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比较好现在的孩子学英语越来越早。
从过去的初中才上英语课,到现在的小学一年级开始普遍都开英语课,发展到目前的双语幼儿园。
在大城市里,家长们也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儿童的外教班,培训班都是人满为患。
这还不够,很多宝宝都是从两岁,一岁,有的还没出生就开始实施英语胎教了。
那么,孩子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比较好呢。
这里还是要弄清一个概念,就是接触英语和学习英语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
在儿童阶段最好是接触,而不是正式的“学习”比较有利于孩子语言吸收。
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语言的自然习得,使孩子的英语有可能成为像母语那样的流利和准确运用的第二母语。
孩子学英语比成人肯定是有不少优势,一般体现在:1. 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抓住这一时机顺势利导,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 孩子学语言或外语没有成人这么多顾虑。
成人学起外语来,怕被人笑话语音,怕被人笑话语法错误。
怕这怕那,顾忌很多。
3. 孩子学英语的书籍资料比成人的多,也有趣的多4. 孩子对语音语调的掌握比成人强的多,能够掌握得比较纯正而成人学英语对比孩子来说,唯一优势是成人的意志力坚定,自控能力强,只要目标明确,一天可以背下上百个单词。
而孩子则完全需要从兴趣出发,只有兴趣提起来,孩子就能注入120%的热情去学。
对于具体从哪个年龄段做为接触英语的切入点,各位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孩子的特点选择斟酌。
是否让孩子接触英语,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接触,都是父母自己的决定,自己的选择。
这里仅仅是将每个不同年龄接触英语时的优缺点陈述与此。
0~2岁:孩子在这一时期母语能力还不是很强,接触英语的话,可以说是典型的双语教育。
优势是孩子对英语不会反感,没有抵触情绪。
这一时期进行双语,孩子的母语相对其他同龄的孩子发育会迟缓一些。
对父母的英语要求高一些。
父母最好能跟孩子在生活中说英语。
3~4岁:孩子有了一定的母语基础,一般听说中文都没什么问题。
这时引入英语,有的孩子会有一些抵触,有的则不会。
全看父母的技巧和耐心。
这一时期开始,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儿童英语动画和计算机游戏软件可以利用,很多的绘本,游戏。
如果父母方法得当,孩子的两种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学前时期:孩子的中文已经相当好了。
这时候引入英语,不少孩子会有抵触情绪,包括不看英语的动画,不听英语故事,要求父母讲中文或是中文翻译。
直接就说听不懂。
对于这种情况,就要看父母的智慧了。
这时就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想办法切入。
有些幼儿园在这一时期提供英语教学,有的还有外教班。
把孩子送入这种环境,也不失为顺利进入英语学习的一种手段。
当然后续的学习家里还是要跟上。
不少孩子是这一时期开始接触英语的,一些好的经验都可以借鉴的。
学龄期儿童:这一时期的情况需要分析一下,如果孩子学校的英语水平很高,比如双语学校,国际学校之类,家长只要配合学校的进度就可以了。
多和学校的英语老师联系,征求老师的建议,多配合就很好。
如果是一般的小学,父母如果又想孩子能学的好一些的话,就需要自己在家加把劲。
具体怎么做,还要看孩子的情况,学校的要求来制定学习计划。
这一阶段,因为已经上学,孩子的各门功课都压上来了,时间相对以前要紧的多,能用在英语上的也很有限。
但只要开始就不算晚。
这个时期开始学英语,方法尤其重要。
父母的配合,鼓励,引导都是必要的。
如何衡量确定孩子的英语能力经常看到一些家长谈论送孩子去双语幼儿园或是英语培训班,回来说,孩子除了学会了26字母,什么也没有学会。
还有不少家长张罗孩子的英语各种考级,不少小学生就被拉去参加大学的4 6 级考试最近还看到一些说法,让孩子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达到目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有的说,几岁就可以和老外聊天。
以上类似的说法和做法还非常的多,这些都涉及了一个英语水平如何衡量的话题。
由于目前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导致孩子的家长很多模糊的认识,不必要的焦虑和攀比甚至盲目的跟风。
先说这第一种,送孩子去双语幼儿园,英语培训班,想让孩子早一些接触英语。
不说这双语幼儿园水平如何,单说这家长的思维方式,就是把英语作为知识来学的。
只有认识了多少字母,多少单词就是好的幼儿园吗?不是的,孩子初学语言也不是以认识了多少单词来衡量的。
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首先改变,把衡量教会孩子多少字母,多少单词,变成衡量孩子到底能听懂多少英语。
简单的会话能听懂了吗,简单的故事能听懂了吗,能用英语和老师或家长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
能听懂,能说一些简单的会话,这就是一种英语的能力。
让孩子接触英语,学英语,最重要的还是培养这种能力。
如果能有这种认识和看法,那么在挑选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排除那些专门以学习,背诵为主的,让家长看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地方,找到真正培养孩子英语能力的地方了。
英语各种考级能说明孩子的英语能力如何吗?看到社会上很多家长让孩子去考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拿各种各样的证书,有那个必要吗?尤其是看到不少孩子去学什么剑桥英语,据说是专门用来去考剑桥的考级的。
还美其名曰,是英国专家专门为外国小朋友设计的语言考试。
这些英国专家还真关心别国学英语的孩子哈。
他们怎么不为本国的小朋友设计一套语言考级呢?专门为了考试而去学英语,能学到语言运用的能力吗?如果是语言已经学的不错了,去考一下,只是想看看自己的实力的话,这样的考级还可以。
但是,颠倒过来,把考级作为目标的学习是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的。
即使考过,英语水平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看到一些大学生说,自己英语过了4, 6级,其实水平还不如一些小学生。
这样的说法就证实了,英语的某些考试和考级并不能很好的衡量一个人的英语水准;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便是同一所重点大学,里面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相差很远的,用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一个衡量标准还是让我很困惑,到底当代的大学生拥有了什么样的英语水平了呢?所以,当一些人说,我孩子拥有5000的单词量,或是我孩子拥有或是超过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时候,我都不能把握这孩子到底英语水平如何。
或者说我孩子考过了XXX英语级别,拿到XXX英语证书。
也很难说明这孩子英语到了什么水平。
那种拿能和老外聊天来说明孩子的英语水平的高低就更加的不靠谱了。
其实评价一个孩子的英语水平非常简单。
我们大家都会。
比如,在任何场合看到一个孩子能流利用英语和别人对话,那这孩子的英语听说有一定水平。
但主要的还是要看在聊什么。
只是一般性质的对话,还是能就某些主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看孩子能听懂看懂什么难度的英语故事和动画片,是不是很入迷的样子,就可以判断孩子的听的水平。
是一般的动画,一般的儿童电影,还是科普片。
听孩子朗读一篇从没有见过的故事,就可以判断这孩子能不能独立阅读。
朗读的能力如何,语音语调是不是地道。
看这孩子看什么级别的书籍,阅读的快慢,理解的如何就知道这孩子的英语阅读水平如何看孩子听了一个喜欢的故事,能用自己的语言做怎样的复述,就可以知道这孩子的表达能力随便想点办法,诱惑孩子写点英语,就可以判断孩子的英语写作能力了。
可以看到孩子运用词汇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和语法的运用能力。
搞清楚自己孩子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是很重要的,为制定下一步的目标和如何学习提供了依据。
用上面的方法,基本可以判断出孩子现阶段所具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就拿“说”来举例,比如学龄前的孩子是不是可以用英语表达一下自己的需求上小学的孩子是不是能和父母就一些故事展开一些简单的讨论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对看过和听过的故事复述一下还是能就一个简单的主题和别人探讨一下或是能就一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更能就一个主题做一个几分钟的讲演上中学的孩子能不能就一些话题进行有目的性的讨论,说服,辩论等等。
搞清楚这种阶段性不同,对自己的孩子,可以制定详细的学习目标,同时对于看到或是以后再听到别的家长说,我孩子能背诵新概念3了,我孩子考过XX级别了,拿到Xx英语证书了,。
我孩子的英语比大学生的还好。
的时候,就不用盲目的攀比了。
如何让孩子的英语学习步入正轨不管多大的孩子,小学生也好,中学生也好。
在英语的学习上只要抓住几个关键性的东西,就可以帮助孩子在英语学习步入正轨。
所谓的步入正轨,就是说,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具备了自我的学习能力。
就像一列火车,在启动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动能,还需要找对铁轨的方向。
一旦开动起来,只要有动力,自己就可以跑的很欢实。
那么让孩子的英语学习步入正轨也大致需要这三样东西,1,启动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动能2,找对方向和目标,找到好的方法3,长久的来自自身的动力下面就这三个方面做一个较为详细的探讨。
首先是学习接触英语初期的所需的动能。
这一点,靠孩子自身的动能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需要家长多方面的引导和配合。
比如,建立全方位的英语环境,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帮孩子建立起一个很好的基础,比如说,在听的方面,从能听懂简单的句子,玩简单的游戏,到能看懂一般儿童英语动画片,到能看懂听懂比较复杂的科技片和听懂比较长的故事。
说的方面,从往外蹦一个一个的单词,到能说句子,到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能复述一些故事读的方面,教会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朗读的能力。
能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原版书籍写的方面,对于孩子来说,能边画边写,用英语写一些简单的文章。
如果英语的初步启动能达到这样效果,后面的事情基本孩子可以按这个惯性继续前进了。
再说说找对方向和目标,找到好的方法,这方面在前面的目标如何制定,如何确定好的适合孩子的方法方面也已经做了不少的探讨了。
这里还想强调一点就是,父母在孩子接触英语初期,主动权在父母手中,父母决定学什么,怎么学。
这时候,父母就要格外小心,选择好的学习方法,选择孩子喜闻乐见的,并且一定是能提高孩子的兴趣。
最后才是效果好的方法来教学。
而不应该是给孩子强加压力,一定要孩子如何如何。
因为这列小火车要继续往前开,之后全靠他们自己的动力。
如果不把孩子自己的动力点燃,就算是初期,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小火车推动起来了,推多少,跑多少,最后也是跑不远的。
最后的这个长久的来自自身的动力,就是孩子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这个兴趣可以来自学校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更要是来自英语书籍本身的吸引和用英语来学习其他学科是能产生出的兴趣。
这时候,小火车已经自己能跑起来了,就看我们做家长的给他们加什么样的精致燃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