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询问及制作询问笔录
五、其它应当注意的问题
• 4、要注意当事人的语言习惯,要特别注意 一些专业术语的使用。 • 5、要讲究策略,但不能搞欺骗,还不要乱 承诺。 • 6、保护好证据材料。避免证据材料遗失或 损毁。
谢谢大家!
一、询问
• 2.重点询问。又称突击性询问,是指行 政管理机关掌握了新的线索需要调查,或 发现有待进一步弄清的问题时,对当事人 进行有具体目的的询问。为使询问取得成 果,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①选择好询问的角度及切人点。 • ②做好一次完成调查的充分准备。 • ③注意证据间的相互印证。 • ④注意程序事实的记录。
二、询问笔录
• • • • • (三)询问笔源自的审查判断。 1.分析产生笔录的条件及可信性。 2.分析矛盾。 3.综合分析。 4.分析陈述的动机目的。
三、询问案件当事人六忌
• • • • • • 忌准备不足。 忌使用证据随意。 忌被当事人牵着鼻子走。 忌询问语言无艺术性。 忌在询问过程中缺乏耐心。 忌用华丽语句制作询问笔录。
一、询问
• (四)关于询问当事人 • 询问当事人,是一场短兵相接,与当事人 面对面的较量,其艰巨复杂性可想而知。 在接触当事人之前,询问人应拟出一个询 问计划,应对被询问人在询问时的各种反 应(不管是配合还是不配合的)有所对策, 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提纲有步骤的去询问, 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战。
二、询问笔录
• (二)笔录的基本要求。行政管理机关的询问及 其要求,最重要的是尊重客观真实。制作好询问 笔录不仅是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基本功”,也 是执法工作的需要。只有完整、清楚、真实的笔 录,才能正确反映询问工作的成果。制作笔录的 基本要求: • 1.如实记录,正确综合。 • 2.略记提问,详记陈述。 • 3.询问与记录配合一致。 • 4.笔录应字迹清楚。 • 5.必须完善尾部。
2016年3月25日
目录
• • • • • • • • • • • • • 一、询问 (一)询问的概念 (二)询问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三)询问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四)关于询问当事人 (五)询问规则 二、询问笔录 (一)询问笔录的概念。 (二)笔录的基本要求。 (三)询问笔录的审查判断。 三、询问案件当事人六忌 四、行政处罚案件的“五何”要素 五、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一、询问
• • • • • • ①搞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②固定现场违法事实。 ③把产生违法活动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④追查涉案财物的去向。 ⑤搞清涉及案件其他人员的情况。 ⑥进一步扩大查案成果。
一、询问
• 第一次询问中,执法人员还应注意: • 第一,必须首先表明身份并记录在案。即便是在 行政管理机关的办公室内询问,也应当表明身份, 说明为何事对其询问,以尊重当事人的知情权, 争取对方的配合。 • 第二,充分听取对方的陈述和申辩。该让对方提 供证据的,应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提供证据,以 证明其陈述真实可信。 • 第三,依法实施教育。违法事实基本清楚的,应 当指出其违法性和危害性,并且要求当事人立即 纠正。可要求其作出书面陈述。
一、询问
• 1.对当事人初次接触的询问为第一次询 问。第一次询问,一般产生在两种前提之 下,一是有检举并由执法人员作过外围调 查,需要直接向当事人调查了解情况;二 是现场查获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后,紧接着 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一般来讲,乘当事人 惊魂未定时,询问效果最佳)。第一次询 问非常重要,办案人员应抓住第一次询问 的机会,尽量收集证据。一般来讲,第一 次询问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
五、其它应当注意的问题
• 1、要与当事人充分沟通。 • 了解当事人的相关情况,当事人是个人的 还可以了解其家庭情况,包括有什么特殊 困难等情况。 • 2、要尊重当事人,态度要真诚。 • 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处罚与帮助相结 合,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有些问题 是可以推心置腹地谈的,晓之以理、动之 以情。
四、行政处罚案件的“五何”要素
• “五何”,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情节。 “五何”是查清案件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实施行政处 罚做到事实清楚所必须查清的案件要素。 • (一)何人,即违法主体是谁。 • (二)何时,即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以及查处的 时间。 • (三)何地,指违法行为发生地。 • ( 四)何事,指构成何种行政违法行为。 • ( 五)何情节,指违法主体实施违法行为的具体 情况,应尽量详细、准确。
五、其它应当注意的问题
• 3、高度重视最后一次询问。
• ①要最后彻底排除矛盾; • ②可以告知当事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可 能受到行政处罚,了解当事人有何看法或意见。 • ③要问当事人“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陈述或证据 材料没有?”以堵死相关漏洞,还要了解当事人 的认识、态度等,涉及整改的,还要了解当事人 的整改措施、情况,包括召回、处理等情况,并 可要求其限期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作为自由裁 量的理由和依据。
一、询问
• (一)询问的概念 • 询问——指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人员,就 与案件有关的问题,依法直接对当事人、 证人、受侵害人所作的提问式调查。是行 政管理机关在查处违法案件时,依法收集 证据,查清案件事实的重要手段。 • 询问笔录——指对上述提问式调查所作的 文字记录。询问工作的过程及成果,均以 询问笔录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询问
• • • • (二)询问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1.合法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 3.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陈述的 原则。 • 4.严禁诱供的原则。
一、询问
• (三)询问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 一人被问。即询问必须单独进行,不得“开座谈会”。 • 二人在场。即办案人员必须二人在场。 • 三种对象。即被询问人有三种对象:当事人、证人、被侵 害人。 • 四项义务。即被询问人有四项义务:配合调查;接受询问; 如实陈述;确认笔录。 • 五项权利。即被询问人有五项权利:知情权,知道为何事 被谁询问;请求回避权;陈述申辩权;阅读修改笔录权; 人格受尊重权。 • 六项注意。即办案人员应注意:表明身份,简要提问;听 取陈述,如实记录;全面调查,客观取证;抓住重点,注 意策略;掌握时机,指明违法;宣传法律,适时教育。
一、询问
• • • • • (五)询问规则 1、熟悉案情,明确目的。 2、把握好询问的主动权和节奏。 3、把握好提问方式,选择好突破口。 4、做好询问中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询问笔录
• (一)询问笔录的概念。询问笔录是指行 政管理机关的执法人员就与案件有关的问 题,向当事人、证人、被侵害人所作提问 式调查的文字记录,由三个部分组成,即: 首部、正文、尾部。 • 首部系询问的时间、地点及被询问人的基 本情况等;正文部分采用一问一答式记录; 尾部系被询问人确认签名或盖章,三个部 分相互连贯又互不替代,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