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教学管理的几个原则

浅谈教学管理的几个原则

浅谈教学管理的几个原则
我国中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体现了教育方针的要求。

全面完成教学工作,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文化科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主要任务。

教学工作中良好秩序和高质量是从教学管理中孕育的。

忽视教学管理,教学秩序就会混乱,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面对育才中学人际关系复杂,教育教学质量曾一度滑坡,教学工作难搞的状况,只有强化管理意识,各项工作步入正规,向管理要质量,才是使育才走出低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下面结合自己抓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谈谈教学管理工作的几个原则。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原则。

教学管理首先是对办学指导思想的管理。

要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地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要将这种思想牢牢地渗透到教师的头脑中,让教师明确教学管理的目标、方向,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新的人才观念。

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帮助教师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教师要站稳三尺讲台,首先要在正确的思想体系指导下,用正确的观点、立场教学。

同时要善于将各学科内容具有丰富的教育因素挖掘出来,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之中。

另外,教师的教学态度、思想作风、言谈举止、为人处事,无不对学生发生着教育作用。

因此,要引导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己的思想作风、治学态度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

在教学管理中,要帮助教师解决表现在学生方面的学习心理负担过重,认识系统方面“会学”的能力差,学习的动力系统水平较低等问题。

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部颁教学计划。

控制教材以外的各种资料,教师一定要依纲靠本,加强双基教学,淡化分数意识,正确发挥分数的激励作用。

鼓励教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要求教师备课时,不但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勤学,做学习的主人。

使教学双方形成最佳集合,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帮助多数学生获得成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并无矛盾。

素质教育搞得好,升学率必然高;反过来,升学率低也不能说明素质教育搞得好。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不可取,素质教育一定要搞。

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抓好文化课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对政治思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创造条件,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生活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体质。

这些反过来又促进了科学文化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只要按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两者是完全可以统一发展。

育才中学几年走过来的路,足以证明学校工作的主旋律仍是教育教学。

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发展特长。

让一些所谓的差生丢掉自卑,树立信心,努力成才。

毕业的学生多才多艺,全面发展,以较高的素质赢得高校、社会的好评。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原则。

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管理中一种有效的管理形式,它是建立和维护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

教学常规管理可以使教学秩序井然,环境稳定,克服教学上的随意性和无政府状态,从而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校长必须遵循规范性原则,切实做到管理出质量。

1、明确规定各种教学人员的职责。

根据本校实际,制定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各科教师、教务人员等工作职责,促使大家按规定的职责条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建立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提出的工作范围和质量要求。

对教师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提出基本要求,以保证教与学两方面都按规定有序进行。

对课堂教学,教研工作,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学籍管理工作,教务工作等制订制度,以保证大家有章可循。

对于“常规”要反复宣传,反复检查,反复落实才能奏效。

检查执行要层层开展,首先检查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再由教研组长检查一般教师,既起到检查督促作用,又起到互相学习作用。

3、坚持贯彻各种管理教学的政策、法规,引导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大纲。

严格按教学计划规定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

严格按照“三表”安排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引进激励机制,坚持科学管理原则。

在加强常规管理下,教育教学质量要跃入一个新台阶,就必须依赖于教研和教改,坚持科学性原则,为教学改革创造
良好的条件。

1、要民主管理教学工作。

政策要透明,原则要公平。

要让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

首先领导要给教师创造全心全意工作的条件。

激发教师对教学管理,对教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鼓励教师成为学校教研教改的主人。

2、把竞争机制引进教学管理工作中。

开展教学全过程评优及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认真组织,秉公办事。

要重视教师所取得的成绩,推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

在使用教师上要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思想,激励教师奋发进龋3、要十分重视信息管理。

对于教改信息应有高度的敏锐性。

通过搜集本校、本市、全省、全国的教改新信息,经过分析和筛选,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内传递和学习。

安排外出听课的教师评课,上汇报课、评优课等以此来开阔眼界,活跃思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4、善于总结教师的教改经验,开展每年度的教学论文交流,编写论文集。

使点滴经验变为系统经验,使盲目的东西变为自觉的东西。

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使个人的成绩变为学校的财富。

好的论文和经验除奖励外,还可以在校内推广,报送上一级刊物发表。

增强教师对教研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要让学生成功,首先要让教师成功。

总而言之,教学管理除坚持以上三个原则外,还有许多原则
要遵循,许多工作要做。

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性,教学常规的落实一靠自觉,二靠制度,三靠检查。

在目前社会主义改革阶段的大环境下,只靠教师凭自觉去干,淡化必要的管理和检查是不行的。

必须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规范、科学管理,两手都必须硬,才是目前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