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堤防管理

堤防管理

第一部分堤防一、堤防工程概述(一)堤防的概念1、堤防是沿江、河、湖、海岸边,排灌渠道两侧或蓄滞洪区、水库周边修筑的挡水建筑物。

其主要作用是防洪、束水、输水、防浪、防潮等。

2、堤防工程由堤身、两侧护堤地(取土塘)以及保护范围组成。

堤身断面为梯形,目前我们淮河上的堤防有甲、乙两种断面形式(如图1—1、1—2),乙种断面由堤顶、两侧堤肩、两侧堤坡、两侧堤脚组成;甲种断面是当堤身高度大于5米时,在堤防背水侧的1/2堤身高度处设一平台(一般是堤顶以下3米设平台)。

图1-1乙种断面1-堤顶;2、3-两侧堤肩; 4、5-两侧堤坡; 6、7-两侧堤脚;8-浸润线;9、10-两侧护堤地;11-保护范围;b-堤顶宽度;h-堤身高度。

图1-2甲种断面1-堤顶;2、3-两侧堤肩;4、5-两侧堤坡;6、7-两侧堤脚;8-浸润线;9、10-两侧护堤地;11-保护范围;12-平台;b-堤顶宽度;c—平台宽度;h-堤身高度。

3、堤防工程各组成部分特征⑴堤顶顶宽:4、6、8、10米;⑵堤坡坡比:1︰3、1︰5;⑶平台宽度:2~3米;⑷护堤地宽度:“外30米、内20米”;⑸保护范围:100米、200米;⑹堤脚:堤防两侧堤坡与地面的交点分别为“内堤脚”、“外堤脚”;⑺浸润线:一般为上弧抛物线,特别情况下也有可能是下斜直线,这是根据上游水位、堤身土质、下游水位确定。

上游水位线与临水侧堤坡线的交点为浸润线的上起点,下起点为浸润线与背水侧堤坡线的交点,即通常所说的“出溢点”,当出溢点高于内堤脚时,堤防会出现比如散浸、渗漏、管涌等,如果溢流清水,问题不大,如果溢流混水带土、带沙,则为险情。

(二)堤防类别1、按照其作用划分:通常有防洪堤、海塘堤、渠堤等三类;防洪堤包括江河堤、湖堤、库堤等,防洪堤按其保护范围重要性,又可划分为重要堤防、一般堤防、行蓄滞洪堤防等。

这里我们要更正一个通常的错误,那就是“确保堤”。

2、按照其建筑材料划分:通常有土堤、砌石堤、土石混合堤和钢筋混凝土防洪墙等四种。

(三)堤防工程级别1、堤防的防洪标准按我国现行的《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要求,根据堤防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和受灾后损失的大小,以及江河流域规划或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分析确定,如表1-1所示。

表1-1 防护对象的等别和防洪标准2、堤防工程的级别按我国现行的《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确定,如表1-2所示。

一般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的堤防工程,其级别可适当提高;反之,可适当降低。

表1-2 堤防工程的级别3、堤防工程上的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堤防工程上的建筑物主要有闸、涵、站等,其设计防洪标准不应低于所在堤防的堤防工程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富裕度。

二、堤防管理(一)堤防管理的基本要求1、堤防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1)禁止危害堤防安全活动;(2)堤防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规定;(3)堤防清障;(4)跨堤建设项目需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5)堤防上修建工程管理责任;(6)防浪林管理;(7)工程修建维护费;(8)滩地占用补偿;2、堤防管理的工程要求(1)断面达标;(2)结构稳定;(3)附属工程完好;(4)管理设施齐全。

3、堤防工程检查的要求堤防工程的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年度检查、特别检查,重点是日常巡查管理。

(二)堤身的管理与维护1、堤防设施:观测站点、测压管、交通、通讯、生物防护、管理房屋、工程标志。

2、堤防维修:滑坡、裂缝、渗漏、隐患(动物洞穴、人为洞穴、水沟浪窝、施工质量缺陷)。

(三)穿堤建筑物的管理与维护穿堤建筑物属于堤防工程的一部分,同堤防工程的防洪功能一样,穿堤建筑物也承担挡水防洪作用,因此,管理与维护好穿堤建筑物对于保证堤防安全防洪尤为重要。

穿堤建筑物有多种,我们通常所接触较多的是沟通河道两侧沟、河的穿堤涵、闸,旱闸以及管道、线缆护槽等。

1、穿堤建筑物的管理要求刚刚讲过,穿堤建筑物通常有穿堤涵闸、旱闸泵站以及穿堤管道等分类,不同类型的穿堤建筑物有不同的管理要求,这里重点讲一下穿堤涵闸的管理。

穿堤涵闸是为保证原有水系排、引水功能而兴建的穿堤建筑物,主要由闸室或涵洞、上下游翼墙、护坡等土工构筑物和闸门及其启闭系统构成,具有防洪和引、排水功能,闸底板或涵洞均建在地面下的堤基部位,由于工程实体承受较大的水头压力,工程缺陷或管理运行不善,将会对防洪、排涝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出现垮塌事故。

穿堤涵闸的管理要求:(1)看护好所有工程设施免受破坏,发现有损坏或破坏部位及时修复;(2)对闸门及启闭系统要定期检查与维护;(3)按照防洪、排涝调度命令进行操作。

当然,穿堤涵闸的管理不止以上几点(这里包括泵站的管理要求也是如此)。

较大的穿堤涵闸工程,通常专设管理机构或指定相关单位代管,较小的穿堤涵洞一般从属于堤防管理。

目前,旱闸已较少存在,穿堤管道一般由使用单位负责管理,这里不作为讲解内容。

2、穿堤建筑物的检查与维护穿堤涵闸检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安全鉴定。

定期检查是穿堤建筑物管理的重要内容。

经常检查是涵闸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内容。

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内容:(1)管理范围内有无违章和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2)环境卫生保持整洁、美观;(3)土工建筑物有无雨淋沟、塌陷、裂缝、滑坡和白蚁、害堤动物洞穴等;(4)石工建筑物块石护坡有无塌陷、松动、隆起、底部淘空、垫层散失;浆砌石挡土墙有无倾斜、滑动、裂缝、勾缝脱落;排水设施有无堵塞、损坏等;(5)混凝土建筑物有无裂缝、碳化老化、腐蚀、磨损、露筋及钢筋锈蚀等情况;洞身等处伸缩缝有无变形,止水橡皮有无损坏脱落漏水、填充物流失等;(6)钢闸门有无表面涂层脱落、门体变形、锈蚀、焊缝开裂或螺栓铆钉松动;闸门支承行走机构是否运转灵活;止水装置是否完好等;(7)启闭机械是否运转正常,有无腐蚀,有无异常声响;螺杆有无弯曲变形;钢丝绳有无断丝、腐损、锈蚀、接头不牢等;零部件有无缺损、裂纹、磨损;油路是否畅通,油量、油质是否合乎规定要求;(8)机电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准确可靠。

穿堤涵闸维护有:日常保养、小修、岁修、大修等几个层次养护与维修。

日常保养、局部修补、运行中抢修等小修,通常由直管单位随时进行,并做好记录;岁修和大修,根据定期检查情况,编制维修计划,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完成后由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今后完全实行“管、养分离”,有了专门的养护组织,岁修、大修等则由他们来负责,管理单位只负责管理。

3、涵闸闸门启闭操作(1)闸门的启闭操作程序:①凡有锁定装置的,应先将其打开;②合上电器开关,向启闭机供电;③启闭驱动电机;④闸门运行至预定开度,由手动操作或控制器停机,驱动电机停止转动;⑤拉开电器开关,切断电源。

(2)闸门启闭操作注意事项:①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业务,坚守岗位;②监视闸门的运行情况,注意闸门在运动中是否有外力撞击;③监视启闭机运行是否超载;④操作完毕后切断启闭机的总电源,填写运行记录(包括操作人员、启闭运行依据、运行时间、闸门开度、设备运行情况等)。

4、闸门、启闭机维护和检修(1)钢闸门的维护:①门叶部分(防漏水、防振动、防气蚀);②闸门行走支撑装置及导向装置;③闸门止水装置的维护;④闸门预埋件的维护;⑤闸门吊耳与吊杆的维护。

(2)钢筋混凝土闸门的维护(略)。

(3)闸门的检修:小修、大修、抢修。

(4)启闭机的维护。

有四项:清洁、紧固、调整、润滑。

清洁—对启闭机的外表、内部和环境采取最基本的保养措施,不至于存在脏、乱、差问题,而且必须定期进行;紧固—启闭机的紧固连接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力震动等原因,可能会松动,应定期进行紧固,以免造成事故;调整—启闭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松动、磨损等原因,引起零部件相互关系和工作参数的改变,会引起震动和噪声,导致零件磨损加快,机器性能降低,甚至会导致事故。

因此,要及时进行相关调整;润滑—凡有相对运动的部件,均需要保持良好的润滑,以减少磨损,延长设备寿命。

(5)启闭机的检修。

分检测和修理两项。

①检测包括检查、测量和分析。

检查—通过眼看、耳听、手模、鼻闻等直观方式,对设备的状况进行检验,确定设备是否正常。

检查可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测量—对零部件的测量和对整机性能的测试。

分析—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找出故障,加以排除。

②修理是对检测的故障确定以后进行的维修,包括拆卸、修复、更换和装配。

这项工作一般由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进行,稍大一点的故障必须由设备生产厂家或者是专业队伍进行修理。

(四)堤防护坡的管理与维修1、工程护坡(1)种类:有干砌块石护坡、浆砌块石护坡、素混凝土护坡、混凝土砌块护坡等。

不管哪种类型的护坡,其工程结构大体相同,都是由砌体和垫层组成,砌体厚度一般为:块石砌体30公分、混凝土砌体10~12公分;垫层一般为10公分厚的碎石,也有用黄砂和碎石作为反滤层。

(2)定期检查与平时检查:加强对护坡工程的巡视与检查主要结合汛前、汛后检查以及日常工作进行,重点检查护坡块石是否缺损、反滤层的出水口能否正常出水、护坡封顶和勒脚是否损毁破坏、坡面的排水沟和顶部的截水沟是否被破坏、护坡坡面是否有塌陷;对于素混凝土护坡要特别注意检查坡面有无龟裂。

(3)护坡维修:①坡面维修。

②勒脚与封顶修复。

③清除截、排水沟杂物。

④清除护坡缝生杂草、杂条等。

2、生物护坡的管理与维修生物护坡一般采用草皮护坡,也有采用植草砖植草护坡,在洪水滞留时间不长、流速相对较小、水面吹程不大、波浪较小的堤段,特别是不处于迎溜顶冲河段的堤段,在既节省投资又不影响防护效果的情况下,多采用草皮护坡。

草皮护坡的管理维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及时更新;(2)清杂除杂;(3)病虫害防治;(4)修整、控高。

(五)害堤动物防治1、动物对堤防的危害;2、白蚁防治;3、狗獾防治;4、鼠、蛇类捕捉。

(六)防浪林的管理与维护1、防浪林的作用;2、防浪林的栽植;3、树木修枝;4、林木更新;5、病虫害防治。

(七)堤顶道路的管理与维护堤顶防汛道路维护的一般要求:1、设置必要的宣传标示;2、设置必要的警示标示;3、禁止堆放、打场晾晒、集市贸易等;4、未经批准不得修建影响道路正常通行和使用的临时设施;5、保持道路两侧的排水通畅;6、及时修补局部损毁。

(八)堤防监测1、沉陷观测;2、裂缝观测:走向、位置、宽度、长度、深度(形象描述);3、渗透观测—堤防浸润线—测压管;4、观测资料:记录、整理、分析、整编归档。

(九)护堤地的管理与利用1、护堤地的概念(1)护堤地是堤防工程(管理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护堤地宽度,从内(外)堤脚开始起,向内(外)延伸到一定范围,设有戗堤或压渗盖重的堤段,从戗堤或压渗盖重的坡脚线开始起算。

《安徽省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规定:“。

淮河干流(含颍河茨河铺以下,涡河西阳集以下)及其重要支流堤防,临水侧不得窄于30米,背水侧不得窄于20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