排除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

(2)法律特征是A、荣誉权是民事主体因自己的模范行为而取得社会组织的积极评价B、荣誉权所保护的客体是荣誉及其利益C、荣誉权在法定情形下可予以剥夺2、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区别(1)取得的方式不同(2)范围不同(3)内容不同(4)消灭不同物权编第十六章物权概述一、物权的概念和特征(一)物权1、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2、法律特征与另一重要财产权利的债权相比较,物权具有以下特征:(1)物权是绝对权和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债权是相对权和对人权(2)物权是支配权,债权是请求权(3)物权的设立必须法定,合同债权的发生依当事人意思自治(4)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而债权仅能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平等性的效力(5)物权的客体主要是物,债权的客体主要是行为(6)物权具有永久性和长期性,债权具有暂时性二、物权的分类P201-203(一)所有权与他物权1、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可以对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他物权是指所有权以外的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权3、区别:(1)权利主体不同——所有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权人,义务主体是非所有权人;他物权的权利主体只能是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权利人。

我国物权法不承认所有权人可以自己设立他物权(2)权利内容不同——所有权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又称为“完全物权”;他物权(占有、使用、收益),对于处分权有特另外作出规定,又称为“限制物权”(3)权利存在的期限不同——所有权不受时间限制(不因为法律事实的产生或终止而绝对地消灭),又称为“无期物权”;他物权,如果是通过合同的方式取得,只能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存在,又称为“有期物权”(二)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1、用益物权是指非所有权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权利。

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2、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务为目的,即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的物权。

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3、区别(1)支配的价值不同——用益物权以追求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标的物必须有使用的价值;担保物权以标的物的价值和优先受偿为内容,其支配的对象是担保物的价值,所以担保物必须要具有交换价值,才能用于担保(2)存续期间不同——用益物权通常具有明确的存续期间,通常是根据合同确定的;担保物权以债权的存在为前提,债权现实时,该权利即归于消灭(3)权利性质不同——用益物权通常是独立物权;担保物权都是从属性物权,它因主债权的存在、转让、消灭而相应地发生变动(4)目的和社会功能不同(5)客体不同——用益物权的客体的价值形态如果发生变化,就会对用益物权人的使用、收益权产生直接影响;而担保物权客体的价值形态如果发生变化,并不影响担保物权的存在,这一特点决定了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当担保物权的标的物转化为其他形态时,担保物权就以变形物为客体)(三)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1、动产物权:所有权、留置权、动产抵押权、动产质押权等2、不动产物权:不动产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经营承包权、地役权、不动产的抵押权3、取得方法、成立要件、效力存在差异三、物权的效力(一)物权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物权的强制性作用力或保障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