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幕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6.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检验批每100m2应至少检查一外,每处不得小于10m2。
(2)对于异型或有特殊要求的幕墙工程,应根据幕墙的结构和工艺特点,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7.幕墙及其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幕墙构架立柱的连接金属角码与其他连接件应采用螺栓连接,并应有防松动措施。
3.后置埋件应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同一工艺、同一施工班组为一批,每批按0.5%取样,且不少于5根。若有不合格,应双倍取样复检,若仍有不合格的,则应全数检查。
(三)幕墙立柱安装
1.立柆上端悬挂在主体结构上,为偏心受拉构件。
2.根据幕墙立柱布置图进行立柱设置,当现场实测值与设计图纸误差超过4%,应与设计人员联系处理。
石材抗弯强度设计值应≥5.58MPa、抗剪强度设计值应≥1.86MPa。
板材的弯曲强度应经法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其弯曲强度应≥8.0 MPa。吸水率
应≤0.6%,石材的放射性应符合GB/T6566中A级、B级和C级的要求。
(四)石材胶:应采用同一品牌石材胶,并应有保质年限的质量保证书及证明无污染试验报告。
(八)石材幕墙安装过程中宜进行接缝部位的雨水渗漏检验。对渗漏部位应进行返工返修。
四、成品保护
1.对幕墙的构件、面板等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发生变形、变色、污染等现象。
2.幕墙施工中其表面的粘附物应及时清除。
3.幕墙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制定清洁方案,清扫时应避免损伤表面。
4.清洗幕墙时,清洁剂应符合要求,不得产生腐蚀和污染。
(一)一般规定
1.幕墙工程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及《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有关规定。
2.幕墙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幕墙工程的施工图、结构计算书、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五、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人员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在洞口或有坠落危险处施工时,应佩戴安全带。
2.高处作业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规定,施工作业面下部应设置水平安全网。
3.现场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现场用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4.石板材搬运与安装应符合下列安全操作规定:
(1)搬运与安装前应确认石板材无裂纹或暗裂。
(2)搬运与安装前应戴手套,且石板材应保持竖向。
(3)风力五级以上或楼内风力较大部位,难以控制石板材时,不应进行石板材搬运与安装。
5.施工现场石板材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板材存放地应离开施工作业面及人员活动频繁区域,且不应存放于风力较大区域。
4.采用短槽干挂的石板面板每块上下边应各开两/三个短平槽,短平槽长度不应小于100mm,在有效长度内槽深度不宜小于15mm;开槽宽度为6mm;不锈钢支撑板厚度不宜小于4.0mm。弧形槽的有效长度不应小于80mm。
5.采用短槽干挂的石板面板两短槽边距离石板两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90mm,也不应大于180mm。
本工程采用不锈钢挂挂件,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含镍量不应小于8%。挂件厚度4mm,其抗拉强度设计值180MPa,抗剪强度设计值140 MPa。
本工程后置件锚栓采用M12×160化学锚栓与M12后置切底式锚栓混合(2个机械螺栓,2个化学锚栓对角线布置)。
(七)泡沫棒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充,其密度不应大于0.037g/cm3。
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材料
(一)石材幕墙性能指标:抗风压性能为3级,风压标准值WK=2.466KN/m2;
水密性为3级,固定部分为1000Pa;
空气渗透性能为2级,2.0(m3/m2.h)≥qA>1.2(m3/m2.h);
检验方法:检查拉拔力检测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幕墙的防火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决定防火层的厚度和宽度,并应在楼板处形成防火带。
(2)防火层应采取隔离措施。防火层的衬板应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1.5mm的钢板,不得采用铝板。
干挂石材宜采用专用的环氧胶粘剂,并应符合《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JC/T887的要求。
(五)密封胶:本工程应使用符合国家经贸委认定的中性硅酮密封胶。要求生产产家提供质保书,产品合格证。耐候胶要在有效期内使用,严禁使用过期胶。耐候胶的变位能力应≥25%。本工程耐候胶胶缝统一为9mm。
(六)本工程所用螺栓均为不锈钢,等级为A2-70,其他紧固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3.幕墙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1)石材的弯曲强度;花岗石的放射性。
(2)石材用结构胶的粘结强度;石材用密封胶的污染性。
4.幕墙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预埋件(或后置埋件)
(2)构件的连接接点
(3)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
(4)幕墙防雷装置
(5)幕墙防火构造
5.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2)石板材应竖向存放,石板材面与地面倾斜夹角应为700~800,顶部应靠在牢固物体上,并应垫有软质隔离物。底部应用木方或其他软质材料垫离地面100mm以上。
(3)石板材叠片数量不宜超过10片。
6.使用有易燃性挥发性清洗溶剂时,作业面内不得有明火。
7.现场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有效防火措施。
六、质量验收
(5)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强度检测报告。
(6)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及平面变形性能检测报告。
(7)打胶、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记录;双组份硅酮结构胶的混匀性试验记录及拉断试验记录。
(8)防雷装置测试记录。
(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幕墙构件和组件的加工制作记录;幕墙安装施工记录。
6.石板开槽后不得有损坏或崩裂迹象,槽口应打磨成450倒角,槽内应光滑、干净。
7.石板与不锈钢挂件间应采用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锚固剂粘结。
(七)防雷接地
1.本工程的防雷类别为二类。
2.幕墙的金属框架与建筑主体结构防雷体系应进行可靠连接,连接部位在连接前应清除表面非导电面层。
3.小于100m2设置一道防雷网,该层所有后置件用φ12镀锌A3圆钢规格钢筋焊接连接,形成联通均压环,并与主体结构的避雷引下线焊接连接,焊接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20 mm,焊接处涂防腐漆,保证导电通路通畅,接地电阻小于1Ω。
(3)防火层密封材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
(4)防火层与玻璃不应直接接触,一块玻璃不应跨两个防火分区。
9.主体结构与幕墙连接的各种埋件,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0.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和幕墙玻璃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11.后置埋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2)建筑设计单位对幕墙工程设计的确认文件。
(3)幕墙工程所用的各种材料、五金配件、构件及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4)幕墙工程所用硅酮结构胶的认定证书和抽查合格证明;进口硅酮结构胶的商检证;国家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硅酮结构胶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报告;石材用密封胶的耐污染性试验报告。
5.不同金属间接触要采用硬质绝缘垫片。
(四)幕墙横梁安装
1.横梁通过装配钢角码、M6螺栓与立柱连接,每处连接螺栓数量按图施工并不少于2个。
2.横梁与立柱之间应留有1.5~2mm的缝隙,横梁安装调整完打硅酮耐候密封胶填缝。
(五)幕墙立柱的调整、紧固
幕墙立柱、横梁全部就位后,应再作一次整体检查,对立柱局部不合适的地方作最后调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对临时点焊的部位进行正式焊接。紧固连接螺栓,对没有防松措施的螺栓需点焊防松。所有焊缝清理干净后作防锈处理。
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工程名称
**中心一期
分项工程
(班组)名称
石材幕墙施工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一、施工依据:
1.**中心石材幕墙细化图纸。
2.**中心施工图纸。
3.《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4.《金属与石材幕墙技术规范》JGJ133-2001
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本工程后置件的锚栓采用M12×160化学锚栓与M12后置切底式锚栓混合(2个机械螺栓,2个化学锚栓对角线布置),不允许采用膨胀螺栓。应进行承载力试验,必要时应进行极限拉拔试验。锚栓承载力的设计值不应大于其极限承载力的50%,单个锚栓的实验值N拔应力不小于15KN。固定锚栓的螺帽应有防止松动的措施。
(1)相同设计、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幕墙工程每500~1000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同一单位工程的不连续的幕墙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
(3)对于异型或有特殊要求的幕墙,检验批的划分应根据幕墙的结构、工艺特点及幕墙工程规模,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九)幕墙用其他五金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三、施工操作工艺
(一)弹线
根据建筑物轴线弹出纵横轴基准线和水平标高线。
根据幕墙后置件布置图在混凝土梁或墙上弹出埋件的分布位置。
(二)后置埋件安装
1.根据后置埋件的分布位置进行钻孔,钻孔的位置、直径、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安装锚栓前应用吹风机将孔内钻渣清除干净,并保持干燥。由于后置锚栓钻孔而导致出现的现场废孔、弃孔等孔洞应采用环氧基锚固胶填满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