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基于NE555的光控报警电路学院: xx学院专业班级: xx专业xx班姓名: xxx学号: xxxxxxxxxxxxx指导老师: xxxx设计时间:2011年六月目录一、摘要 (2)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3)三、光电报警电路的工作及设计原理 (4)四、电路的焊接 (9)五、硬件的调试 (10)六、心得体会 (11)七、参考文献 (12)八、附录 (13)一摘要我所设计的是光控报警电路。
设计的这个装置,平时会放在暗处光线较暗的地方,当小偷打开你的抽屉、书柜、文件柜等或夜间有光亮照射你的暗锁等装置时,光控报警器会发出“嘟……”的报警声,定能使歹徒魂飞魄散。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设计这个电路的时候,我根据从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选择电子线路和电子器件,找到适合的功能电路。
我采用了NE555时基集成电路和MG45型光敏电阻器和其它一些其他的元件来焊接了这个光控报警器的电路,从而实现了上述的报警的要求。
关键词:光控报警器二设计内容及要求2.1设计目的及主要任务设计目的:设计的这个装置,平时会放在暗处光线暗的地方,当小偷打开你的抽屉、书柜、文件柜等或夜间有光亮照射你的暗锁等装置时,光控报警器会发出“嘟……”的报警声,定能使歹徒魂飞魄散。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设计任务:(1)根据从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选择电子线路和电子器件,找到适合的功能电路。
(2)通过网络查阅和图书馆资料,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
(4)学会电子电路的焊接、安装与调试技能。
(5)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7)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2设计思想本次设计要求完成基于光控报警电路的设计、连接,选择适合电路元器件。
而整个设计的核心部分就在采用了NE555控制其它电器进行工作的设计,当光控报警电路受到一定的光照时,光敏电阻值迅速下降,分压点电位升高,电路产生震荡,报警器就发声报警。
随后运用Protel画出电路图待所有模块的功能正确之后,然后制作相应的PCB板。
最后照着原理图进行整机电路的连接。
三 光控报警电路的工作与设计原理3.1 光控报警电路的设计原理3.2 光控报警电路的工作原理:光控报警器的电路原理图所示。
电路中555时基集成电路接成典型无稳态工作方式,光敏电阻RL 与可变电阻器RP 构成光控触发回路。
当RL 无光照射时,呈高电阻状态,RL 与RP 的分压点即555型时基集成电路的4脚电位较低,若小于0.4V ,555时基集成电路被强制复位,电路不振荡,BL 无声,VL 不发光。
若打开抽屉、文件柜等,室内光线照射到RL 上时,RL 受光激发,电阻值迅速下降,分压点电位升高,当大于0.4V 时(少数时基电路为大于1V),强制复位被解除,电路立即产生振荡,BL 就发声报警,同时VL 发光。
调节电位器RP 阻值,可改变分压点即555时基集成电路4脚电位的高低,从而可以调节光控报警器的灵敏度。
光电报警器电路图元器件选择IC选用NE555,μA555或SI555等时基集成电路。
RL可采用MG45型光敏电阻器,要求亮阻与暗阻相差倍数愈大愈好。
电阻电阻器,简称电阻,英文名字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
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
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表示电阻阻值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电阻的种类有很多,按阻值特性:固定电阻、可调电阻、特种电阻(敏感电阻) .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
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
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
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电容电容器的选用涉及到很多问题。
首先是耐压的问题。
加在一个电容器的两端的电压超过了它的额定电压,电容器就会被击穿损坏。
二极管介绍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diode)。
它只往一个方向传送电流的电子零件。
它是一种具有1个零件号接合的2个端子的器件,具有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使电流流动或不流动的性质。
晶体二极管为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的p-n结,在其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场。
也可用3V直流电源,在电源的正极串接1只33Ω电阻后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将电源的负极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见图),正常的发光二极管应发光。
或将1节1.5V 电池串接在万用表的黑表笔(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黑表笔接电池负极,等于与表内的1.5V电池串联),将电池的正极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正常的发光二极管应发光。
3V图1 用电源检测发光二极管3.3555时基电路原理NE555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各脚主要功能(集成块图在下面)1地 GND2触发3输出4复位5控制电压6门限(阈值)7放电8电源电压Vcc应用十分广泛,可装如下几种电路:1。
单稳类电路作用:定延时,消抖动,分(倍)频,脉冲输出,速率检测等。
2。
双稳类电路作用:比较器,锁存器,反相器,方波输出及整形等。
3。
无稳类电路作用:方波输出,电源变换,音响报警,玩具,电控测量,定时等NE555实物图DATASHEETNE555内部电路方框图: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分压器,一个RS触发器,一个放电晶体管和一个功率输出级。
NE555内部结构四电路的焊接4.1.焊料一般常用焊锡作焊料。
它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附着性。
在一定温度、湿度及振动冲击条件下游足够的机械强度。
而且具有耐腐性,使用方便的优点。
焊剂:作用是除去油污,防止焊件受热氧化,增强焊锡的流动性。
4.2电烙铁与电烙铁头的选择常用的电烙铁有外热式、内热式和速热式三种。
一般功率不能过大,选用20—50w即可。
若选用的功率过大,不易掌握火候,很容易使元件过热而损坏。
烙铁头经常加工成各种形状以适应焊接的要求。
为了保证一定的温度,烙铁头要有一定的体积。
一般焊接较大的元件时,烙铁头与焊接物接触面积要大,焊接密度较大的小焊点时,为了避免伤及周围元件和焊点,应采用锥形的烙铁头。
4.3.焊点质量焊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块电路板能否正常工作,也是每个操作人员要学会并掌握的基本功。
质量好的焊点称标准焊点,在交界处,焊锡、铜箔、元件三者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虚焊点,在交界处,从表面看焊锡把引线给包住了,但焊点内部并未完全融合,焊点内部有气隙或油污等。
焊接顺序及方法先测量,作好记录;再清洁,挂锡焊接;最后再检查测量。
杜绝马虎大意。
1.右手持电烙铁。
左手用尖嘴钳或镊子夹持元件或导线。
焊接前,电烙铁要充分预热。
烙铁头刃面上要吃锡,即带上一定量焊锡。
2.将烙铁头刃面紧贴在焊点处。
电烙铁与水平面大约成60度角。
以便熔化的锡从烙铁头上流到焊点上。
烙铁头在焊点处停留的时间控制在2~3秒钟。
3.抬开烙铁头。
左手仍持元件不动。
待焊点处的锡冷却凝固后,才可松开左手。
4.用镊子转动引线,确认不松动,然后可用偏口钳剪去多余的引线。
五硬件调试组装注意事项:由于本电路工作频率低,总增益又不是太大,不易发生自激或其他异常现象。
对元器件的选择要求不高。
调试注意事项:在通电测试前,首先按照电路原理图认真核对,看是否有漏焊、虚焊、错接、短路的地方。
焊接中出现的问题:(1)NE555的引脚焊倒了(2)发光二极管LED接反了(3)电路出现短路地方(4)光敏电阻性能没有提前测试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电路没有反应,通过检查电路,发现555的引脚焊错了,而且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接反了,后来又重新焊了。
(2)二极管不亮,扬声器没有声音,开始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检查,看看是否有漏焊、短接虚焊等常见的错误,结果发现很多地方有不正确,便把短接、漏焊的地方改正,又反复核对,最终光敏报警器工作。
六心得体会本次课程设计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新知识,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给生活增添了快乐,他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与互相帮助、相互团结的团队精神。
就此产品,是对我们半年来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总结,明白了自己学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是锻炼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通过此次模电课程设计,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亲自动手,自行完成课程设计的机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很多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加深了对电路的分析能力;掌握了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征;学会电子电路的焊接、安装和调试;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自己的细心认真的态度,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焊接过程相对比较顺利,但焊接完成后,令我失望的事出现了----失败,不成功。
便开始焦虑起来,冷静下来,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核对,检查电路,看看是否有漏焊、虚焊、短路、错焊的地方,检查第一遍后,发现错误真不少,开始发觉做事必须要细心,有些地方完全可以避免,由于自己粗心导致。
改正了电路后,电路依然无法正常工作,原来是我忽略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我忘记调滑动变阻器了。
而且,对光敏电阻的性能检测到也有忽略。
最后,我的光控报警器终于能够正常工作了。
我当时的心情激动得难以形容。
这次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我深刻明白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从中得到了以前书本知识所不曾得到的知识。
增强了我对对实际工艺技术、电子技术和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认识,掌握了分析处理方法,调试、计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程度的实际工作能力。
七参考文献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3、郑家龙,王小海,章安元.集成电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5、陈先荣.电子技术实验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6、康光华,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7、邱关源,《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技术,2001年;8、林涛,《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9、王港元,《电工电子实践指导》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0、南京工学院编:《电子线路》第二、三册,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11、汪明贤、李毓明、屠元、蒋璇编:《电子线路课程设i-l-},第一版,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0年;12、孙梅生、李美莺、徐振英编:《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第一版,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3、任为民主编:《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第一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