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车站附属结构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附属结构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附属结构施工方案目录1 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附属结构概况 12.2附属设计概况 22.3工程地质情况 32.4水文地质概况 42.5场区地下水埋深、分布情况(详地质勘查报告) 4 2.6施工重点、难点 43施工部署53.1主要工程量 53.2施工进度计划 53.3施工机具选择 53.4结构主要施工方法选型 63.4.1钢筋连结 63.4.2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 63.4.3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 63.4.4 框架柱模板63.5技术准备74施工方案74.1 钢筋工程74.2模板工程114.2.1模板支撑体系选型114.2.2技术参数114.2.3主要施工方法124.2.5模板的维护与维修164.2.6主要计算内容174.2.7构造要求174.2.8 检查与验收174.2.9模板验算204.3混凝土工程294.3.1施工准备294.4施工缝施工324.5脚手架工程335 质量目标设计及质量保证措施365.1质量目标365.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365.3质量保证措施 376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386.1安全措施381 编制依据1.3现场踏勘所采集的资料1.4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6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1.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1.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1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1.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1.1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1.1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2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21国家、部委颁布的其它有关规范和标准1.22其他由甲方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工程规范和技术说明2工程概况2.1附属结构概况附属结构是指和车站主体相连接的出入口、通风道,本工程包括3个出入口、2个风道、1个消防出入口。

结构主体均位于地下,与站厅层连接,采用明挖法施工。

2.2附属设计概况风道剖面图出入口纵剖面图附属结构均为单层结构,出入口带有爬坡段。

层高净空 4.95m(通风道)、3.3m (出入口,3.8m),底板纵梁为1000×1500mm(宽×高),顶板纵梁为1000×1800mm(宽×高)。

出入口和风道内均有人防段,人防门框四周挡墙及其余各部位结构参数详见下表:附属结构结构尺寸(纵向×宽度)底板墙体柱顶板1#出入口62m×8.3m(8.25m) 600mm 600mm / 600m2#出入口67m×8.3m(8.25m)3#出入口46.53m×7.8m紧急出入口 24.52m×3.3m1#风道29.94m×13.8m 700mm 600mm 600×900 600m2#风道38.19m×13.6m人防挡墙上挡墙1000mm(顶板下)侧挡墙800mm宽混凝土C40 P10保护层迎土面50mm,背土面40mm2.3工程地质情况(1)人工填土层岩性包括:粉土质素填土①层:黄褐色,中密,湿,含砖渣、灰渣,局部含细砂填土夹层。

该层厚度变化较大,在沿线的一般厚度0.70~3.00m,土质不均,工程性质差。

(2)新近沉积层新近沉积层主要分布于工程地质单元Ⅰ区,岩性特征为:粉土②层:褐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湿~稍湿,压缩模量Es100=5.5~9.2MPa,属中低~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螺壳,局部含粉质粘土夹层。

该大层层顶标高约32.80~35.15m,层厚变化较大。

中砂、细砂③层:褐黄色,密实~中密,稍湿~湿,标准贯入击数N=18,属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圆砾,局部含粘性土夹层。

该层层顶标高约32.15~33.24m。

(3)第四纪沉积层第四纪沉积层在沿线场区分布稳定,主要岩性特征:粉土④层: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压缩模量Es100=6.3~10.1MPa,属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含粉质粘土夹层。

该层层顶标高29.02~33.33m。

粉质粘土⑤层:褐黄色,中密,饱和~湿,硬塑~软塑,压缩模量Es100=6.2~11.1MPa,属中~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姜石,局部含粉土夹层。

该层层顶标高25.96~28.04m。

粉质粘土⑦层:褐黄色,中密,湿~饱和,硬塑~软塑,压缩模量Es100=8.7~12.2MPa,属中~中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姜石,局部含粘土、粉土夹层;该层层顶标高18.70~21.72m。

细砂、中砂⑧层:褐黄色,密实,饱和~湿,标准贯入击数N=42~83,属低压缩性土,含云母、圆砾。

该层层顶标高15.62~17.85m。

2.4水文地质概况(1)潜水场区潜水的天然动态类型为渗入~蒸发、径流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农林灌溉水入渗和地表水体渗漏补给,并以蒸发、径流方式排泄。

本站站位处水位埋深5.9~8.3m,水位标高27.47~29.84m,含水层岩性特征:第4大层粉土、砂土层。

(2)层间水场区层间水的天然动态类型为渗入~径流型,以越流补给、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为主,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和越流。

本站站位处水位埋深14.5~15.5m,水位标高19.85~21.65m,含水层岩性特征:第7大层中的粉土、砂土层。

(3)潜水~承压水潜水~承压水的天然动态类型为渗入~径流型,以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越流补给为主,并以侧向径流、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

本站站位处水位埋深22.4~23.7m,水位标高11.93~13.43m,含水层岩性特征:第8大层砂土、卵砾石层。

2.5场区地下水埋深、分布情况(详地质勘查报告)根据本表勘查结果,第一层潜水层在附属结构基坑影响范围内,第4大层中的砂土、粉土层为基底持力层。

水层标高分布范围大约在26.60m~28.10m之间,在附属结构基坑底1.5m深度范围在有潜水层内,与地质勘查报告结果基本一致。

2.6施工重点、难点3施工部署总体施工部署:底板施工→人防门框安装→人防人防门框下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墙体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满堂模板支撑脚手架搭设→墙体模板安装、顶板模板→待顶板钢筋及预埋安装→墙体、顶板混凝土浇注3.1主要工程量部位项目单位数量附属结构钢筋吨1000C40P10混凝土m3 7000设备计划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汽车吊20t 1台木工压刨1台木工平刨1台木工圆盘锯 MB504 1台木工手电锯5台电钻2台3.2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页。

3.3施工机具选择3.3.1材料垂直与水平运输机具主要材料的垂直运输采用25t汽车吊直接运输至工作面,地面水平运输采用运输汽车运至基坑周边。

3.3.2混凝土输送机具混凝土浇注采用汽车泵。

3.3.3小型配套机具小型配套机具如手持木工机具、电焊机具、弯曲机、调直机具、振捣棒等小型机具由各施工单位自行配置。

3.4结构主要施工方法选型3.4.1钢筋连结按照图纸要求,直径≥20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即A级等强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接头等级为Ⅰ级,其余采用搭接方式。

3.4.2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模板为双侧支模,面板采用18mm厚1220×2440×18mm多层覆膜胶合板,面板后密排竖向龙骨,竖龙骨方木100×100mm,中距250mm,横向龙骨选用Φ48×3.5双钢管,间距700mm。

内外模板采用对拉止水螺栓连接,布置间距为600mm ×500mm。

模板竖向高度根据一次浇注的范围进行拼装,横向宽度为2440mm,拼接缝采用50mm企口。

模板支撑为水平抛承,内部顶在预埋地锚上,外侧直接顶在基坑壁上,上、中、下三道3道,水平间距2.5m,并设通常拉杆连接。

支撑顶端由顶丝顶在模板龙骨上(钢管),地底端顶在预埋地锚上。

3.4.3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面板采用18mm厚1220×2440×18mm多层覆膜胶合板,面板下密排主龙骨100×100mm方木(和面板固定在一起),中距250mm,次龙骨选用100×100mm方木,间距900。

模板拼接缝采用50mm企口以防漏浆。

模板支撑为满堂红脚手架,立杆间距900×900mm,平直段采用碗口件搭设,爬坡段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

3.4.4 框架柱模板框架柱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100×100mm方木做次龙骨间距250mm,柱箍采用80×43×5的槽钢。

柱箍间距600mm,然后钢管斜撑将模板校正调垂直。

3.5流水段划分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出入口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工程,根据施工缝自然划分成流水段。

3#出入口爬坡段与疏散出入口楼梯段距离较近,受基坑开挖的影响不能同时施工,结合进度需要,在中间平台位置设施工缝。

3.5技术准备3.5.1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规范要求,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3.5.2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长对操作班组做好岗前培训,明确模板加工、安装标准及要求。

3.5.3根据施工进度,主管工长提前制定模板加工计划。

4施工方案4.1 钢筋工程4.1.1原材料进场和堆放钢筋:采用HPB235 及HRB335级钢筋。

材质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49)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面钢筋》(GB13013)。

钢筋直螺纹套筒:采用相关部门检测认可的A级冷镦钢筋等强度直螺纹套筒,并经现场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预埋铁件及套管:Q235B焊条:采用E43型用于HPB235级钢筋,Q235b号钢焊接。

4.1.2钢筋原材料进场进场的钢筋原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