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 1990年统计我国历年采矿占用的土地面积 约为20万公顷,由采矿每年约废弃土地 2000公顷。
• 2000年,我国共有国营矿山企业8000个, 个体矿山达23万多个,破坏的土地面积以 每年约4670公顷速度增长。
1-3生态退化的类型与成因
3.1生态退化的定义及类型
1、定义(degraded ecosystem)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和丧失、生态系 统的服务功能和能力下降,称之为生态系统 退化(李洪远和鞠美庭, 2005); 从景观或区域尺度看,生态系统退化还包括 景观生态系统、人类-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 和功能的破坏(章家恩, 1999).
• 人类面临着合理恢复、保护和开发自然 资源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恢复生态学应 运而生。
1-2矿区生态系统退化
矿区生态因矿业活动而失衡 人类的采矿活动形成的各类废弃土地。 也产生了矿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环境危害,对 矿区生态的严重破坏。 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以及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称为矿业废弃地。煤矿的矸石山、电厂粉煤灰、金属矿山尾矿等 矿山固体废弃物是矿区的一大公害,它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还造 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空气污染、水体酸化、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景 观破坏等,并威胁到人体健康。长期的生态损失积累、新产生的 毁损与治理恢复数量质量上的差异,以及少有节制的采矿活动, 使得矿区生态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 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
•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即可能发生沙 漠化的地区的总面积是256.6万km2,占 国土总面积的26.7%
• 90年代后期,我国沙漠化的扩展速度已 达每年3436km2
• 不仅沙漠化面积急剧增加,沙化的强度 也在增强
湿地退化
•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湿地面积锐减 • 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3生态退化的原因
间接影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直接影响
生态系统
图1-2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通过全球变化产生的间接影响和生境破坏产 生的直接影响(Urbanska et al. 1997)
27
• 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
• 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退 化的原因很多,干扰作用是主要原因。由于干扰 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使生态系统的 结构功能发生变化,造成破坏或恶性循环,从而 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
草地退化
• 目前,我国90%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 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将 近一半
• 全国“三化”草地(退化、沙化、盐渍 化 )面积已达1.35亿hm2,并且每年还在 以200万hm2的速度增加
• 草地超载
中国生态系统退化 十分严重,每年草 原退化面积占总面 积的0.5%。
荒漠化严重
3.5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
1生物多样性变化:系统特征种类的优势种类(竹子大熊猫)首先消失,与之共 生的种类、依赖其提供环境和食物的物种;
2层次结构简单化:食草动物喜食的草种减少,导致植物群落简单化; 3食物网结构发生变化:生态结构变化导致食物网破裂,食品物网简单化,食物
链缩短,断裂和解环 4能量流动(energy flow)出现危机和障碍:能量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系统光
水土流失
• 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部分 地区破坏大于治理。
森林退化
• 森林资源数量型增长,质量型下降;结 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降低
• 我国林分的每公顷蓄集量仅为78.06m3, 人工林每公顷蓄集量只有35m3,远低于 114m3/hm2的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虽然加大护林保林的力度,林 地面积有所增长,但质量却在下降,增 加的主要是经济林和用材林,生态功能 较好的原始天然林面积显著缩小,森林 生态功能降低。
2、类型
依据成因类型:分为裸地(包括原生裸地或次生裸 地)、森林采伐地、弃耕地、沙化地、采矿废弃地 和垃圾堆放场等6种类型(彭少麟, 2000);
根据尺度大小:分为局部生态系统退化、区域生 态系统退化和全球生态系统退化(章家恩, 1999);
根据生态系统类型:分为陆地系统退化、水生系 统退化、大气系统退化和人类-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退化等4个方面。
恢复生态学
Restoration Ecology
教学情况介绍
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强化生态学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恢复生态学的重要概念、核心思想、理论框架 和关键技术,并能应用所学的恢复生态学知识进行 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 教学量安排 (共9周) 共18次课,其中17次课堂讲授,1次复习。
内容提要
能固定作用减弱、能流过程发生变化,捕食减弱或消失,能流损失增加; 5物资循环不良变化:系统中水循环、 P循环N循环由生物控制转变为系统控制,
1-1全球生态退化问题
1.1生态退化现状
目前,全球43%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下 降,为人类社会提供的生态服务减少。
科技进步?干扰!
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恢复
人口增长
工业化
城市化
资源过度利用
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生态 恢复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空气污染
生物多样性锐减
森林减少
水体污染
淡水资源短缺
核心问题是土壤
• 模拟欧洲、美国与加拿大等国的工业污染环境,并 将三组蝌蚪喂养在含雌性激素污染物的环境中,以 研究青蛙性别的改变。在实验前,三组蝌蚪中雌性 的比例都被控制在50%——自然界中,这是一种正 常比例。
• 实验结果令人震惊:其中一组小蝌蚪生活在雌激素 浓度最低的污染物环境下,它们长成雌性青蛙的比 例,是实验前雌性小蝌蚪的两倍。另两组小蝌蚪被 喂养在最高剂量雌激素的污染物环境中:其中一组 有95%的蝌蚪变成雌性,而另一组的性别改变率则 为100%。
• 干扰能减弱生态系统的功能,使系统功能丧失。 干扰的强度和频度决定生态系统退化的程度,干 扰类型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退化生态系统的干扰因素
自然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如暖干化)、自然灾害(火灾、水灾 等)、外来种入侵(包括人为引种后泛滥成灾的入侵)
人为因素: 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采挖、长期不合 理的灌溉、矿山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污染等。 据Daily(1995)对人为因素造成的退化生态系统排序: 过度开发占34%,毁林占30%,农业活动占28%,过度 收获薪材占7%,生物工业占1%。
中国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 km2,占国土面积37.1%。
特点: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 土壤流失严重[最近出版的《国家环境安全战略报告》 (解振华,2005]
——常见生态系统退化——
• 水土流失 • 森林退化 • 草地退化 • 荒漠化严重 • 湿地退化 • 冰川退化 • 生物多样性锐减
我国野生水稻、大豆等遗传资源保护不力,70% 以上的野生稻已被破坏
2019/10/24
19
生态系统退化
• 最新报道:环境污染导致青 蛙变性,1/3蛙类面临灭绝
如果所有青蛙都变成雌性, 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 法国媒体2月28日报道称,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与 动物性别的影响,如今在实验室有了最明显的证据。 瑞典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雄性蝌蚪在类似自然 界中含雌性激素的污染物环境下,最终会长成雌性 青蛙。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矿区生态恢复 • 第四章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技术 • 第五章 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 • 第六章 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
第一章绪论
• 1-1全球生态退化问题 • 1-2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1-3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 1-4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2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 素或二者的共同干扰,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 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张金屯, 200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自然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 向相反的位移(displacement),位移的结果打破了原有 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受损(王伯荪 等,1997)。
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恢复
生态系统退化是当前人 类面临的一个全球性生 态问题
全球有近20亿hm2土地(是美国和 加拿大面积的总和),承受着人类 造成的退化,使得近10亿人口的 生活陷入危机。每年还有2000万 hm2耕地不是退化到无法耕种,就 是被城市扩张所侵吞。 非洲和亚 洲60%的面积受到土地退化的影响, 欧洲约为11%,北美洲大约8%(联 合国千年宣言)。
污染日益严重 • 湿地生态系统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维
持、净化污染以及物质产出等各项生态 服务功能日益下降
冰川退缩
• 冰川和冰盖进一步退缩 • 海平面升高0.09-0.88米
加拿大环境学家日前在北
极拍摄到的令人震撼的一幕, 两只北极熊小心翼翼地站在浮 冰上,加拿大野生生物局的伊 恩•斯特灵博士说:“对北极熊 来说,游100多公里不是什么难 事。但是,因为气候变暖,浮 冰离陆地越来越远,游到陆地 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这样使 它们的生存受到越来越多的威 胁。”不久前,有4只北极熊被 发现淹死在美国阿拉斯加海岸。
水土流失
•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几乎 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之广,强度 之大,危害之重,在全球屈指可数。水土流失已成我 国头号生态环境问题。
• 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占世界的19.2%。 黄河流域年土壤流失量22亿吨。
• 大部分地区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 为12%,有些地区不足2%。到2009年,全国水土流 失总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面积近 200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 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