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

软件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

《操作系统》选择题:(bs30)1. 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B)。

(A) 要求作业全部同时装入内存(B) 不要求作业装入到内存的连续区域(C) 要求扩充外存容量(D) 不要求处理缺页中断(bs30)2.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D)。

(A)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 等待某一事件(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时间片用完(bs30)3.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D)。

(A) 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B) 在分布系统工程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C) 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D) 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bs29)2.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 )。

(A) 时间片用完(B) 等待某一事件(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s29)4. 以下(D)不是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A) 高可靠性(B) 及时响应(C) 高效性(D) 通用性(bs28)3.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A )。

(A) 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B) 一定存在同步关系(C) 一定彼此独立无关(D) 一定存在互斥关系(bs28)4. 以下的哪个特征不是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B)。

(A) 分时性(B) 独占性(C) 交互性(D) 多路性(bs27)2. 以下(D)不是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A) 高可靠性(B) 及时响应(C) 中断管理(D) 独立性(bs27)3. 若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B)状态。

(A) 运行(B) 就绪(C) 等待(D) 完成(bs26)3. 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要经过(D)调度后才能真正执行。

(A) 作业调度(B) 作业调度和设备调度(C) 进程调度(D) 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bs25)1. 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二进制代码的过程称为:(A)。

(A) 编译(B) 连接(C) 运行(D) 重定位(bs25)2. 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D)。

(A) 地址分配(B) 地址连接(C) 地址调用(D) 地址变换(bs25)4.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最基本的特征是(A)。

(A) 动态性和并发性(B) 顺序性和可再现性(C) 与程序的对应性(D) 执行过程的封闭性(bs24)2. 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存储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D)。

(A) 编译(B) 连接(C) 运行(D) 重定位(bs24)3. 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B)分配。

(A) 虚拟(B) 共享(C) 独占(D) 物理(bs24)4. 允许用户把若干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D)。

(A) 分时操作系统(B) 实时操作系统(C) 网络操作系统(D) 批处理操作系统(bs24)5. 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B)。

(A)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 时间片用完(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 等待某一事件(bs23)2.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D)(A) 一定存在互斥关系(B) 一定存在同步关系(C) 一定彼此独立无关(D) 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bs23)3. 以下哪个特征不是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 A)(A)中断管理(B)独立性(C)交互性(D)多路性(bs22)2. 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要经过( B) 调度后才能真正执行。

(A) 作业调度(B) 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C) 进程调度(D) 作业调度和设备调度“缓冲区”的结构多为( D)。

(bs22)3. 为解决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匹配问题,常采用“缓冲区”方法。

(A) 顺序栈(B) 链栈(C) 顺序队列(D) 循环队列(bs21)1.交换技术是在(C)之间交换程序和数据。

(A)主内存与CPU (B)CPU与外设(C)主内存与外存(D)外存与CPU(bs21)3.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D)。

(A)一定存在互斥关系(B)一定存在同步关系(C)一定彼此独立无关(D)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bs21)4.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D)。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时间片用完(bs20)1.允许用户把若干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D)。

(A)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C)网络操作系统(D)批处理操作系统(bs20)2.分配到必要资源并获得了处理机时的进程的状态称为( B )。

(A)就绪状态(B)执行状态(C)等待状态(D)阻塞状态(bs20)3.利用通道技术可以在(C)之间直接交换数据。

(A)内存与CPU (B)CPU与外设(C)内存与外设(D)内存、CPU和外设三者(bs19)3. 进程的状态是可以转换的,而以下哪个状态转换是不可能的( D)。

(A) 就绪状态→执行状态(B) 执行状态→就绪状态(C) 阻塞状态→就绪状态(D) 等待状态→执行状态《软件工程》选择题:(bs30)4. 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主要从用户那里了解(C)。

(A) 软件如何做(B) 软件数据结构(C) 软件做什么(D) 软件模块大小(bs30)5.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C)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 结合(B) 隐藏(C) 封装(D) 抽象(bs29)1. 软件开发中,模块设计的原则是(A)。

(A) 低偶合、高内聚(B) 高偶合、高内聚(C) 高偶合、低内聚(D) 低偶合、低内聚(bs29)5. 程序流程图是用于描述结构化方法中(C)工作阶段的工具。

(A) 可行性分析(B) 程序编码(C) 详细设计(D) 需求分析(bs28)1. 数据流图是用于描述结构化方法中(D)工作阶段的工具。

(A) 可行性分析(B) 程序编码(C) 详细设计(D) 需求分析(bs28)5. 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主要从用户那里了解( C )。

(A) 软件的维护(B) 软件的结构 (C) 软件做什么 (D) 软件的测试(bs27)5. 软件开发中,模块设计的原则是( A )。

(A) 低偶合、高内聚(B)高偶合、高内聚(C) 高偶合、低内聚(D) 低偶合、低内聚(bs26)1. 以下哪种测试方法不属于白盒测试技术(B)。

(A) 基本路径测试(B) 边界值分析测试(C) 循环覆盖测试(D) 逻辑覆盖测试(bs26)4. 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D)。

(A) 确认测试(B) 集成测试(C) 验证测试(D) 验收测试(bs26)5. 数据字典是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中用于描述( A )工作阶段的工具。

(A) 需求分析(B) 程序编码(C) 详细设计 (D) 可行性分析(bs25)3. 白盒法又称为逻辑覆盖法,主要用于(D)。

(A) 功能测试(B) 系统测试(C)α测试(D) 单元测试(bs25)5. 以下哪一项不是软件危机的表现形式(C)。

(A) 成本高(B) 生产率低(C) 技术发展快(D) 质量得不到保证(bs23)4. 以下的准则中哪个不是面向对象软件设计应遵循的( D)(A)抽象准则(B)独立性准则(C)信息屏蔽准则(D)模块化准则(bs23)5. 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主要从用户那里了解( A )(A)软件做什么(B)软件的结构(C)输入的信息(D)软件的测试(bs22)5.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 A)。

(A) 程序易读性(B) 程序的效率(C) 程序设计语言的先进性 (D) 程序的规模(bs21)2.以下的工具中哪个不是软件详细设计中使用的工具(C)。

(A)数据流图(B)N-S图(C)PDA图(D)PDL语言(bs20)4.以下的准则中哪个不是软件设计的准则(D)。

(A)编程语言选择准则(B)信息屏蔽准则(C)结构化和模块化准则(D)抽象准则(bs19)5. 在软件测试中,( A)主要分析程序的内部结构。

(A) 白盒法(B) 黑盒法(C) 因果图法(D) 错误推测法《数据结构》选择题:(bs29)3. 队列的操作原则是(B)。

(A) 先进后出(B) 先进先出(C) 只进不出(D) 只出不进(bs28)2. 若进栈序列为1,2,3,4,且进栈过程中可以出栈,则不可能的出栈序列是(B)。

(A) 1,4,3,2 (B) 3,1,4,2 (C) 2,3,4,1 (D) 3,4,2,1(bs27)1. 线性表不具有的特点是(C)。

(A) 随机访问(B) 无须事先估计所需存储空间大小(C) 插入时不必移动元素(D) 所需空间与纯属表长度成正比(bs27)4. 以下(C)不是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问题。

(A) 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B) 数据元素之间的存储结构(C) 软件开发方法(D) 实现操作的算法(bs26)2. 若进栈序列为1,2,3,4,进栈过程中可以出栈,则下列不可能的一个出栈序列是(C)。

(A) 1,4,3,2 (B) 2,3,4,1 (C) 3,1,4,2 (D) 3,4,2,1(bs24)1. 在数据结构中,一个存储结点存放一个(B)。

(A) 数据项(B) 数据元素(C) 数据结构(D) 数据类型(bs23)1. 若进栈序列为1,2,3,4,且进栈过程中可以出栈,则不可能出栈的序列是( C )。

(A) 1,4,3,2 (B) 2,3,4,1 (C) 3,1,4,2 (D) 3,4,2,1(bs22)1. 以下特征中哪个不是算法的特征( D)。

(A) 可行性(B) 确定性(C) 有穷性(D) 唯一性(bs22)4.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 C) 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 结合(B) 程序的效率(C) 封装(D) 抽象(bs21)5.算法指的是(B)。

(A)计算机程序(B)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C)排序算法(D)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bs20)5.有一数列:97 65 76 13 29 49 58 经过一趟排序后得到:65 97 13 76 29 49 58 请问使用的是何种排序方法(C)。

(A)简单插入排序(B)冒泡排序(C)2路归并排序(D)快速排序(bs19)1. 在排序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作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称为( C )。

(A) 选择排序(B) 快速排序(C) 插入排序(D) 冒泡排序(bs19)2. 有X、Y、Z三个元素依次入栈,不可能的出栈顺序是( B)。

(A) Z,Y,X (B) Z,X,Y (C) Y,X,Z (D) X,Y,Z(bs19)4. 线性链表的地址( D)。

(A) 必须连续(B) 部分地址必须连续(C) 一定不连续(D) 连续与否均可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