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交互式电子白板说课稿
【教材说明】
我执教的是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课时《春晓》,古诗《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作品,描写雨后清晨的春景,莺歌燕舞、百花齐放。
语言形象,画面明丽,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情真意切,意味无穷。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初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晓、眠、落,学会少、多两个生字。
3.初步理解诗意,感受作者惜春、爱春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上,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在评价朗读中来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教材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策略】
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
根据以上分析,设计了情境激趣——自读古诗——感
悟意境——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揭示课题
1. 播放春景,引导想象:同学们,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去找一找春天的足迹。
引导学生想象。
2.指名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3.交待课题,齐读课题。
【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可以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
二、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画出生字词。
2.检查自读。
三、感悟意境品读古诗
1.播放意境图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小鸟可能会说些什么?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交流:作者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生动画面、形象意境图为学生充分展示对文本内容独特的理解感悟,为学生的朗读实践,搭建了一个平台。
】
6.采用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诵读。
7.在全班展示诵读情况。
【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学生可以学会和他人合作。
】
四、拓展迁移
1. 介绍古诗: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许多诗人都写出了赞美它的诗歌,你知道哪些呢?学生介绍并引导学生丰富积累。
2.学唱古诗《春晓》
五、作业
1.课后收集几首孟浩然的诗或描写春天的诗。
2.背诵或学唱古诗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成功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