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123”为单级压缩,使
压力由P1升至P3 而多级压气过程
使压力由P1升至P3可由1-2-2’-3实现,其中2-2’ 为单级压气后气体定压冷却过程。理论上, 等温压缩耗功最省,压气过程越接近于等温 过程,其功耗越少。图示的理想压气过程中, 等温过程功耗 单级压缩功耗 wt,T 面积12’3’461 多级压缩中间冷却wt,功n 耗面积123”461
769.6K
n
1.25
wt ' n 1 R(T1 T4 ') 1.25 1 0.287 (293 769.6) 683kJ / kg
活塞式压气机,终温升高至3000C以上在实践 中是不可行的。
由于
wT
RT ln
p1 p2
0.287 293 ln 0.1 12.5
C ,T
wT wt ,n
ln v1 v2
③多变过程,
T2
T1
v1 v2
n1
442K
④多变过程热交换量
Q mq mCv (T2 T1)
m
nK n 1
Cv (T2
T1)
3.21Kj
⑤气体与外界交换的容积功
mR w n 1 (T1 T2 ) 8.58Kj
⑥压气机消耗轴功
wt n w 1.25 (8.58) 10.7Kj
P—V图上,由于等温过程线与P轴所围成的面积最 小,故等温压缩所消耗的外功最少。
等温压缩耗功
图示, 绝热过程耗功
多变过程耗功
ws,T
mRgT1 ln
K
p1
p2
ws,s K 1 mRg (T1 T2 )
ws , n
n
n 1
m
Rg
(T1
T2
)
在T—S图上可见,
等温压缩不仅耗功少,而且终温低,故气体 压缩应尽可能在等温条件下进行(压缩终 温低可避免润滑油的烧结)。
例2 压气机压缩空气,初态
p1 0.1MPa v1 0.052 m3 t1 40 0 C
可逆多变压缩至 p2 0.565 MPa, v2 0.013 m3
然后排出,求:多变指数、压缩终温、压 缩 过程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和功量
分析: ①气缸中空气质量
m pv 0.058kg RT
② n ln p2 p1 1.25
假定各气缸进气温度相同,压缩指数均为
n=1.25,求:①生产1㎏压缩空气的 及 C,T 各级排气温度;②若改用单级压气机压气,
一次压缩到P4=12.5MPa,压缩指数亦为 n=1.25,求Wt’,排气温度及 C,T
分析: ①先求增压比
3 p4 5
p1
②因各级气缸进气温度相同,且增压比一样, 故排气温度亦相等,即
wt ,n,2
wt ,1
wt ,2 ,
wt
一级压缩耗功
,1
wt , 2二级压缩耗功

n 1
wt ,1
n n 1
p1v1[1
p2 p1
n
]
n 1
wt , 2
n n 1
p2 ' v2' [1
p3 p2
n
]
如假定每级压缩多变指数相同,中间冷却后 T2’=T1
由于每级压缩的吸气温度一样,则
p1v1 p2v2 RgT,于是,多级压缩
显w然t,s,多面级积压1缩25耗6功1 比 面 单级积压2缩'34耗52功'减少,
减少量约等于面积22’33”2。可见,多级压缩
中间冷却不仅能够降低压缩终温, T3 T3"
而且压缩至同样的升压比可以减少功耗,在 P—V图和T—S图上可表示为:
9-3-2 多级压缩最佳中间压力的确定
以两级压缩为例,先计算总轴功
气机工作是不利的,
不论是对压气机尺寸
的要求还是升压比(单级)的提高而言,因 为存在余隙容积,单级压气机的升压比通 常不超过8~9。
9-3 多级压缩和级间冷却
9-3-1单级压缩的不足及多级压缩的便利 对 升于压单比级越压大气,机 则, 终压 温缩T2亦终越温大,T2 于 T是1( pp会12 ) 影nn1 响 气缸润滑油性能,对压缩不利。且如图所 示12’3’为等温线,
例1:理想的活塞式压气机吸 入 p1 0.1MPa,t1 20℃空气 1000 m3 h
并将其压到 p2 0.6MPa ,设压缩指数为n=1,n=1.25,n=k=1.4
过程可逆,求压气机功耗。
分析: (1)n=1,等温压缩:
wt ,T
p1v1 ln
p2 p1
49.77 KW
n1
(2)n=1.25,多变压缩:
9-2 余隙容积的影响
9-2-1容积效率及余隙比 前面讨论了理想的压气过程,而实际压气过程中, 为避免活塞与气缸塞撞击,便于安排进、排气阀, 必须留有余隙。
图示V3称为压气机余隙容积, 一般用符号Vc表示 图示压气过程
有效吸气量 Ve V1 V4 气缸排量 Vh V1 V3 V1 Vc
显然 Ve Vh,引入容积效率概念,用 v表示
T4 T3'
p4 p3
n
;又
p2 p1
p3 p2
p4 p3
于是T2 T3 T4
即各级气缸排气温度相等
(2) 各级压气过程压气机所消耗的轴功.
对于多变压缩
wt,n
n n 1 Rg
Ti
Ti1
, TTii1
——进气温度 ——排气温度
因各级压气过程进、排气温度均相等,故
wt,1 wt,2 wt,n
若余隙容积的膨胀过程视为多变过程,则有
n'1
面积35043 wt,n,vcΒιβλιοθήκη n' n'1
p4v4
1
p3 p4
n'
若视压气过程和余气膨胀过程的多变指数相等,
即n=n’,则存在余隙时的压气轴功为
n1
n1
wt' ,n
n
n 1
p1v1
1
p2 p1
n
n
n 1
p4v4
1
p3 p4
n
又 p1 p4 , p2 p3
v
Ve Vh
V1 V4 Vh
Vh Vc V4 Vh
1 Vc Vh
V4 Vc
1
1
c
V4 Vc
1
其中c称为压缩机余隙比,即余隙容积/活塞 排量。
一般压气机的压气过程及余气膨胀过程均视
为多变过程

1
1
V4 Vc
V4 V3
P3 P4
n
P2 P1
n
,

P2 P1
升压比

v
1 c
n 1
T2
T3
T4
T1
p2 p1
n
404K
生产1千克压缩气体的轴功为
wt ,n
n wt1
3
n
n
1
R
T1
T2
3 1.25 0.287 293 404 478Kj / Kg
1.25 1
若改为单级压缩,则
n1
1.251
T4'
T1
p4 p1
n
293 12.5 1.25 0.1
wnet h1 h2 T1 s2 s1
(等温)
若过程可逆,则
wnet,R h1 h2
(绝热)
若过程不可逆,则 wnet,I h1 h2 q
定义
wnet,t,R
t ,c o wnet,I
——等温效率
为可逆等温压缩的耗功与不可逆放热压缩的耗功之比。
等温效率用于评价活塞式压气机性能的主要参数。
C' ,T
wT wt'
Ex:9-2;9-3; 9-5;9-7;9-8;9-11
压气过程中,压缩终态与初态的压力之比称为
升压比,用符号 表示 p2 p1
9-1-2 理论压气轴功的计算
显然,压气机的轴功即为技术功
wt
2 1
pdv
S12341
一般地,根据压气过程进行
的情况,一般的压气过程
又可分为:
定熵过程→压气过程进行快,来不及与外界进行 热交换; 定温过程→有冷却,或压气过程进行的较慢,与 外界有充分的热交换; 多变过程→一般压气过程; 实际的压气过程为介于绝热和定温两过程之间的 多变过程:
wt ,n
n n 1
p1v1
1
p2 p1
n
59.86KW
(3)n=1.4,绝热压缩:
k 1
wt , S
k
k 1
p1v1 1
p2 p1
k
65.08KW
可见,等温压缩耗功最省,绝热压缩耗功最多,多变压缩 介于两者之间
*当压缩气体不能按理想气体计算时,则
wt wnet h1 h2 q
以此类推,对于多级压缩,每级升压比为
p2 p3 n
p1 p2
pn1 p1
,
pn1 p1
——压缩终压 ——气体初压
其他参数计算
(1)每级压缩排气温度。依假定,每级压缩吸气
温度一样,即
n 1
n 1
T1
T2'
T3'
;而 T2 T1
p2 p1
n
,
T3 T2'
p3 p2
n
n 1
那么多级压缩(n级)总功耗 wt,n n wt
即其消耗的总轴功为单级压缩的n倍。
工程上,因活塞式压缩机定温压气过程耗功
最少,常用定温效率来衡量压气机的功率及
压气性能优劣。
C ,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