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生物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理
微生物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理
教学ppt
3
3起严重的实验室SARS病毒感染事件
• 2003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在环境卫生研 究院实验室中感染SARS病毒
• 2003年12月一名台湾的SARS研究人员在P4 实验室感染SARS病毒
• 2004年4月安徽、北京先后发现新的SARS 病 例,经证实分别来自于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所实 验室受到SARS感染的两名工作人员
教学ppt
4
已有的沉痛教训—前车之鉴
美国CDC医务工作者感染HIV数据统计
污染源
暴露途径
利器类型
47 HIV血液 45 针刺或割伤 41 中空针头
1 HIV带血体液 5 粘膜暴露 2 碎玻璃
1 HIV其它体液 1 针刺+粘膜 1 解剖刀
3 HIV病毒液 1 不详
1 不详
(实验室)
教学ppt
5
已有的沉痛教训—前车之鉴
• 两种情况都应做适当的预防治疗和医学观察,并报告 实验室生物安全小组进行事故记录
教学ppt
24
教学ppt
25
教学ppt
26
教学ppt
27
教学ppt
28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应急处理
1. 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 2. 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 3. 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取出急救箱,用碘酒或
到1997年7月为止,美国共发生52名职业暴露后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发现其中:
▪ 最主要的职业是护士和实验室技术员;
▪ 除三名实验室人员是暴露于艾滋病病毒培养以外,其 余全部是由于污染血液或体液;
▪ 外科医生和被缝合针刺伤的暴露者中没有发生肯定的 艾滋病病毒感染。
教学ppt
6
教学ppt
7
教学ppt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意外 事故应急处理
黄松音
教学ppt
1
生物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 事件:炭疽粉末、SARS、猪链球菌及各 地的实验室感染。
• 投入:各国政府对卫生部门加大投入。 • 实际:实验室相关感染在各地经常发生。
教学ppt
2
炭疽粉末
• 1979年,前苏联叶卡捷琳堡生化 武器研究所,炭疽粉末偶然的泄露 事故,350人发病,45人死亡, 214人濒临死亡。
教学ppt
38
教学ppt
39
教学ppt
40
教学ppt
41
教学ppt
42
教学ppt
43
教学ppt
44
教学ppt
45
教学ppt
46
教学ppt
47
教学ppt
48
教学ppt
49
教学ppt
50
教学ppt
51
•谢谢!
教学ppt
52
75%的酒精擦洗伤口,适当的包扎。 4. 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
染,必要时要进行医学处理。 5. 向实验室生物安全小组报告,进行事故记录。
教学ppt
29
教学ppt
30
教学ppt
31
教学ppt
32
教学ppt
33
教学ppt
34
教学ppt
35
教学ppt
36
教学ppt
37
教学ppt
20
教学ppt
21
手套损坏、污染(脱手套流程)
1.用一手捏起另一只手套近手腕处 的外缘
2. 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 表面翻转入内
3. 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 4. 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
套腕部内面 5. 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
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袋状 6. 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待消毒处
理。 【注意】以上操作要远离面部。
教学ppt
22
衣物污染
1. 尽快脱掉最外层防护服,并注意防止感染性物质进 一步扩散
2. 将已污染的防护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高压灭菌 3. 脱掉手套,到污染区出口处洗手 4. 更换防护服和手套 5. 必要时对发生污染及脱防护服的地方进行消毒 6. 处理(如果内衣被污染,应立即脱掉已污染的衣 7. 物,消毒处理)
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的事故) • *有效防护化学物质和颗粒的全面罩式防毒面具 • *担架
教学ppt
16
应急处理设备
教学ppt
17
消毒设备
教学ppt
18损坏、污染及衣物污染 • 感染性物质溅洒污染皮肤及粘膜 •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两种情况) • 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溢出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 • 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 • 心管发生破裂 • 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 • 操作人员突然晕倒 • 火灾和自然灾害
教学ppt
23
感染性物质溅洒污染皮肤及粘膜
• 感染性液体(血液、尿液标本或培养物)外溢到皮肤
1.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 2.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 3.再用大量水冲洗
• 感染性液体溅入眼睛
1.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 2.迅速到缓冲区用洗眼器冲洗 3.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动作轻柔,勿损伤眼睛)
8
教学ppt
9
教学ppt
10
教学ppt
11
教学ppt
12
教学ppt
13
教学ppt
14
教学ppt
15
实验室应急物资储备
• 急救箱:包括常用的伤口处理药品和特殊的解毒剂等 • 应急电话:安装在缓冲区 • 工具:锤子、(斧子)、扳手、螺丝刀、(绳梯)等 • 适合实验室使用的灭火器、(灭火毯) • 房间消毒设备,如喷雾器和甲醛熏蒸器、紫外灯 • 划分危险区域界限的器材和警告标示 • 全套防护服( *连体防护服、手套和头套—用于涉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