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节能计算方法
高压变频器 EMC 节能计量方法
毕平劲 05-8-13
1、 以前计量方法中存在的错误
1. 实际运行的功率采用 P= 3 *U*I*COSΦ 计算得出,因功率因数的取值有一定偏 差而造成较大误差,铭牌功率因素是指额定工况下功率因素,应实际运行功率大多数 小于额定电流,功率因素应小于额定功率因素,一般讲,电流在 50%额定时,功率因 素在 0.7 左右
1、额定工况功率采用估算 2、最佳工况点不一定在相似性能曲线上
2、对有净扬程的可估算:
P改后 P改前
=
Q*DH1 Q*DH2
=
P1 - P P2 -P
如下图:
阀门
P
P1
P2
泵
该方式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
1、功率与压力为非线性的对于关系,转换为线性关系 2、 最佳工况点不一定在相似性能曲线上 3、 实际节能量应比该方式估算的节能量大
原则:
能读不算,对于工频运行工况大多数有功率表或有功电度表计量,应以计量 数据作为计算依据 能测不估,对于阀门后压力有测量孔的最好不要通过工况压力+管阻压力估 算
2、 现场常见工况
1、风机进风口调节:流量减少,压力也减少,如下图
H
H1
A
B
H2
Q2 Q1
Q
2、风机出风口调节:流量减少,压力增大,如下图
2. 采用流量正比于开度的方式存在于一定的误差,原因如下: A. 任何阀门,风门都有截流量,在计算中未考虑到 B. 阀门的开度变化,阀门前后压差也随之变化,流量正比与压差(开度一定时) C. 开度不正比于面积
3. 相似定律应用的错误:(仅适用于非容积性的泵和风机) 只有满足 H=E*Q2 的两运行工况点才符合相似定律
1、 对净扬程为零时,可估算 A 点和 B 点符合相似定律,如下图
H
H2
B
H1
A
Q2 Q1
Q
额定工况点流量为 Q1,实际工况点流量为 Q2,额定流量点对应功率 P’≌(0.8~0.9)*P 额
定
改后功率 P 改后= 骣琪桫QQ12 3 *P’ 实际节能 P 为 P=P 改前-P 改后-P 损耗
该方式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
该方式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
1、 如果功率因素为估算,则改造前工频功率可能有误差 2、 运行时的最佳工作点的确定对结果影响较大 3、 变频改造后对应的工作点可能会有误差 4、 查特性曲线时人为读数的误差 5、 一般讲特性曲线是在特定情况下测量,该情况可能与实际运行工况有较大差别
4、 在没有特性曲线是如何估计节能情况
对于两并联负载如果按特性曲线计算其节能量大于 1 台节能量,小于(最大等于,该 情况两台同时调节)2 台节能量 对于两串联负载如果按特性曲线计算其节能量大于 1 台节能量
以上为推算,如有不足或错误,希望大家及时提出。
H
H2
B
H1
A
Q2 Q1
Q
风机一般采用进口风门调节,泵一般采用出口阀门调节,泵采用进口调节容 易产生气蚀
进口调节比同种工况下用出口调节,在变频改造时对节能量计算不利 风机静扬程一般为 0,泵的静扬程一般不为 0 3、 循环泵进口阀门调节:流量减少,压力也减少,如下图(此种情况易产生汽蚀)
5、 现场需测量的数据
1、 泵: 运行参数: 压力:阀前、阀后、进口 流量 特性曲线 铭牌参数: 电机铭牌 泵铭牌 工况参数: 工况范围 工艺
2、 风机: 运行参数: 压力:进口、风门后 流量 特性曲线 铭牌参数: 电机铭牌 泵铭牌 工况参数: 工况范围 工艺
6、 多台负载
如果为两台泵则并联时的特性曲线为:压力不变,流量加倍 串联时的特性曲线为:压力加倍,流量不变
步骤五:在性能曲线上找到相似工况点 D 的流量 Q2 和相似点 C 的流量 Q1,根据相似定 律计算变频改造后功率 P 改后
则:P 改后= 骣琪桫QQ12 3 *P’ 步骤六:最后节能量应减掉变频器损耗 P 损耗=P 改后×(3%~4%)(当计算变频改造后
功率较大时,取 3%,较小时取 4%),实际节能 P 为 P=P 改前-P 改后-P 损耗
H
H1
A
H2
B
Q2 Q1
Q
4、循环泵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减少,压力增加,如下图HLeabharlann H2BH1
A
Q2 Q1
Q
3、 如何计算节能量(采用性能曲线计算)
H
H2
D P’
H1
A
B
C
a
b
Q2 Q1
Q
以泵的出口阀门调节为例 步骤一:找到工频工作点 A 步骤二:了解现场工况,确定最佳工作点 B,不一定在性能曲线 b 上 步骤三:修正工作点(在性能曲线 b 上找到相近点 C) 步骤四:以 H=E*Q2,H、Q 已知求出 E,在原性能曲线上找到相似工况点 D 步骤五:在对应功率曲线上找到相似工况点 D 的功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