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整体观念2、五脏六腑3、六气、六淫4、五行5、舌苔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心主_______,主________,开窍于_____,其华在_____,心与______相表里。
3、津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_____。
浊而稠厚者称为_____。
4、安神药宜在睡前_______________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____________、现病史、___________、个人生活史、___________。
6、面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_________,易袭_______位。
8、舌诊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A.望神B.望色C.望形态D.望姿态E.望皮肤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A.赤B.白C.黄D.青E.绿3、心在志为()A.怒B.喜C..思D.悲E.恐4、肾开窍于()A.耳B.耳和二阴C.鼻D.舌E.喉5、肝的主要功能是()A.主运化,统血B.通调水道,藏血C.主神志,主统血D.主疏泄,主藏血E.主神志,主血脉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A.小肠B.胃C.膀胱D.胆E.卵巢7、脾的主要功能()A.主运化,升清,统血B.主运化,宣发肃降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D.水液代谢E.主血脉,主神明8、心属()A.木B.金C.土D.火E.水9、脾属()A.木B.土C.水D.金E.火10、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A.六淫B.六邪C.六气D.六疫疠E.以上都不是11、“先天之本”是指()A.心B.肝C.脾D.肾E.肺12、“后天之源”是指()A. 心B.肝C.脾D.肺E.肾13、怒伤()A. 肝B.心C.肾D.脾E.肺14、喜伤()A. 肝B.心C.脾D.肺E.肾15、在维持正常的呼吸方面,关系最密切的里两脏是()A.心与肺B.肺与肝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肾16、“六淫”当中,易致肿疡的病邪为()A.风邪B.暑邪C.火邪D.湿邪E.燥邪17、在“六淫”当中,易伤肺脏的病邪为()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E.火邪18、患者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神志清晰,表情自然,反应灵敏。
临床可描述为()A.有神B.无神C.少神D.得神E.失神19、垂危病人突然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现象,临床称为()A.无神B.失神C.假神D.少神E.回光返照20、中医学中,针对小儿的特殊望诊内容为()A.局部望诊B.全身望诊C.望小儿指纹D.望排泄物E.望小儿口唇21、在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中,与肺脏相对应的颜色是()A.赤B.黑C.白D.黄E.青22、中药五味不包含哪一种()A.辛B.甘C.酸D.涩E.咸23、午后两颧潮红,属于()A.湿热证B.阳虚证C.阴虚内热证D.气虚证E.肝阳上亢24、脾胃虚寒或者肾阳虚所致的大便异常,表现为()A.便溏B.大便秘结C.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D.陶土色便E.大便稀软25、关于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下错误的是()A.宜在光线充足的室内进行B.先看舌质,再看舌苔C.进食桑葚不影响望舌苔D.避免面对有色的门窗E.先看舌尖26、舌质淡、苔薄黄,属()A.痰湿内蕴B.风热表征C.里热轻症D.正常E.以上都不是27、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称为()A.自汗B.盗汗C.绝汗D.战汗E.表证汗出28、口渴而不多饮,属()A.里热炽盛B.瘀血证C.肾虚不化津液D.燥热证E.湿热证29、胃火炽盛、腐熟太过,可导致()A.厌食B.食欲减退C.消谷善饥D.饥不欲食E.口淡30、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A.表征B.里证C.湿热证D.半表半里证E.表热证31、治疗八法中,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使其从口涌吐的方法,称为()A.出法B.吐法C.消法D.下法E.清法32、一般中药在煎药前冷水浸泡的最佳时间()A.30~40minB.20~30minC.10~20minD.5~10minE以上都不是33、拔火罐的注意事项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起罐不能强拉B.使用过的火罐要消毒C.骨骼凹凸处也可以拔罐D.起罐后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E.操作时,防止烫伤患者34、缓下药,宜在何时服用()A.不定时B.餐前C.清晨空腹D.餐后E.睡前35、肝胆火旺,胆气上逆者,多见()A.口酸B.口苦C.口涩D.口咸E.口甜【A2型题】(每题1分,共10分)1、患者女性,52岁,主诉心悸,气短,时有咳喘。
望诊面色淡白,舌质淡。
问诊得知患者平日忧思过度。
综合以上可考虑为()A..心脾两虚B.心肺两虚C.肺肾两虚D.心肾两虚E.肾虚2、患者男性,30岁,于半月前出现恶寒发热交替出现,伴有胸胁胀满,八纲辨证属于()A.表证B.里证C.寒证D.热证E.半表半里证3、患者男性,21岁,主诉近一个月来,睡觉时大汗淋漓,醒后汗止,手心、足心热,大便干,舌红少苔,考虑为()A.肾阴虚B.肾精不足C.肾气不固D.肾阳虚E.肺肾阴虚4、患者女性,5岁,素体虚弱。
近日来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量多而臭,脘腹饱胀。
考虑为()A.虫证B.食积C.胃火炽盛,腐熟太过D.肝气犯胃E.湿浊停滞5、患者女,20岁,突发腹痛,拒按,发热。
从八纲辨证看,考虑患者为()A.实证B.虚证C.热证D.寒证E.以上都不是6、患者男性,40岁,主诉头重如裹,胸闷,食少,恶心,大便溏,小便混浊,口黏,苔腻。
考虑为()A.风淫证候B.湿淫证候C.寒阴证候D.暑淫证候E.火淫证候7、患者女,31岁,主诉月经量少,乏力,时有头晕,望诊面色淡白,爪甲苍白,考虑为()A.气虚B.血虚C.阴虚D.肾虚E.脾胃虚8、患者男性,67岁,就诊可见右下肢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诊断为丹毒。
属于()A.风热化火B.暑湿化火C.燥湿化火D.湿热化火E.以上都不是9、患者男性,29岁,因腰部酸痛,伴耳鸣,早泄。
考虑患者为()A.血虚B.肾虚C.脾虚D.胃气虚E.气虚10、患者女性,35岁,3年前因流产失血过多,现头晕,心悸,食欲减退,神疲乏力,舌质淡白,苔白,脉弱。
考虑患者为()A.热极津枯B.里热轻症C.食积化热D.气血两虚E.脾胃虚弱【X型题】(每题2分,共10分)1、与人体的水液代谢有关的脏器是()A.脾B.肝C.肺D.肾E.心2、心胸汗出者,多属()A.心脾两虚B.肝阳上亢C.心肾不交D.肾阴虚E.阳气旺盛3、拔火罐的目的包括()A.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酸背痛B.缓解虚寒性咳喘C.用于治疗疮疡D.用于蛇毒咬伤的急救排毒E.湿通筋络4、下列关于湿邪描述正确的是()A.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B.湿性重浊,黏滞C.湿性收引D.湿性趋下E.A和C5、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A.气B.血C.经络D.津E.液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心与肾的关系。
2、简述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3、简述五脏六腑的关系。
4、何为中药的性能,请简述中药的几种性能。
5、简述气与血之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认为①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机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助、相互作用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②人与自然环境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2、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3、六气、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4、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5、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而产生。
二、填空题1、整体观念辩证论治2、血脉神智舌面小肠3、机体一切正常水液津液4、30min——1h5、主诉既往史家族史6、常色、病色7、开泄阳8、舌质舌苔三、选择题【A1型题】 1.E 2.E 3.B 4.B 5.D 6.B 7.A 8.D 9.B 10.C 11.D 12.C 13.A 14.B 15.D 16.C 17.B 18.D 19.C 20.C 21.C 22.D 23.C 24.C 25.C 26.C 27.B 28.E 29.C 30.D 31.B 32.B 33.C 34.E 35.B【A2型题】1.B 2.E 3.A 4.B 5.A 6.B 7.B 8.D 9.B 10.D【X型题】1.ACD 2.AC 3.ABCD 4.ABD 5.ABDE四、简答题1、心在五行属火,位于上面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面属阴。
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
心火须将于肾,肾水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成为“心肾之交,水火共济”。
2、(1)湿性重浊。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3、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互相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4、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
5、气属阳、血属阴,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充分的营养,故血为气之母。
中医护理学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辨证论治2、七情3、下法4、八纲5、四诊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
2、肝主______,主________,开窍于______,其华在______。
3、五脏六腑的关系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峻下逐水药应在_______________服用。
6、中医把面色分为常色和病色,在病色中,赤色主_______,白色主_________,黄色主_________、_________。
7、问二便指问病人大小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排泄次数和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