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巩固与练习】
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多概念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1)物种丰富
(2)特有属、种繁多
(3)经济作物丰富
(4)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3.生物多样性包括内容:
(1)物种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教材,并找到答案的能力。
三、播放我国生物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视频。
认真观看视频,结合书中讨论资料,总结我国生物多样性特点。
分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生态系统多样性所包含的层次有哪些?
1.播放大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视频。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及观看视频教学
教学手段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运用古语,并且提问学生是否知道5月22日是什么节日?进而导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积极思考,回答教师问题。
从生活中的经验出发,连心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新知识的渴望。
【新课讲授】
一、教师给出问题,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3.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教师提问: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预习本节课内容,然后在重要的文字下面做出标记。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积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第23章第一节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23章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教师姓名
郭春娇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
2.间接价值
3.潜在价值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的交流达成共识,然后再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资源,充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去。这样能够让学生确实感觉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知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生对我国生物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生态系统的价值及保护意义?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视频播放,及图片展示,让学生结合身边常见的实例,说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体现,提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认真观看视频,结合生活实例说说生态系统的价值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
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我们人类的重大意义。
2.准备不同品种的辣椒。
3.展示不同种生态系统的图片。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得出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通过亲身感受不同品种辣椒的形状,大小,颜色不同,得出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
通过具体的图片展示得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多样性。
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身感受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我国生物多样性,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关注我国生物多样性,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尤其是对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通过书籍、网络等搜集一些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