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作者:***[摘要]:如今,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必然会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情况。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有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相关对策,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就业对策就业形势背景和意义:近来高校对招生人数的逐渐放宽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于政府和学校来说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妥善有效地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调查情况最近几年各高校一直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许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并且随着高校继续扩大招生人数这种现象还会存在并有逐渐变得严重的迹象。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分析(一)调查目的现在,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存状况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本次调查通过了解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所在,并通过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找到问题所在,找到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来帮助大学生增加其就业成功的筹码。

(二)调查对象本次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主要针对于山东工商学院在校应届毕业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调查人员运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应届毕业班6个班级共280人,共收回有效问卷271份,(四)调查数据、结果分析在调查问卷中有30.26%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前途,40.59%的人认为所学专业的前途无所谓,即现在的专业并不会对就业其多大作用,仅有8.49%的人认为个人专业很有前途所占比例并不大。

数据如表1。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同学是从大三大四开始接触就业有关的知识的,仅有12.55%是在大一就开始学习就业知识的,而从现在就业难的局势下,大学生应该尽早学习就业有关,在大一大二就应做好准备,而数据显示仅有25.83%的人提前接触就业知识信息。

数据如表2。

(表2)从数据分析大学生主要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招聘网站、招聘会、和学校发布,分别占24.35%、23.99%和20.30%,获得信息的方式较为集中,面对现在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状况,大学生应该更多的关注就业信息,增加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这样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个人就业的筹码。

数据如表3。

(表3)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发一种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用于解决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是建立分层递阶结构模型;其实质是一种通过确定权重进行系统综合的方法。

该方法的程序是:通过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建立分层递阶结构模型;在模型的每个层次,按某一上层准则对该层各要素逐一进行比较,形成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标准化后作为该层次对该准则的权重;最后将个层次权重综合,计算出各层次要素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从而确定可行方案权值作为决策。

AHP法的特点:为系统分析人员提供一种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过程系统化、模型化的思维方法;以方案对总目标的权重为标准,作为方案选择的依据;可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体现主观判断的准确性,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可解决多层次、多目标、半结构化和无结构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找,确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内在因素:1.学生对企业期望过高。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要求也在提高,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企业时对企业的期望待遇过高,这就导致了待遇低的公司不去,待遇好的公司去不了的现象的发生,也就家具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2.缺少求职的技巧。

在大学生进行求职就业时,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在求职就业的路上走了很长的路,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理想的栖身之所。

3.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反映了人才的质量,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办学目标,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将来就业的成功与否。

4.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模糊。

不少毕业生就业前感到迷茫,这正是职业生涯模糊地反映,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帮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具有清晰的目标。

外在因素:1.不同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越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大学生就业竞争程度就越激烈,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竞争。

2. 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偏好现象严重,不愿培训。

许多中国现有企业存在一种招工误区,都不愿意招收无经验的大学生,对于就业的大学生也不能给予就业培训,这就是的已经就业的大学生面临失业的危险。

企业中存在的偏好问题必然阻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3.高校的教学质量不高、专业不能与企业对口。

现在有的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的要求,并且还有很多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目的增开专业、增加招生使得学生培养与市场的需求脱节,使得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领域甚至大学生找不到就业的入口。

4.现有大学生就业政策不完善。

高校连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呈大幅度增长。

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对应届毕业生设置阻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规定,使得应届毕业生就业成功率水平较低,要想使大学生更顺利的就业,国家社会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的政策扶持,否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5.缺少就业指导帮助。

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引导学生正确择业、调整好就业时的心态,特别是现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的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来说非常有现实意义。

1.根据上述主要因素及附加因素建立大学生就业率层次结构模型。

如1-1图:(图1-1)2.建立各阶层的判断矩阵M,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标度定义如表1-2:标度含义1 两个要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3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5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 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两个要素相比,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标度(表1-2)由于标准层有两个准则,不需要建立判断矩阵,可直接根据经验判断其权重分别为:W i0=(0.45,0.55)B1-C的判断矩阵如表1-3。

表1-3计算过程如下:列出判断矩阵为:1 1/2 1/4 1/ 2 1/5 1/4 12 1 1/2 2 1/2 2 2 4 2 1 2 1 23 B1= 2 1/2 1/2 1 1/3 2 2 5 2 1 3 1 2 34 1/2 1/2 1/2 1/2 1 3 1 1/2 1/3 1/2 1/3 1/3 10.0540.1510.238W i1=0.1170.2600.1120.067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B1 .W i1=λ. W i1得到λmax=(7.270+7.293+ 7.054+ 7.404+ 7.106+ 7.549+7.103)/7=7.254C.I.=(λmax-n)/(n-1)=0.042<0.10故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系数可以被接受。

B2-C的判断矩阵如表1-3。

λmaxB2 C8 C9 C10 C11 C12 W i W i2λmi(B2.W i /W i)C8 1 7 5 2 6 3.347 0.498 5.001C9 1/7 1 1/2 1/4 1 0.447 0.067 5.015计算过程如下:列出判断矩阵为:B2 .W i2=λ. W i2得到λmax=(5.001+5.015+5.065+5.025+5.084 )/5=5.038 C.I.=(λmax-n)/(n-1)=0.010<0.10故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系数可以被接受。

1 7 52 61/7 1 1/2 1/4 1B2 = 1/5 2 1 1/2 11/2 4 2 1 31/6 1 1 1/3 10.4980.067W i2 = 0.1080.2440.083层次总排序:B1(0.45) B2(0.55)W i排序C1 0.054 0.000 0.024 (12)C2 0.151 0.000 0.068 (5)C3 0.238 0.000 0.107 (4)C4 0.117 0.000 0.053 (7)C5 0.26 0.000 0.117 (3)C6 0.112 0.000 0.050 (8)C7 0.067 0.000 0.030 (11)C8 0 0.498 0.274 (1)C9 0 0.067 0.037 (10)C10 0 0.108 0.059 (6)C11 0 0.244 0.134 (2)C12 0 0.083 0.046 (9)结论与对策:由以上所示影响因素相对重要型性大小可知,国家政策起到关键作用,而社会经济状况作用次之,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与其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专业对口与否和个人期望在所述因素中对就业影响最小。

根据层次分析法所得结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在校大学生应该注重一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而不仅仅限于知识的教授,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而不只局限于知识的积累。

国家应该制定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提高经济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一、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是___。

A男B女2.您学历是:A.专科 C.本科 D.研究生二、就业意向信息3.你认为所学专业前景如何:()A.很有前途B. 较有前途 C.无所谓 D.无前途4. 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有关就业知识,考虑职业问题。

A.大学一年级B. 大学二年级C. 大学三年级D. 大学四年级5.你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就业信息____。

A.学校发布B.招聘网C.广告宣传D招聘会 E.人才市场 F.其他6.您最想在哪个地域就业:A、东部沿海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其他7.对于想要找到的工作要不要和自己的专业有关?*A是,有关联B不是,没有关联C无所谓8.您对职位薪酬的期望是A.1000元以下B.1000_2000元C.2000_3000元D.3000_4000元E.4000_5000元F.5000元以上9.毕业后你希望在什么样的公司上班:A.民营企业B.国营企业C.外资企业D.私营企业E.合资企业F.政府企业G.自主创业10.目前您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态度是什么?*A先就业再择业B先择业再就业C茫然失措D期望就业形势好转E信心十足应对自如F我想自己创业三、就业影响因素11.你觉得自己在择业中最大的优势是:A.学历B.专业C.经验D.能力E.社会关系F.其他12.您认为现在的就业政策____.A.很好B.一般,有待改善C.不好,亟待解决13.你认为在就业时,什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A. 专业B.文凭C.个人能力D.工作经验E.其他14.您认为现在最需要加强的是____.A.就业培训B.社会经验C.专业知识D.自信心15.在选择工作时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