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到对健康成长的关注。合运用, 能够更加全面地
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以下
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活动:通过视觉、听觉、嗅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
觉、味觉、触觉分别感受不
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同的食物或物体,了解不同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
的感觉器官的功能。(学习
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
内容9.1))
五、本册教学建议
1.读懂教材、研讨教参、领会实验要领; 2.单元整体备课,把握单元结构体系及编写意图和思路; 3.选用合格的实验器材,所有实验都要亲自做一遍; 4.减少容量,降低要求,增加趣味; 5.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努力实现教材的个性化实施
(二)教科版《科学》二下教材编写基本线索
明线:凸显学习周期理论 聚焦--探索--研讨--拓展
暗线: 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
辅助内容: 提供学习的脚手架、科学词汇、小资料、提示、记录单
、活动手册等
(三)四大板块的联系与作用
1.聚焦:提出本课研究问题,引导基于问题的探究活动。承上启下,体现课程连贯性。
2.探索:为解决聚焦问题,设计的学生实践活动,是收集信息(证据)过程。每课都有2-3个活
3.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 质的实验。
兴趣。
性质的产品,
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 2.能通过移动小车 2. 能 和拉力是 方式如实地记录 类生活带来的
1.物体具有一定
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4.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 常见的力。
和 表 达 有 关 磁 铁 便利。
(四)本单元各课结构联系
线索
内容
课题
①磁铁吸铁 (磁铁与周围物体 之间的作用)
能吸什么 怎么吸引 有两个极
1.磁铁能吸什么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3.磁铁的两极
②磁 极
能指示南北
(磁铁两极的特性) 做指南针
4.磁极与方向 5.做一个指南针
能相互作用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与生活 (总结)
磁铁和磁的应用
压在物体上。
6.5.2-1说出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 北极,用字母“N"表示。 论证活动。
法来验证自己的 术对人类社会
17. 技 术 的 核 心 17.2 认 识 周 围 简 单 科 同的的磁极。
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 4.能在讨论和交流 想法。
的促进作用。
是发明,是人们 产品的结构和功能。 6.5.2-2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
享自己的经验。 改进在内的简
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 5.能仿制一个水浮 5. 能 按 要 求 进 行 单的技术与工
设计,工程是运 虑 可 利 用 的 条 件 和 制 5.1-2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针。
式指南针,并就制 合作探究学习。 程实施过程。
用科学、技术进 约 因 素 , 并 不 断 改 进 18.3-1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 8.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 作过程中出现的问
的特征,材料具
6.5.1-3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 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 3.能用语言、示意 的信息。
2.体会我国古
有一定的性能。
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5.力作用于物体,5.1有的力直接施压在 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 体 上 , 有 的 力 可 以 6.5.2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
形状和运动状态。通 过 看 不 见 的 物 质 施 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五)新老教材的比较
新教材
老教材
1.磁铁能吸什么
1.我们知道的磁铁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2.磁铁有磁性
3.磁铁的两极
3.磁铁的两极
4.磁极与方向
4.磁极的相互作用
5.做一个指南针
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6.指南针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7.做一个指南针
(六)修订思路及原则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 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 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 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 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 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 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 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四)《我们自己》结构体系
(五)学生需要理解和达到的能力
通过感觉来学习 --知觉
关注健康成长, 企划未来
(七)本单元教学建议
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
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
思路:1.覆盖新课标相关要求;
2.理顺内容的逻辑关系; 3.基于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减容量,降要求; 4.设计一些有料、有趣的活动。
原则:减容量,降要求,增趣味
(七)本单元教学建议
学生需要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 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 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四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 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并 记录下来;(3)让学生多合理猜想,进行推理“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 论;(4)围绕主题,尝试多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行设计、解决实 和完善。 际问题和制造产 品的活动。
述、图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并完成任务。
题进行改进。
(三)“磁铁”单元科学词汇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动。
3.研讨:针对聚焦的问题,或探索活动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小组讲论,是探索活动中获得信息的
思维加工过程,是依据证据形成解释,构建新知的过程,每课有2-3个研讨问题。
4.拓展: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的提示、指导、建议,以便课外活动进一步探究,将所学知识
运用于生活及其他新的情境,或是其他学科领域学习。
四个板块呈现的是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 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
三、第二单元《我们自己》概述
(一)《我们自己》单元目录
1 观察我们的身体 2 通过感官来发现 3 观察与比较 4 测试反应快慢 5 发现生长 6 身体的“时间胶囊”
科学阅读
(二)《我们自己》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课标学习内容
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 境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 10.1 人 体 有 10.1.1识别眼、耳、鼻、舌、1.●我们的身体是由 1.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1.●能够如实讲述观察 1.●能够关心自己的生
的责任。
(三)“我们自己”单元科学词汇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 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 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 ●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1.能用简单材料和 1. 能 对 磁 铁 及 磁 1.了解常见的
种表现形式。 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融合的学习目标:
6.5.1-1列举生活中常用的不同外形的磁 铁。 6.5.1-2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
2.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方法做探究磁铁性 现 象 表 现 出 探 究 利用磁铁及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下教材解读
一、二下教材编写思路 二、《磁铁》单元概述 三、《我们自己》单元概述 四、学情分析 五、本册教学建议 六、具体教学措施
一、二下教材编写思路
(一)教科版《科学》二下教材的编写思路
一、用大单元的形式组合+课程的概念框架+活动框架 二、用大单元+四个板块的形式支持和保证发展的连贯性 三、用活动化的教学设计尊重和体现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述。
探 知 自 已 身 体 内 部 的 情 况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
●眼、耳、鼻、舌、 ●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 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
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 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究的兴趣。
官,能够帮助我们认 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
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 ●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 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
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
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
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