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机脱机过程

呼吸机脱机过程


SmartCare
SmartCare的护理

吸痰过程中或进行可能断开管路的各种操作时 —开启智能吸痰 密切观察管路的通畅性 — 防止打折

注意报警及时清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做好心理护理 —使患者情绪平稳
自主呼吸试验(SBT)

SBT是评价患者在没有呼吸机支持时呼吸情 况的最好方法。 文献报道,30分钟的SBT预测脱机的价值与 120分钟SBT相当。
SBT二阶段—30~120分钟
护理
客观指标
生命体征
气道评估
SBT二阶段—30~120分钟
动脉血气——
FiO2<40%,SPO2≥85%~90%
血流动力学——
HR <120 ~140次/分 HR改变<20% 收缩压< 180 ~200并>90mmHg 血压改变<20%,不需血管活性药
客观指标
生命体征 气道评估
脱机过程
前言
机械通气的最终目标是脱机,这 个工作中的关键角色是护士。在脱机 过程中转变角色和责任是对护士的挑 战,内在更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知识和 技能,与医生共同创建一个安全的连 续的脱机过程。
概念
脱机——
是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水平,恢复病人
自主呼吸,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
刘大为—《危重病学分册》--呼吸机的撤离
吸引装置
抢救车 气管插管 呼吸机
拔管—护理
拔管前的物品准备 拔管前的患者准备 拔管中的护理配合 拔管后的观察
心理疏导 拔管的重要性 拔管时的注意事项 拔管时的配合
拔管—护理
拔管前的物品准备 拔管前的患者准备 拔管中的护理配合 拔管后的观察
拔管中护士与医生 密切配合,才能减 少并发症发生
拔管—护理
拔管前的物品准备 拔管前的患者准备 拔管中的护理配合 拔管后的观察
有无喉鸣音、声嘶、 呼吸困难、紫绀等 有无吸气性呼吸困 难
拔管—程序
解释,物品准备,生命体征观察 予以坐位或半卧位 彻底吸引气道及口咽部分泌物 解除气管导管固定带 气管内导管放气 吸痰管置于插管中边吸边拔 予以合适氧疗

2
脱机前护理
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观察 呼吸道管理 加强沟通 配合是关键 心理支持 主动接受治疗 营养支持 提高对机器报警的识别及处理

脱机前护理
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观察 呼吸道管理 鼻饲营养膳食 心理支持 抬高床头30-45度 营养支持

温度、速度和量

提高对机器报警的识别及处理
Esteban, Alia I,Tobin MJ, et al.Effect of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duration on outcome of attempts to discontinu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Spanish Lung Failure Collaborative Group.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9159:512-518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脱机前护理
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观察 呼吸道管理 心理支持 营养支持 提高对机器报警的识别及处理

意识、体温、心律、 心率、血压、氧合、 呼吸及呼吸机参数
脱机前护理
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观察 翻身拍背 呼吸道管理 适时吸痰 心理支持 湿化35-37℃ 营养支持 囊压25-30cmH O 提高对机器报警的识别及处理
俞森洋—《机械通气临床实践》
SBT二阶段—30~120分钟
气道保护能力评价—
指令性咳嗽 分泌物的量(吸痰频率) 咳嗽能力:主观、客观 国际公认影响拔管结果的参数
咳嗽峰流速测量
拔管—护理
拔管前的物品准备 拔管前的患者准备 拔管中的护理配合 拔管后的观察
湿化瓶、面罩
简易呼吸器 吸痰用具

SBT的护理 护理
一阶段护理 二阶段护理
SBT一阶段—3~5分钟
★医护应在床旁密切观察

浅快指数:<105 呼吸频率:>8次/分或<35次/分 自主呼吸:潮气量>4ml/kg 心率: <140次/分或变化<20%
没有新发的心律失常

氧饱和度:>90%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脱机过程
1.
2. 3.
脱机前 脱机中 脱机后
脱机前—撤机筛查
病因—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 PaO2/FiO2≥150-200 氧合指标— PEEP≤5-8cmH2O,FiO2 ≤ 0.4-0.5 PH≥7.25 PH>7.30 COPD患者— PaO >50mmHg 2 FiO2<35﹪ 血流动力学—— 稳定 自主呼吸 —— 有能力
提高对机器报警的识别及处理
按其优先和紧迫程度分为3
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立即危及生命的情况
第二等级为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
第三等级为不危及生命的情况
美国呼吸治疗学会(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 AARC) 推荐
提高对机器报警的识别及处理
拔管后护理

视病情给予合适的氧疗
给予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必要时雾化吸入


密切观察心率、SPO2的变化
拔管后2小时禁食


注意高危病例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 采用序贯治疗—无创机械通气
在围拔管 期发挥重 要作用
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护理
与患者的交流——配合 适应性的连接——舒适 正确掌握“最佳治疗窗”
PaO2≥50 ~60mmHg PH≥7.32 PaCO2增加≤10mmHg
新发意识状态改变 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 大汗 呼吸做功增加 气道通畅度评价 气道保护能力评价
SBT二阶段—30~120分钟
气道通畅度评价
漏气试验——气囊漏气量<110ml或小
于输出气量的10%,则提示拔管后喘鸣 的危险性增加

根据声音区分
恶性报警有尖叫声
一般报警声音柔和
!!!警告 最高优先 根据符号区分 !! 注意 中等优先 ! 提示 最低优先

根据光区分
红灯—闪烁危及生命的报 警,需紧急处理 黄灯—闪烁提示需要注意 观察处理
报警(1)
报警(2)
特殊问题
特别提出 SmartCare脱机模式下的 护理问题
SmartCa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