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卫生村实施方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我村两个文明建设。
保护环境,促进和谐社会。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创造条件,创建“省级卫生村”。
科学合理地拿出实施方案:一、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我村利用创建省级卫生村之际,利用戗牌,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使每个村民都知道我村在创建省级卫生村,并积极参与其中,自觉保护环境,人人讲究卫生,建设美好家园,齐心协力共创省级卫生村。
二、强化领导,为创建提供有利保障建立一个高效实干的工作班子,是搞好创建工作的组织保障。
我村建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亲自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并形成创建网络。
以村干为主,组干为辅,把创建工作任务基层分解落实,建立责任制。
签订责任书,并将创建工作作为考核村组干部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利的保障。
三、明确行动步骤,精心组织实施我村召开创建卫生村大会,公布我村创建卫生村的规划要求,积极发动群众清除垃圾,清洁家前、屋后的杂树、杂草,搞好卫生。
提倡科学种田,充分利用秸秆还田技术,生产优质稻谷,制定好除病灭害计划,春、秋两季集中除害2次,工作有总结,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四、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创建的硬件实施我村在创建省级卫生村过程中,加大投资力度,搞好环境卫生。
将在通组道路两侧摆放垃圾箱,便于村民投放垃圾,并对通组道路进行硬质化改造,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
并在年底完成全村垃圾池改造。
达到每组一个至两个。
在今后二年内将对我村通组道路进行一次全面的硬质化改造,便于群众出行。
五、长效管理,确保创建成果创建结束后,为确保创建成果,我村始终保持思想认识的统一,严格对照卫生村标准,对我村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进一步改造。
我们将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环境卫生良好,社会秩序井然,村容村貌整洁,园林绿化优美,居民素质较高”的现代文明卫生村而努力奋斗。
创建自治区卫生村工作总结****村民委员会今年以来,我村根据全面小康村创建总体要求,积极策应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创建江苏省卫生乡的工作部署,认真按照创建自治区卫生村标准目标要求,立足村情,将创建自治区级卫生村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对照标准,认真制定创建方案,强化宣传发动,着力环境整治,配齐卫生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民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创建自治区卫生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基本情况****村位于****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323国道穿境而过。
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30多人,瑶族人口占70%以上,共有中共党员57名。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村共投入资金12万元,义务投工1000多工日,新建硬质化村巷道1500m,新建垃圾池61座、新建改厕689户,新建沼气池44个,村容村貌绿化亮化,人居环境优美。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制订详细创建方案,确保有序开展为使创建自治区卫生村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上级要求,村里成立了以村委主任为组长,村小组长和村组干部为成员的村级创建工作和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除“四害”、卫生保洁等创卫组织网络。
针对近年来新村建设的不断加快,村巷道崎岖不平,卫生死角多等现状,根据上级创建卫生村的要求,通过学习借鉴本市兄弟村有关文创建工作典型经验,集思广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邀请乡国土、村建部门的同志出谋献策,精心制订了三岐村创建自治区卫生村活动方案,详细规划了村巷道路硬质化,改水改厕,垃圾池建设、文化娱乐设施,美化绿化等内容,并明确了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使我村创建自治区卫生村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具体措施。
(二)群众热情参与,共建美好家园开展创建自治区卫生村活动,必须依靠当地群众,他们是受益的主体,当然也是参与者。
通过宣传发动,我村群众对创建工作有着强烈的企盼,对创建即将带来的变化由衷的高兴,乡的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后,我村就向乡党委、政府提出了争创自治区卫生村的申请,得到了乡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赞扬。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卫生村的创建工作,我村多次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进行部署和动员,把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大家都一致表示亲自动手创建,共建美好家园。
为完善村道巷道硬质化建设,全村群众齐动手,齐参与,今年以来,全村共改造和整治村庄巷道1460米,为有效整治村庄环境,改变落后村容村貌,我村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村组干部主动参与,帮助群众拆除了违章搭建,搬走了堆放积杂物。
村中的拖拉机手不计报酬,运输沙、土,平整场地。
群众的热情参与,使我村在较快时间内,全面实现了村巷道硬质化。
(三)、落实保洁措施,实施长效管理。
今年以来,我村多方筹措资金,改厕689座,建成垃圾池61座,实现了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村容村貌美化绿化、保洁实行专人负责管理。
同期,组织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配备了环卫专职人员,成立环境卫生监督管理专职小组对其监督,保证了村容村貌长期有人抓,有人管。
(四)重视宣传教育,提高卫生意识为使村民健康教育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塑造现代新农民,我村建立健全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开展家庭健康教育活动,倡导“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整洁,美化绿化家居”,塑造新型农民形象。
今年,在村民中开展了居民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调查,在小学生中开展小学生健康知识及行为知识普及教育,通过广泛开展卫生之家评比活动,全方位指导帮助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80%以上的农户都评为文明卫生户。
突出公德教育。
我村注重从家庭这个社会细包入手,集思广益,制定了村规民约并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规范村民遵纪守法,爱护大自然,勤俭持家,规范村民行为。
村民代表大会完善和通过了《村规民约》,发至村民手中,并公布上墙,使农民知道哪些事能做,那些不能做,自觉规范好自己的行为。
抓好青少年教育,发挥村妇女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的作用,对一些不良苗头,进行预防,重点是预防赌博等违法活动。
通过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村民群众自觉投工,参加各项设施建设,全村爱清洁卫生的人多了,读书看报的多了,学农业技术的多了;计划免疫和妇女儿童保健卫生管理工作得到落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邻里和睦,形成一派祥和气氛。
通过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使村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生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五)埋头发展经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卫生村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紧密相连的,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建设卫生村的基础和保证。
村两委会一班人十分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引导农民种养致富,勤劳致富,在做好种养业的同时,鼓励村民走出去,外出打工学本领。
预计,今年人均纯收入可达到8900元。
村里还加强村图书室建设,村民文化学习气氛浓厚,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农民新形象,使村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生活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全村村环境雅洁,村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
三、对照标准自查自纠,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创卫工作对于我村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不断提高创卫质量,一是自查自纠,一段工作结束后,我们都进行一次“回头看”,对照标准,并广泛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建议,逐条抓整改、抓巩固、抓提高。
二是邀请市、乡职能部门的领导来我村进行现场指导,聆听领导的建议与批评,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一是农民健康教育工程受条件限制,宣传教育的深度、广度不够;二是村容村貌整治效果短期内可以保证,但长效管理有难度,村级经济包袱较重;三是极少数群众良好的健康行为尚未形成,特别是公共卫生的保护等等。
对于存在的不足,我们将逐步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注重做好对村民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将我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提上新的台阶。
以上汇报,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三岐村关于成立村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组、各企业: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卫生村创建为抓手,提升村卫生总体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质量,加快扬州市级示范村建设进程,经村支部、村委会研究确定成立村爱国卫生工作小组领导小组。
并由以下同志组成:组长:村党支部书记副组长: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成员:村会计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治调主任村分户会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具体负责爱国卫生日常工作中共支部委员会民委员会二0一三年十月十日黄洞瑶族乡三岐村村规民约(2006年6月15日第4届村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通过)为维护本村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秩序,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进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村村情,特制定村规民约共六章三十九条,供村民遵照执行。
第一章社会治安第一条:每一个村民都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二条:不参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不参与赌博和“六合彩”搏彩等活动。
第三条:村民之间应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酗酒滋事,严禁侮辱、诽谤、造谣惑众、拔弄是非。
第四条: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不扰乱公共秩序,不阻碍公务人员执行公务。
第五条:严禁偷盗、敲诈,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
第六条:严禁私藏各种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严禁非法生产、运输、储存和买卖爆炸物品。
第七条:不得人为损坏水利、交通、供电等公共设施。
第八条,严禁制作、出售、传播淫秽物品,提倡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净化文化环境。
第九条:严禁侵犯他人人身权,不得侵害他人生活条件和非法藏匿、毁弃、拆看他人信件。
第十条:遵守用水、用电和户籍管理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不得包庇、藏匿违法犯罪分子,发现违法行为和违法犯罪分子积极进行制止和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第二章村风民俗第十二条: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工作进程。
第十三条:喜事新办,不铺张浪费;丧事从俭,不搞陈规旧俗。
第十四条:不听、看、传封建迷信和淫秽书刊、音像。
第十五条:精诚团结,不搞宗派和宗族活动。
第十六条:搞好公共卫生和村容村貌,不随倒垃圾、秽物,优化公共环境。
第十七条:严格执行用地审批制度,严禁非法占用土地。
第三章公共事务第十八条:村民应妥善管理家禽家畜,若因管理不善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负赔偿责任。
第十九条:村民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
第二十条:因家庭、财产、使用权等发生纠纷,在纠纷未解决之前,必须维护现状,不得人为进行破坏。
第二十一条:严禁聚众闹事和越级上访。
第二十二条:村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必须定期履行汇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