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瓷工艺学

陶瓷工艺学

一、填空题1、添加瘠性原料则降低塑性泥料的塑性变形,增加水含量则泥料的屈服值降低,延伸变形量增大。

(降低或升高、增大或减少)2、钾长石的矿物实验式为K2OAl3O26SiO2。

3、按照陶瓷坯体结构不同和坯体致密度的不同,把所有的陶瓷制品分为两大类:陶器和瓷器。

4、干燥过程主要排除坯料内部的自由水。

5、玻璃相在日用瓷胎显微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它的数量、化学组成与分布状态决定着瓷胎的性能。

6、绢云母质瓷采用还原焰烧成,具有白里泛青特色,成为中国瓷的传统风格和独有特点。

7、造粒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三种,即喷雾造粒、普通造粒法、加压造粒法。

8、乳浊釉根据产生乳浊方法不同可分为:气相乳浊、液相乳浊、固相乳浊。

9、滚压成形按模型的凹凸可分为阳模滚压和阴模滚压。

10、陶瓷颜料用的原料一般分为色基、载色母体和矿化剂。

11、压力制度是保证温度制度及气氛制度实现的条件。

二、判断题1、远红外线干燥,是辐射干燥的一种。

(√)2、为保证匣钵在使用温度下体积的稳定性,匣钵必须在高于制品烧成温度下预先烧制。

(√)3、精陶质釉面砖一般采用二次烧成。

(√)4、热压铸成形的坯体,要预先进行排蜡。

(√)5、锂辉石是一种良好的助熔原料。

(√)6、釉粘度过大,易产生釉面不光滑和橘釉等缺陷,釉粘度过小,易产生流釉、堆釉和干釉等缺陷。

(√)7、窑内气氛对釉面的表面张力有影响,在还原气氛下的表面张力比在氧化气氛下的表面张力大。

(√)8、在制作裂纹艺术釉时,使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

(√)9、由于釉面砖制品表面施乳浊釉遮盖坯体,因此对坯体质量没有什么要求。

(×)10、青釉,天目釉,铜红釉均属于低温釉。

(×)11、通常用热空气干燥,湿扩散和热扩散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干燥的进行。

(×)12、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时,釉面会产生龟裂和剥落。

(×)13、一般的红色颜料如锆铁红,锰桃红,镉硒红等都可以用于高温烧成制品的装饰。

(×)14、天然粘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化学式来表示,同时它也无一定的熔点。

(√)15、钾长石和钙长石在任意情况下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三、名词解释1、绢云母质瓷:坯体中以绢云母为主要熔剂的绢云母-石英-高岭土三组份瓷2、一次烧成:施釉或不施釉的坯体,不经素烧直接烧成制品的方法3、陈腐:将坯料在适宜温度和高湿度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以改善其成型性能的工艺过程。

4、实验式:表示物质成分中各种组分数量比的化学式。

陶瓷物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数表示。

5、釉下彩:用釉下颜料或由它所制成的贴花纸,在精坯、素烧坯、釉坯的表面上进行彩饰,再覆盖一层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装饰方法。

6、泥浆触变性:泥浆受到振动和搅拌时,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静置一段时间后,泥浆又重新稠化的性能。

7、烧成收缩率:试样烧成前后长度之差对干燥至恒重后长度的百分比称烧成线收缩率;其体积之差对干燥至恒重后体积的百分比称烧成体收缩率。

8、练泥:用真空练泥机或其他方法对可塑成型的坯料进行捏练,使坯料中气体逸散、水分均匀、提高可塑性的工艺过程。

9、坯式:表示陶瓷坯料或胎体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10、窑具:为烧成服务的辅助耐火器物,如匣钵、棚板等。

11、乳浊釉:釉料中加乳浊剂,烧成后釉中悬浮有不熔性微粒子,釉呈乳浊状态。

12、陶瓷装饰:用工艺技术和装饰材料美化陶瓷制品。

四、选择题1、石质瓷瓷胎的相构成是(B)A、石英-长石-高岭石B、石英-方石英-莫来石-玻璃相C、石英-莫来石-玻璃相D、石英-方石英-玻璃相2、吸水后产生很大的体积膨胀的粘土矿物是(D)A、高岭石B、伊利石C、叶蜡石D、蒙脱石3、预先煅烧块状石英的目的是(A)A、利于粉碎B、促进晶型转变C、减少收缩4、在生料釉中引入Na2O 时可选用(D)A、碳酸钠B、硝酸钠C、硼砂D、钠长石5、用可塑泥料的液限与塑限值之差来表示(A)A、可塑性指数B、屈服值C、最大变形量D、可塑性指标6、坯料中的SiO2可由引入(D)A、石英B、粘土C、长石D、以上三者均可7、已知某种粘土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强,吸附能力大,吸水性强,吸水后体积膨大5~16倍,初步认定该粘土类型是(C)A、高岭石B、伊利石C、蒙脱石D、叶蜡石8、干燥的体积收缩近似等于直线收缩的(C)A、一倍B、二倍C、三倍D、四倍9、化学稳定性好的釉(玻璃),其硅氧四面体互相连接的程度是(A)A、连接程度高B、连接程度低C、连接程度没有明显的变化10、光线照射在陶瓷制品上,镜面反射部分决定了陶瓷制品的(D)A、乳浊度B、透光度C、白度D、光泽度11、根据配方星子高岭20%,大州高岭10%,宁村瓷石50%,南港瓷石20%,判断属于那种材质(B)A、长石质瓷B、绢云母质瓷C、磷酸盐质瓷D、镁质瓷五、问答题1、低温快烧的作用和条件?答:(1)低温快烧的作用:节约能源和成本,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提高窑炉和窑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2)低温快烧的条件:坯釉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均小,坯料热膨胀系数小,随温度的变化接近线性关系。

希望坯料的导热性能好,希望坯料中含少量晶型转变的成分,快烧的釉料要求化学活性强;减少坯体入窑水分,提高坯体入窑温度;控制坯体厚度、形状和大小;选用温差小和保温良好的窑炉;选用抗热震性好的窑具。

2、制取零级热膨胀系数的陶瓷材料的途径。

答:⑴可用氧化镁取代氧化钡等,避免用氧化钙。

⑵在一定组成中可加入中间体氧化物⑶加入B2O3或用其它部分取代釉中SiO2⑷采用锂辉石等低膨胀系数的原料。

3、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是什么?并加以解释。

答: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是干燥介质的种类、温度、湿度、流量、流速等。

当采用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新技术时,坯体内热湿扩散与湿扩散的方向一致,受热均匀。

干燥介质的湿度与温度是影响坯体外扩散的主要因素,可以利用逆流干燥原理来实现湿度渐渐降低,温度升高的干燥工艺制度。

快速干燥中采用高速气流喷嘴对坯体进行大流量喷射,使坯体均匀干燥。

4、分析颜料中铅溶出的原因?目前解决铅溶出有哪些方法?答:溶出原因:含铅的釉料及釉上颜料的熔剂烧成后他们形成含铅的低熔点玻璃,在受到酸液作用下,Pb2+会从玻璃的硅氧网络上脱落,由于Si—O的单键强度大,而Pb—O 的单键强度低,所以酸液能将Pb—O打断,使网络上的游离铅,溶入溶液中,含碱的系统中K—O,Na—O更弱,易溶出,留下空位,成为铅的溶出通道。

目前解决铅溶出有这些方法:⑴选用耐酸的颜料、花纸、与熔剂。

⑵恰当设计画面。

⑶改进彩烧工艺。

⑷蒸汽处理。

⑸化学处理。

5、日用瓷生产中常用什么长石?建筑陶瓷生产中常用什么长石?为什么?答:(1)日用瓷生产中常用钾长石,因为钾长石的熔融温度范围宽,熔体粘度较大,而且随着温度升高熔体的粘度逐渐降低,容易在烧成过程中进行控制和防止变形。

钠长石的熔融温度范围窄不容易控制。

(2)建筑陶瓷常用钠长石,因为钠长石的熔融温度低,可以在较低烧成温度下出现液相,建筑瓷的烧成温度比日用瓷低,不需要很宽的熔融范围。

所以用钠长石。

6、什么是烧成制度,影响烧成制度的因素是什么?答:烧成制度是陶瓷制品在烧制过程中需要的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压力制度的总称。

影响烧成制度的因素:(1)坯料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的性状变化。

(2)制品的尺寸及形状(3 )釉烧方法(4 )窑炉。

7、瓷器变形的原因是什么?答:⑴配方是潜在因素,经过高温烧制,则应力释放。

⑵器形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⑶成型操作不正确,干燥不均匀。

⑷烧成工艺操作与控制不恰当。

8、 什么叫氧化焰?还原焰?为什么南方一般采用还原焰烧瓷,而北方一般采用氧化焰烧瓷?答:在烧成过程中,送入的空气过量时燃烧产物中还存在过剩的氧时,这种环境就 叫氧化焰;送入的空气不足时燃烧产物中还存在未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时,这种环境就叫还原焰;由于南方和北方的地质差别,粘土的成因互异和各有特点,形成了我国南北方陶瓷烧成气氛的不同,一般来说,北方粘土含氧化铝,氧化钛,有机物高,含游离石英和铁少,可用氧化气氛烧成,制品色调白里泛黄。

南方高岭土和瓷土等含有游离石英和铁质较多,含氧化钛和有机物较少,由于铁质较多,常用还原焰烧成,制品色调白里泛青。

六、计算题1、已知某厂釉的化学组成为:试计算釉式?(附原子量:Si=28.1; Al=27; O=16;K=39; Mg=24.3; Ca=40.1; Na =23; Fe=55.8 )(2)将碱性氧化物的摩尔数加和:0.28280.4178 K 2O0. 0831 Na 2O 0.4028 Al 2O 3 3.9710 SiO 20.4979 CaO0.0042 MgO2、已知,某瓷厂的瓷胎的实验式为:220.1200.0770.0880.010K O Na O CaO MgO ⎫⎪⎪⎬⎪⎪⎭232230.982 4.0330.018Al O SiO Fe O ⎫⎬⎭试求瓷胎的化学组成?(附原子量:Si=28.1;Al=27; O=16; K=39; Mg=24.3;Ca=40.1; Na =23;Fe=55.8 )解:(1)计算各氧化物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