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措施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措施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措施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心学校的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根据上学期期末中心学校的统考情况和我校自己组织的其他年级的期末考试,我校教学成绩还不够理想,与其他学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没有突出的优势科目,在科目及各率方面与全乡平行班级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个别科目位于全乡倒数,全校整体教学质量离乡中心学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校将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一、目标与任务
1、抓制度,强管理,促进“三风”建设。

2、抓培训,促成长,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抓教研,求实效,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4、抓目标,明责任,努力实现教学质量上台阶。

二、组织领导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
成员:教师
组长主要负责全校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全面协调、监控工作;副组长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的动员、活动过程的指导、评价工作。

三、提升教学质量措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1)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

第一,认真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课时分配、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等。

第二,认真写好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提前一周备课。

(2)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第一,教师上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带齐教案等所需物品,预备铃响及时到达教室门口,准时上课。

第二,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第三,不带移动通信工具进课堂,上课时不使用移动通信工具。

第四,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3)认真辅导。

辅导是教学的补充和重要环节,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各班级、各课任教师都要制定了培优补差计划,加强补差工作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爱为本,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意识,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具体做法:①抓后进生。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采取低起点、
小步子,鼓励他们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②抓优生。

加大训练,引导他们自学,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让他们向高层次发展;③抓中间生。

一类是临界及格,另一类是临界优生,针对这两类学生学校要求课任教师要集中精力抓好,对他们要因材施教,做到四优先:即课堂优先提问,作业优先批改,课外优先辅导,家庭优先访问;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

努力使部分中间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

(4)精心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

第一,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

第二,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

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

第三,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

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第四,严防学生抄写作业。

(5)认真进行考核。

单元测试由各年级组进行,要求同一时间,同一试卷。

要求资源共享,不得各行其是。

期中阶段,学校统一进行期中考试,并作出期中质量分析。

期末阶段,统一进行期终考试,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实绩依据。

各类考试都要求教师认真评卷,及时发回,认真进行讲评,并做好质量分析和查缺补漏工作。

要认真督促学生订正试卷,认真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加强过程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我校教学质量奋斗目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下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1)坚持听课制度。

到班随堂听课,是发现自身问题,促进教改,方便交流的重要平台。

学校行政和教导处要随时到班听课,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每位教师每学期须听课10节以上,校领导不少于15次。

(2)坚持教学巡导制度。

学校领导人员定期不定期对所有年级教学工作进行巡视和督导,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3)坚持教学月检查制度(1)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
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每次检查要有相互交流,点评到位,相互提高。

(3)教导处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导处将经常性组织开展过程性评价活动,如评教(上课)、评备(备课)、评改(作业批改),评出优劣在绩效考核中兑现。

(4)坚持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教导处认真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安排,毕业班实行月考制度,并及时召开毕业班教学质量分析会,找问题,添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3、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要立足岗位练兵,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制度。

学习内容可以是教育教学理念、课题研究交流、基本功培训等,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

(3)建立教师读写制度。

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所有教师每期都必须阅读一份有关的教育教学报纸、杂志,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摘录,以便于在集中学习中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并进行反思讨论。

鼓励教师在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

4、重视家校合作,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密切了家长和学校的联系。

指导家长正确认识、教育自己的子女,理解、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五、制定学困生帮辅计划:
学校教师除了保质保量完成自己基本的课程之外,学校领导挂钩一个班级,其他科任教师帮辅三个学困生。

帮辅名单如下:
校长:六(乙)年级
副校长:六(甲)年级
副校长:五年级
教导:四年级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5年3月)
召开动员大会,认真组织学习关于教学质量提升的是实施方案,动员和教育全校教职工提高对“教学质量提高”活动和重要性、必要
性的认识。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
根据教学质量提升年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有关制度,开展各种学习、教学、培训、检查、评比活动,每学期选出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单项表彰
(三)、总结阶段(2012年7月)
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

选出本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小学
2012年3月1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