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仔猪低血糖症的诊断与治疗.ppt

仔猪低血糖症的诊断与治疗.ppt

营养代谢病
仔猪低血糖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诊断 预防 治疗
一、病症简介
•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而
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障碍的一种非传染性营养 代谢性疾病,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猪病。本病主要发生 于冬春季节,通常是一窝或几窝的部分或全部仔猪发 病,且多发生于7天内的仔猪,特别是2-3日龄仔猪 发病率最高,可达到30-70%,甚至100%。如不及时治 疗,死亡率高达50-100%,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 损失。
⒉ 注意对仔猪的护理和防寒保暖工作
在仔猪出生后及时固定乳头,保证仔猪吃早、吃足初 乳,早晚不超过2h;产仔过多时,可把部分仔猪寄养 给其它母猪,以便及早补给水分、营养,尽快产生体 热。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增设防寒设备,防止温度过 低和骤冷。
六、治疗
• 补糖:用10%或2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加Vc0.1g混
• 及时解除产后母猪无乳、少乳或乳汁过稀的原因,如
系营养不良引起的要及时改善饲料,加强护理;如是 母猪感染其它疾病所致,要积极加强治疗。对母猪无 乳的病例,可给仔猪进行人工哺乳。
• 如仔猪患有影响哺乳和消化吸收的疾病,应在补糖的
同时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还要改善饲养环境,注意 保暖,减少应激等。
谢谢大家!!
三、临床症状
同窝猪中的大多数仔猪都可发病,一般仔猪在出生后 第2d突然发病,迟到的在3-5d才出现临床症状。 ⑴病猪突然停止吮乳或者吃乳减少;精神沉郁,四肢无 力,卧地不起,被毛蓬乱无光泽,粪便尿液呈黄色; ⑵体表感觉迟钝或消失,用针刺除耳部和蹄部稍有反射 外,其他部位无痛感。
⑶皮肤苍白,湿冷,体温下降到36-37℃,耳尖、尾根及四 肢末端出现轻微的紫色。
第三,新生仔猪在母体内发育不良
由于母猪孕期的营养、管理及疾病等方面的因素,致使 新生仔猪在母猪体内生长发育不良,导致仔猪先天性糖 原不足而出现低血糖症。
第四,环境寒冷、或空气湿度过高
环境寒冷、空气湿度过高也使新生仔猪受寒,也能 加速低血糖症;应激或有害因素致使仔猪食欲不佳, 消化不良,也可引起本病。
合后,腹腔内注射,每隔3-4h1次,连用2-3d。对症状 较轻者用25%葡萄糖液灌服,每次10-15ml,每隔2h1次, 连用2-3d。为了防止复发,停止注射和灌药后,让其 自饮20%的白糖水溶液,连用3-5d。
• 促进糖原异生:醋酸氢化可的松25-50mg或者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10-20单位,1次肌肉注射,连续3d。
⑷多数呈阵发性痉挛症状,头向后低或呈角弓反张,四肢作 游泳状划动,口微张,发出特殊的尖声嚎叫或口角流出少 量的白沫。
⑸心跳加快,每分钟约150次,心律不齐,呼吸微弱,眼球 不动,对光反应消失。严重的昏迷不醒,意识丧失,瞳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散大,于3-4h内死亡。
四、诊断
• 根据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不良,产后无乳、少乳或乳汁
二、病因
第一,母猪无乳或乳量不足 母猪 体 质差
怀孕期间饲料单一、营养价不全,造成母猪无乳、 少乳、乳中含糖量低下以及产后母猪染患子宫炎、乳 房炎、无乳综合症等疾病,致使泌乳障碍,造成产后 无乳、乳量不足或乳汁过稀等。
第二,新生仔猪吮乳不足或消化吸收机
能障碍
仔猪先天性衰弱,生活能力低下而不能充分吮乳,或 者仔猪出生后吮乳反射弱甚至消失;仔猪患有大肠杆 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先天性震颤等疾病 时,吮乳减少,同时因消化吸收机能障碍,以及初乳 过浓,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过高,妨碍了新生仔猪的 消化吸收.
过稀,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剖解变化以及仔猪对葡萄 糖治疗的反应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测定仔猪血糖,可发现病仔猪血糖低于50mg/100ml, 而正常仔猪的血糖值为76-149mg/100ml。
五、预防
⒈ 加强妊娠母猪后期和产后母猪的饲养管 理 妊娠母猪后期应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适当增加能量 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和分娩后母猪有充足的乳汁。在母猪生产时, 注意圈内清洁卫生,以防止感染生殖器官疾 病和乳房炎等疾病;同时注意泌乳母猪的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