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项目经费会计核算

科技项目经费会计核算

1引言近年来,河南省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财政年度决算公布数字显示,全省科学技术支出2008年为30.4亿元,2012年达到70.7亿元,年均增长22.96%,随着国家财政对科技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如何加强科技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根据科研活动规律,为了更好落实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我省的科技项目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遵照国家相关部门关于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科技厅发布了《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豫财教[2012]434号)。

笔者认为,相关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转制科研机构除需认真研究制定必要的科技项目内部具体执行责任办法外,还应从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方面加强科技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

科技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是否规范与完善,是科技专项资金规范使用和安全有效的重要基础。

项目经费的预算执行、监督检查、财务验收与绩效考核需要会计信息加以反映。

因此,规范会计核算是为了更好地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也是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手段。

本文在分析转制科研机构科技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转制科研科技机构科技项目经费会计核算的部分设想。

2转制科研机构科技项目经费会计核算现状2.1科技项目经费账务处理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统一根据国家财政部的规定,目前在转制科研机构中,有的单位选择执行2006年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有的单位仍在执行2001年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也有少数单位2013年起开始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所以对科技项目经费的核算就有了不同的方法。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转制科研机构,收到科技项目经费在“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但在使用经费时,有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在“专项应付款”的借方核算,年末或结题时余额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也有些转制科研机构的经费支出使用了“专项成本”科目进行核算,年末或结题时将“专项成本”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同时按“专项成本”借方发生额,从“专项应付款”的贷方结转至“主营业务收入”,然后再分别将“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逐步结转至“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科目。

对于科技项目已完成但仍有经费结余或项目未完成的经费结余均在“专项应付款”科目的贷方结转至下年继续使用。

2.2科技项目经费支出中形成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不统一一种是在资产购置发生时,直接计入[摘要]科技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是否规范与完善,是科技专项资金规范使用和安全有效的重要基础。

项目经费的预算执行、监督检查、财务验收与绩效考核需要会计信息加以反映。

因此,规范会计核算是为了更好地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也是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手段。

[关键词]转制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经费[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围绕早日实现“中原梦”这一宏伟目标,继续一以贯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3积极为实现“中原梦”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原梦”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

科技部2012年《关于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的意见》曾强调指出: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以用为本和需求导向,把实施科技规划纲要与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有机结合,注重在重大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和集聚人才。

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省共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7.5万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850家。

近年来,我省新当选“两院院士”5名,新培育了3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和一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拥有中原学者26人,省科技创新团队203个,杰出青年422人,一支较为完整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蔚然成形,他们在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助推“中原梦”早日实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为早日实现郭庚茂书记描绘的“中原梦”,就必须要继续发挥好已有专家人才的“酵母”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创新的激情和活力。

要根据我省发展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类型结构,并积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促进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团队不断涌现,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要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激励科技人员在助推“中原梦”中实现个人价值。

要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机制,落实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坚持多层次培养,突出使用锻炼,搭建引才平台,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中原梦”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中原梦”很美好很宏大,但归根到底是由每个人的梦组成,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原梦”还很遥远,但路就在我们脚下,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让我们铭记“中原梦”这一宏伟蓝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用科技创新引领助推“中原梦”早日实现!33CHUANGXINKEJI2013.10费用开支,没有进行资产的相关账务处理,尽管实际上已纳入单位资产的统一管理,但在财务会计账务处理上没有反映出来资产的购置,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

另一种是在资产购置时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计入费用的同时,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资本公积——拨款转入。

2.3科技项目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也不一致对于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及何时计提,尚未明确规定,所以,目前转制科研机构,有的单位计提了,有的单位没有计提。

2.4科技项目研发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技术资产的拥有量也在逐年增加。

但项目经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转制科研机构的技术资产不仅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连登记入账、资产管理工作都很少有人关心。

通过对省25家转制科研机构的调查统计,2006至2011年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合计27 256.98万元,六年累计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823项,这些融大量资金投入与智慧结晶于一体的技术资产在转制科研机构的财务账面上并无反映,没有进行相应的确认、计量与账务处理,对这部分资产的管理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本属国家投资形成的技术资产,有的成为私人资产,有的被私自转让,谋取私利,直接影响着国有技术资产的完整和增值。

3完善转制科研科技机构科技项目经费会计核算设想3.1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与管理要求合理确定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抑或是《企业会计准则》(含《小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财政部财会[2006]3号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会计准则,要求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执行该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为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2012年2月财政部又以财会[2011]17号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另外,财政部于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仍可在部分企业中继续贯彻执行。

根据财政部的上述要求,转制科研机构必须明确选择是继续执行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还是选择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是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但在选定一种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后则不应随意转换,以保证执行制度或准则的连续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3.2关于承担科技项目经费性质的确认不管是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小企业会计准则或是企业会计制度,国家对转制科研机构投入的科技项目经费,均确认为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目前我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公益项目、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科技人才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开放合作专项、国际合作、基础研究、软科学及2013年新设的科技惠民计划和科技金融结合15个科技计划项目均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3.3关于转制科研机构科技项目经费会计核算的会计科目与账户、账簿的设置转制科研机构在会计核算中使用的一级科目可依据使用不同的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同分别选择使用,诸如“专项应付款”、“递延收益”、“研发支出”等;二级科目应根据承担科技项目的名称确定;三级细目名称应按照省财政厅、科技厅对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要求,依据经费支出项目设置如下:设备设施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其他支出、间接费用。

至于会计核算中的账户设置,由于财政部门对科技项目经费的管理要求是按科技项目进行单独核算,所以一级账户(总账)应分别按“专项应付款”、“递延收益”与“研发支出”等科目名称设置,二级账户分别按科技项目名称设置,三级账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在“专项应付款”总账账户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在“研发支出”总账账户下,按二级账户规范的科技项目,依据经费支出名称设置明细账户。

有关账簿的使用,一、二级账户应统一使用三栏式,三级账户使用多栏式;账户余额,“专项应付款”与“递延收益”在贷方;“研发支出”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在“专项应付款”下设费用支出的二、三级账户余额在借方。

3.4关于国家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科技项目形成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承担科技项目企业在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下,依法取得相应的专利权或非专利技术,研发过程中发生的研发费用已直接计入企业当期损益。

对于依法取得无形资产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记入相关账户。

3.5关于科技项目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对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科技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在项目研发期内不计提折旧,项目结题后纳入承担转制科研机构生产经营活动使用的,或与社会资源共享的,应按规定在该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期内计提折旧。

3.6转制科研机构科技项目经费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对转制科研机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信息的系统化揭示和披露,它是从财务角度提供转制科研机构某一特定时点或期间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告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基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