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界面化学第一章绪论
物理吸附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包括:定向力/偶极力、诱导力、 色散力;作用力。其本质为静电相互作用力.吸附热约为:4.2 KJ/mol,一般在较低的温度下才能发生,无激活能,无选择。 物理吸附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包括:定向力/偶极力、 诱导力、色散力;作用力。
12
(b) 化学吸附: 外来原子在固体表面上形成吸附层由化学键作用 力引起,则此吸附称为化学吸附。特点:表面形成 化学键;有选择性;需要激活能;吸附热高(21- 42 KJ/mol)。吸附的物种可以是有序(order)也可以是 无序(disorder)吸附在表面,也可以是单层 (monolayer),也可以是多层(multiplayer)吸附。因 表面的性质和被吸附的物种而定。
13
吸附表面:吸附有外来原子的表面,吸附 原子可形成有序或无序的覆盖层。覆盖层 可以具有和基体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形成 重构表面层。当吸附原子和基体原子之间 相互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很强时,则形成表面合金或表面 化合物。覆盖层结构中也存在缺陷,且随 温度发生变化。
1.1.2 材料表面
与物理表面区别: 物理表面限于表面以下两三个原子层及其上吸附层。 而材料表面包括各种表面作用和过程所涉及的区域, 其空间尺度和状态决定于作用影响范围的大小和材 料与环境条件的特性。 按形成途径划分: 机械作用界面:受机械作用而形成的界面如切削、研磨、 抛光、喷砂、变形和磨损等 化学作用界面:由于表面反应、粘接、氧化、腐蚀等化 学作用形成 固体结合界面:两个固体相直接接触,通过真空、加热、 加压、界面扩散和反应等途径所形成的界面。
表 面
界面
表界面区的结构、能量、组成等都呈现 连续的梯度变化,非几何平面而是结构 复杂、厚度约几个分子线度的准三维区 域。 Interface Interphase Interlayer
1.1.1 物理表面 三维规整点阵到体外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
1.
2.
理想表面:指除了假设确定的一套边界条件外,不 发生任何变化的表面。 清洁表面:指不存在任何污染的化学纯表面,即不 存在吸附、催化反应或杂质扩散等物理化学效应的 表面。(相对环境气氛污染的表面而言,吸附质浓 度低需经特殊处理如高温热处理、离子轰击加退火、 真空解离、真空沉积等且在1.33*10-10Pa保存) 表面上会发生与体内结构和成分不同的变化,如: 驰豫、重构、台阶化、偏析和吸附等。
第一章
绪言
材料科学、信息科学 和生命科学是当前新技术革 命中的三大前沿科学,材料的表界面在材料科学中有 重要的地位 (材料表面与内部本体的结构、组成相同吗?) 材料表界面对材料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 从物理学角度讲,研究材料表界面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的腐蚀、老化、硬化、破坏、印刷、涂膜、粘 结、复合等等,无不与材料的表界面密切有关。
1.
2.
3.
4.
5.
液相或气相沉积界面:物质以原子尺寸形 态从液态或气相析出而在=固体表面形成的 膜层或块体称之 凝固共生界面:两个固体同时从液相中凝 固析出,且共同生长所形成的界面。 粉末冶金界面:通过粉末工艺将粉末材料 转变为块体所形成的界面。 粘结界面:由无机或有机粘结剂使两个固 体相结合而形成的界面。 熔焊界面:固体表面造成熔体相,两者在 凝固过程中形成冶金结合的界面。
1.1 表界面的定义
定义:
表界面是由一个相过渡到另一个相的过渡区域。
实际应用中,表界面研究的对象为具有多相性的不 均匀体系,即体系中存在两个或以上不同性能的相。
Interface Interphase Interlayer
表界面通常分为以下五类:
1.固-气 2.液-气 3.固-液 4.液-液 5.固-固
表面附近的点阵常数发生 明显的变化。
NaCl晶体的表面弛豫
表面处离子排列发生中断,体 积大的负离子间的排斥作用, 使 C1- 向外移动,体积小的 Na+ 则被拉向内部,同时负离子易 被极化,屏蔽正离子电场外露 外移,结果原处于同一层的Na+ 和C1-分成相距为0.020 nm的两 个亚层,但晶胞结构基本没有 变化,形成了弛豫。
水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 a)
( b)
U=Q+W
dU=TdS-pdV dH=Td+Vdp dF=-SdT-pdV dG=-dT+Vdp
H=U+PV F=U-TS
G=H-TS
1.2表界面科学发展史
1875~1878 Gibbs定律; 1913~1942 Langmuir的贡献; 20世纪40年代前 表面化学成果大量应用生产; 50年代,微型化、IT发展促进表面化学发展; 60年代~,表面现象向微观领域发展。
表面现象
它们为什么可以 漂在水面上
ps
水在毛细管中为 什么会上升
7
(b)重构(rebuilding):表面原子重新排列,形成不
同于体相内部的晶面
8
c)
偏析又称偏聚或分凝(segregation) 指化学组成在 表面区域的变化但结构不变。
9
d) 台阶化(steps) 表面附近的点阵常数不变,晶 体结构也不变,而形成相梯度表面。
10
吸附(adsorption) 指表面存在周围环境中的 物种。分类: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e)
(f) 形成化合物 指表面化学组成和结构都发生 改变,在表面有新相生成
11
吸附分类: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 a) 物理吸附:外来原子在固体表面上形成吸附层,由范德华力 (Van der Waals)作用力引起,则此吸附称为物理吸附。 特点:物理吸附过程中没有没有电子转移、没有化学键的生成和 破坏,没有原子重排等等,产生吸附的只是范德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