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工作分析与评价试卷(课程代码41759)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本大题共10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萁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从客体分布范围上划分,工作分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工作分析是指 P3 A.对某一工作活动的要素进行分析 B.对某一工作活动的过程进行分析C.对某一组织的内部各岗位工作的分析D.对社会范围内岗位工作的分析2.工作分析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社会分工,但是这一词汇出现在管理学领域则是在20世纪初。
1916年将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五大原则第一原则的是 P35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C.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D.吉尔布雷斯夫妇3.标准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下哪一选项不是工作分析指标体系的要求 P80A.可操作性 B.可比性 C.独立性 D.简约性4.工作评价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风靡欧美.成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具。
进行工作评价的目的有很多,但是工作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 P166A.为设计公平的薪酬提供依据 B.为考核工作强度提供依据C.为考核工作难度提供依据D.为考核工作质量提供依据5.观察分析法一般是由有经验的人,通过直接观察或工具的协助等方法,记录某一时期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关的工作因素,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活动。
实施一个完整的观察法包括两大环节,这两大环节是 P115A.观察设计与观察实施 B.公开观察与隐蔽观察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D.阶段观察与持续观察6.访谈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十四个步骤。
其中,第三阶段是 P137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C.访谈数据整理阶段 D.访谈结果公布阶段7.获取信息量大、速度快且可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是下列哪种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点 A.工作实践法 B.观察分析法 C.问卷调查分析法D.访谈分析法 P139 8.在某一时期内组织要求个体完成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称为 P7A.职责 B.职位 C.职务 D.职业9.在工作分析中,为了分析中高层管理职位及关键核心岗位,我们应该使用 P149A.观察分析法 B.工作日志法C.关键事件法 D.主题专家会议法10.平衡计分卡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绩效评价系统仅依赖财务指标的不足,平衡计分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绩效指标,它们是 P181A.财务、顾客、员工满意度、企业竞争力B.财务、生产、销售、采购C.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D.财务、生产、员工满意度、学习与成长11.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能够为工作分析提供最为真实、客观资料的与定性资料的唯一方法却是____,该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作分析之中。
P149 A.关键事件分析方法 B.职能工作分析方法C.工作要素分析表 D.职位分析问卷12.某企业在构建工作分析指标体系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专著、职务说明书、研究论文等资料,以期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从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角度看,该企业使用的是 P152A.对象分析法 B.模块结构分析方法C.调查咨询法D.文献查阅法13.一般来说,工作分析结果的表述主要有四种形式,以下不属于这四种,酷式的选项是 A.工作描述 B.工作质量说明书 C.资格说明书 D.职务说明书 P1114访谈分析法适用于工作不可能实际去做,必须访问工作者并由此获得工作分析资料的一种方法。
访谈分析法可分为标准访谈、非标准访谈、电话访谈和 P130A.深度访谈 B集体访谈 C.专家访谈 D.重点访谈15.很多企业对一线的操作员工实施了一种“岗位工资制”的薪酬体系,实施这种薪酬体系的前提是 P230?A.科学合理的岗位分析和评价 B.一线操作人员的普遍认同和接受C.不同岗位之间工资的差距不要太大 D.要充分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16.工作评价方法中的要素比较法有四个操作步骤,分别是:①通过要素排列标杆岗位;②排列其余岗位;③给每个要素分配货币价值;④选择标杆岗位。
这四个步骤的操作顺序是 P213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17.职系是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以下可以称为职系的是.P7A.工程师B人事行政 C办公室主任 D.营销副厂长18.由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组成的集合叫做 P7A.职责 B.职位 C职务 D.职系19.工作分析中往往会使用访谈分析法,其优点是 P128A.标准统一,便于了解员工深层次想法 B.有利于互动,双向沟通C.成本低,耗时少 D.避免偏见,便于数据的量化处理20.在工作分析中,人们会设计出形式多样的问卷来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在某项问卷中,设计者要求回答者对题目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回答,这类调查问卷称为 P140A.定量结构化问卷 B.非结构化问卷 C.非可控性问卷 D.可控性问卷21.以下关于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P171A.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基础,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逻辑结果B.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基础,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逻辑结果C.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逻辑结果D.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逻辑结果22.职位分类需要在工作说明书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类,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纵向分类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P194A.根据职位的繁简难易程度 B.根据责任的轻重C.根据任职资格条件D.根据员工的入职时间23.海氏工作评价系统认为有三个因素是具有普适性的因素,这三个因素是 P218A.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风险责任B.健康水平、智力水平、心理承受能力C.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概念分析能力D.智商水平、情商水平、健康水平24.正确的工作分析程序是 P4,P86A.明确目的→选择分析工具→收集工作信息→分析工作信息→结果评价→制定工作说明书B.选择分析工具→明确目的→收集工作信息→分析工作信息→结果评价→制定工作说明书C.选择分析工具→明确目的→收集工作信息→分析工作信息→制定工作说明书→结果评价D.明确目的→选择分析工具→收集工作信息→分析工作信息→制定工作说明书→结果评价25.倾向于夸大责任和重要性的岗位分析主体是 P89?A.岗位任职人员 B.岗位直接主管C.外部人力资源专家 D.人力资源经理26.在选择工作分析方法时,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索。
如果单纯从成本效益因素来考虑,以下属于成本较低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P162A.访谈分析法 B关键事件法C.工作日志法 D.任务清单分析法27.工作评价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划分,根据使用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以下选项中关于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P187A.定量方法用于工作间的比较B.定性方法用于工作间的比较C.定性方法侧重于职位特征的分析D.定量方法侧重于从整体上评价一个岗位28.资格说明书是工作分析结果的一种表述形式,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资格说明书的一种表达方法的是 P26A.计分法 B.文字表达法 C.表格法 D.访谈法29.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这四个层面是 P2A.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B.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C.调查、实施、数据分析、结果反馈 D.生理、心理、智力、风险30在工作分析的方法中,关键事件法的操作步骤是 P150A.工作要素的命名→关键事件的分类→关键事件的收集B.关键事件的分类→关键事件的收集→工作要素的命名C.关键事件的收集→关键事件的分类→工作要素的命名D.工作要素的命名→关键事件的收集→关键事件的分类31.任何一个工作分析指标都包括五个方面的要素,以下选项中对“标度”这个指标的解释正确的是 P79A.对指标内容和形式的总体概括B.对指标内容和操作的定义C.对指标级别的区分和辨认的特征的规定D.对指标级别的范围或程度的规定32.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P43A.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B.弗兰克·吉尔布雷斯C.芒斯特伯格D.亨利·法约尔33.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描述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三类,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的是 A.作为其他工作分析结果形式的基础 B.直接作为原始资料加以使用 P14C.作为工作研究的依据D.作为测量员工满意度的依据34.智力水平包括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是 P73A.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敏感能力B.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C.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D.活动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35.对于比较简单且不断重复的工作,可以使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P115A.观察分析法 B.主管人员分析法 c.访谈分析法 D.问卷调查分析法36.从信度比较的视角来考察,以下正确的论述是 P157A.职位分析问卷法优于工作要素法 B.工作要素法优于职位分析问卷法C.工作要素法优于临界特质分析系统 D.以上全不正确3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工作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P167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标准化原则D.满意性原则38.工作评价方法和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自身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下关于工作评价的发展趋向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P179A.从狭义工作评价系统向广义工作评价系统转变B.从描述性静态工作评价向战略性动态工作评价转变C.从主观性工作评价向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转变D.从宏观性工作评价向微观性工作评价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