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重机安全培训

起重机安全培训


货物本体绑扎不牢固 货物长短不一
只有一根钢丝绳
禁止在吊装物下工作
第二部分:吊钩和钢丝绳使用时 注意事项及报废标准
吊钩的使用注意事项
不准使用铸造吊钩,吊钩应固定牢靠,转动部位应灵活,钩体表 面光洁,无裂纹及任何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吊钩上的缺陷不得 补焊。
为防止吊钩自行脱钩,吊钩上宜设置防止意外脱钩的安全装置。
主要内容
一、起重伤害的原因分析 二、吊钩和钢丝绳的使用 三、吊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四、“十不吊”要求 五、起重吊装指挥手势
第一部分:事故案例再现与 起重伤害的原因
钢丝绳断裂,钢渣四溅,烫死一人
•2003年10月11日早晨,大连A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一车间2号电炉在进行 炼钢作业。上午9点40分,负责吊渣斗的电炉工陈某要来车间正在运行的 2号桥式起重机,把吊渣斗专用钢丝绳吊索具挂在2号吊车小钩头上,欲 将渣坑中装有热钢渣的渣斗子运走。 9点45分左右,陈某在坑下将绳扣挂在渣斗子上端两个耳轴上,走到东端 梯子处,此时侯某发现陈某站在渣坑东墙根不上来,便喊“老陈,快上 来”,陈某没理睬,并挥动双手做着起吊手势。站在台车西端的王某, 面向西侧,感觉陈某有时间上到坑上后,便指挥吊车慢慢将绳子抻紧。 就在绳子抻紧、稍做水平移动时,吊渣斗子钢丝绳突然断裂,渣斗倾翻, 液体钢渣沿着渣坑自西向东流淌,钢渣前沿距渣坑东墙0.8米。渣斗子倾 翻后坑上人看到陈某的状态是:站在梯子第二凳上欲上攀。由于台车东 端距渣坑东墙1.5米,形成通道,高温气流迅速抬升,陈某恰置于其间, 致使呼吸系统吸入性损伤、窒息,同时衣裤被烤燃后烧伤,经大化医院 抢救无效后死亡。
起重机械伤害发生率百分比
其他
机车倾翻
高处坠落
5% 8%
10%
触电
34% 30%
挤压碰撞
吊物坠落
☞吊车作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1、吊物坠落 2、挤压碰撞 3、机体倾翻 4、物体打击 5、触电等
☞起重伤害事故管理方面的原因
1、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是起重工、操作工的从事起重作业。 2、超载、抬吊等需要开具工作票的而未开。 3、安全交底未进行就进行作业。 4、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5、起重设备未做试验或试验不合格就投运。
行车司机卤莽操作致使其他人员坠落
事故案例再现
•2011年10月11日时分,铝加工三厂新建12500T车间,电气动力部 六名电工安装车间照明设施(由于顶棚较高需用车间内行车辅助作 业)。当某站在行车小车上进行安灯作业时,突然同轨道内另一行 车向正在作业的行车方向驶来,地面及 吊车上人员大声呼喊“危险”未果,造 成两辆行车相撞,站在小车上的某瞬间 被甩下行车。幸运的是某在登高做业过 程中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佩带安全帽及 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系在小车上。最终 悬挂在空中的某被其他人员救下。未造 成人员伤亡。
吊钩的报废标准
吊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报废: ①裂纹; ②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 ③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 15%; ④钩身扭转变形超过 10°; ⑤吊钩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 ⑥片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50%时,应更换衬套; ⑦片钩心轴磨损达原尺寸的5%时,应更换心轴。
注:吊钩上的裂纹或磨损不能焊补。
事故案例再现
事故案例再现
吊带未升起,行车
工违章驾驶行车
2011年月日,铝加工某车间4号行车吊 装作业完毕后,未及时升起吊钩和吊带, 行车工林某便操作行车前行,当途径一 挤压机附近时,未升起的吊带挂在成品 锯旁整形小平台上,瞬间将小平台掀翻。 当时正在小平台下进行维修作业的工人, 听到工人呼喊快躲开,便立即躲在旁边, 掀翻的小平台正砸在该名工人之前进行 维修的地点。索性该名工人躲闪及时未 造成人员伤亡。
从事故统计看,以挤压碰撞和吊物(具)坠落两类为突出
☞起重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起重机在吊运物体时,无专人或不熟悉指挥信号,物体下降过快,造
成脱钩。
➣钢丝绳没有定期检查,吊运物体受力过大而造成断裂伤人。
➣由于吊挂钩时不当,使物体不稳定产生晃动,碰到堆物或撞击周围人
员。 ➣对作业环境危险源认识不足,造成在吊件的惯性移动过程中,挤压碰 撞人。 ➣由于吊装方法不对,捆绑不牢固,导致吊件坠落,地面人员遭受伤害。 ➣由于对吊物重量估算不准,负荷超重,造成起重机刹车失灵。 ➣作业人员缺乏起重知识,技能低下,违章操作 。 ➣多工种协同施工的作业面,缺乏统一指挥,作业人员之间配合不当, 造成吊件作业过程中伤害作业人员 。 ➣起重机工具等设备只管使用,不管维护保养而带病使用。起重机械故
2)行车工必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职工作的疾病和 生理缺陷(如色盲、近视听觉障碍、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 精神病和突发性昏厥症等)。
3)应具有对起重机全部机构及装置的性能和用途、电气知识及防火知识。
4)行车工操作时不准吸烟、吃东西、看书报、打手机等,应严格遵守劳 动纪律。
5)熟悉各种指挥信号。
事故案例再现
未经培训、无证操作终酿惨案
2007年6月5日,浙江省温州市瓯 海区三烊黄屿工业区温州东欣合 成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操作员 (无证操作)在使用电动单梁起 重机吊运皮革卷包时,站在吊物 下方,操作吊物上升,当吊钩组 冲顶时,因无上限位保护,且仍 继续操作上行,导致电动葫芦过 卷扬,钢丝绳断裂,吊钩绕性好,承载能力大,强度高,承受冲击 载荷能力强,卷绕过程平稳,卷绕速度高时也无噪 声,易于检查磨损钢丝绳,一般不会发生钢丝绳整 体断裂,工作可靠性强,成本低。
缺点:刚性大,使用时不易弯曲,使用场合复杂, 易磨损、烧烤、腐蚀,如果选择、维护、保养、使 用不当容易发生钢丝绳断裂,造成死亡事故或重大 险情。
行车工操作基本要求:
钢丝绳失去正常形状产生 可见的畸形------予以报废
波浪型
绳股挤出
笼状变形
钢丝挤出
顺捻钢丝绳直 钢丝绳直径 径的局部增大 的局部增大
弯折
绳径局部减小 部分压扁
扭结
第三部分:吊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行车工基本条件:
1)行车工必须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并持有效操作证者方能操作行车, 未经专门训练和考试不得单独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