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片段作文专练:景物描写母题典范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写一段文字。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认真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写一段描写“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两句诗意境的文字。
要求:借鉴《荷塘月色》中“以景衬情”的表达技巧,同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符合原诗的意境和情感,不少于200字。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借鉴《荷塘月色》中“以景衬情”的表达技巧。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荷塘月色》“以景衬情”的表达技巧,回顾写月与荷的交相辉映的文字及作者的感情。
2.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描写生动形象,符合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对原诗意境的把握很重要,本诗“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表达的主要是对梅的赞美,那么你的表达也应紧扣赞美。
但学生的失误还是很多,比如:对修辞的把握,对描写的把握,不能很好的把握对梅的赞美等。
示例:冬日的天空,阴沉似铁,怒号的寒风卷着雪花漫天飘飞。
驿外断桥边,一株腊梅正傲然挺立,凌寒绽放,一朵朵,一簇簇,如雪,似玉。
雪虐风号,大施淫威。
可风雪愈是严相逼,梅花愈是风骨凛然。
你看,他虬枝铁干,岿然不动;细花小苞,精神抖擞。
梅花有点寂寞,可丝毫未减带给阴沉世界的这一抹亮色;梅花有的被风吹落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却香气如故;梅花气定神闲,无意争春,他只想把春的消息早些预告。
“一树梅花一放翁”,我仿佛看到陆游正在树下深情地凝望着梅花!知识展台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风景描写、风俗描写和风物描写。
也可以用绘画用语来表达,那就是:风景画、风俗画和风物画。
风景画的主要内容是自然风景。
广义的风景画,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
狭义的风景画,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
我们这里采用广义的概念。
风物画的范围,似乎更小一些,主要指人工制造的具有特点的景物与器物。
较大的如园林,较小的如金石风物描写,应该有独具的特点。
风俗画,也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风俗画,指能反映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生活所特有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生活方式的文学作品。
例如,可以说《红楼梦》是17世纪中国上层贵族的风俗画。
狭义的风俗画,指作品中有关地区的独特的风俗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描写。
【探究思路】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1)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例如:“特别诱人的是牧野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
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
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碧野《天山景物记》)(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即“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
例如:“细细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的清新和芳香沁人心脾;雨点滴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俯身静听草长得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
啊,潇潇春雨,春雨潇潇。
”(学生习作《春雨》)(3)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
例如:“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干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
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黄河浪《故乡的榕树》)(4)刻画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景物的形状因时间、空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善描绘者当细心观察,多方描摹,用心感受。
(5)虚实结合,扩大想象空间。
写景应形象逼真,如若亲见,而对景物的描写又不可太实,还要加上作者的独特感受,加工创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联想的深远境界。
想象有以下几种:①联想: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②梦想: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③夸张中的夸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④夸张中的缩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朦磅礴走泥丸(毛泽东)⑤夸张中的超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⑥反讽: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⑦暗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6)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写景状物,要从客观事物的整体出发,不拘一格地从多方面加以描绘。
例如:“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
他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看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
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有的松树像一把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
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综合训练1.景物描写要展现景物的自然特性和情感特性。
写一个片段,不用“热”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天气的炎热和人的心情,字数在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花草树木,哪一棵植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抓住它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特点,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你的喜爱之情,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囚绿记》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以“中秋赏月”为题,写则短文,要求语言简明、准确、得体,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家乡的________”为题,写一景物描写片段,画线处填入某一景物名称。
(1)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景技巧;(2)运用比喻、拟人修辞;(3)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抓住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描写春天到了的情景,要求:(1)突出动物的描写,写出春天的活泼与温暖;(2)运用比喻、拟人修辞;(3)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