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和容灾需求分析数据备份和容灾需求分析现在无论企业网络规模大小,我们都建议有一个完善、适用的数据备份和容灾方案,因为现在的网络安全形式太严峻了,网络安全威胁无时无刻都存在着。
但是,对于国内许多企业老总和网管员来说,对数据备份和容灾的认识还相当不够,这可以从我们专用群中的几百位网管员经常向我报告说他们的数据损坏或丢失了无法修复的现象中得到证明。
1.数据备份的意义目前,从国际上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数据存储备份技术,而且将其充分利用,服务器与磁带机的连接已经达到60%以上。
而在国内,据专业调查机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5%的服务器连有备份设备,这就意味着85%以上的服务器中的数据面临着随时有可能遭到全部破坏的危险。
而且这15%中绝大部分是属于金融、电信、证券等大型企业领域或事业单位。
由此可见,国内用户对备份的认识与国外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这种巨大的差距,也就体现了国内与国内经济实力和观念上的巨大差距。
一方面,因为国内的企业通常比较小,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因此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就小许多。
另一方面,国内的企业大多数是属于刚起步的中小型企业,它们还没有像国内一些著名企业那样丰富的经历,更少有国外公司那样因数据丢失或毁坏而遭受重大损失的亲身体验。
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的经济环境与几年前都有着天壤之别,更别说与之前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相比了。
在现在的社会网络大环境中,即使是小型企业也可能有许多的工作通过网络来完成,也必将有许多企业信息以数据的形式而保存在服务器或计算机上。
它们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程度必将一天天加重。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内的大型企业,还是占有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都必须从现在起重视数据备份这一项我们以前总认为“无用”的工作。
一旦等到重大损失出现,再来补救就为时已晚了。
前车之鉴,希望我们能够吸取。
根据3M公司的调查显示,对于市场营销部门来说,恢复数据至少需要19天,耗资17000美圆;对于财务部门来说,这一过程至少需要21天,耗资19000美圆;而对于工程部门来说,这一过程将延至42天,耗资达98000美圆。
而且在恢复过程中,整个部门实际上是处在瘫痪状态。
在今天,长达 42天的瘫痪足以导致任何一家公司破产,而唯一可以将损失降至最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数据的存储备份。
其实数据备份并不是“无用”,而是有相当大的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
2.数据破坏的主要原因了解了数据备份的意义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可能性造成数据被破坏的一些主要因素。
虽然我们不可能全面避免这些不利因素的发生,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
而且有些主观上的因素还是可以尽量减少的。
目前造成网络数据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雷击、地震等造成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导致存储数据被破坏或丢失,这属于客观因素我们无能为力。
(2)计算机设备故障,其中包括存储介质的老化、失效,这也属于客观原因,但可以提前预防,只需经常做到维护,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灾难的发生。
(3)系统管理员及维护人员的误操作,这属于主观因素,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至少可以尽量减少。
(4)病毒感染造成的数据破坏和网络上的“黑客”攻击,这虽然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但其实我们还是可以做好预防的,而且还有可能完全避免这类灾难的发生。
3.有关数据备份的几种错误认识在一般人脑海里,往往把备份和拷贝等同起来,把备份单纯看做是更换磁带、为磁带编号等一个完全程式化的、单调的操作过程。
其实不然,因为除了拷贝外,还包括更重要的内容,如备份管理和数据恢复。
备份管理包括备份计划的制订,自动备份活动程序的编写、备份日志记录的管理等。
事实上,备份管理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不仅包含制度的制定和磁带的管理,而且还能决定引进备份技术,如备份技术的选择、备份设备的选择、介质的选择乃至软件技术的挑选等。
也有不少人往往也把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备份以及磁盘镜像备份等硬件备份的内容和数据存储备份相提并论。
事实上,所有的硬件备份都不能代替数据存储备份,硬件备份只是拿一个系统、一个设备等作牺牲来换取另一台系统或设备在短暂时间内的安全。
若发生人为的错误、自然灾害、电源故障、病毒侵袭等,引起的后果就不堪设想,如造成所有系统瘫痪,所有设备无法运行,由此引起的数据丢失也就无法恢复了。
事实证明,只有数据存储备份才能为人们提供万无一失的数据安全保护。
还有一种就是把数据备份与服务器的容错技术混淆起来,这也是错误的。
数据备份指的是指数据从在线状态,分离存储在离线的存储媒体的过程,这与服务器高可用集群等容错技术有着本质区别。
虽然从目的上讲,这些技术都是为了消除或减弱意外事件给系统带来的影响,但是,由于其侧重的方向不同,实现的手段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容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也就是说,当意外发生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不会因此而中断。
对数据而言,容错技术是保护服务器系统的在线状态,不会因单点故障而引起停机,保证数据可以随时被访问。
备份的目的是将整个系统的数据或状态保存下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挽回硬件设备损坏带来的损失,也可以挽回系统错误和人为恶意破坏的损失。
然而,一般来说,数据备份技术并不保证系统的实时可用性。
也就是说,一旦意外发生,备份技术只保证数据可以恢复,但是恢复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系统是不可用的。
而且系统恢复的程度也不能保证是系统破坏前的即时状态,通常会有一定数据丢失的损坏,除非是进行了不间断的在线备份。
通常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系统中,备份技术、服务器容错技术互相不可替代,但又都是不可缺少的,共同保证着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数据的完整。
虽然在Microsoft公司的网络操作系统中都集成了数据备份功能,而且功能还比较强大,完全可以满足中小型企业需求,但是对于在数据备份和容灾方面需求较高的企业用户来说,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备份”工具是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至少它不能进行网络备份,也不支持像磁盘塔、光盘共塔等大型数据备份系统,也不提供远程镜像、快速复制、在线备份等功能。
所以这些企业用户至需求选择一些专门的第三方数据备份和容灾系统。
当然这个选择也是要有依据的,并不是所有第三方备份系统都适合自己用户的需求。
选择的考虑方面主要是价格、功能模块和售后服务等几个方面。
问:我想知道容灾具有哪些分类?答:容灾,指的是保护用户的应用和数据不受故障、灾难影响,确保持续使用。
容灾的分类:容灾从应用上来说,分为:在线实时容灾;离线容灾;从距离上分为:本地容灾;异地容灾。
因此,也可以这样分为:本地离线容灾;本地在线容灾;异地离线容灾;异地在线容灾。
从容灾效果上来说,这四种方式的容灾效果是由低到高。
在实际的应用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硬件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案。
备份容灾一体化方案的五大核心技术一直以来,企业在建立备份与容灾系统时,通常既要考虑建立代价不菲的备份系统以应付不测,同时又要考虑建立容灾系统以抗衡大型灾难的发生。
然而,在经历过无数次‘恢复失败’后,人们发现,在传统的备份与容灾技术手段下,即使投入了昂贵的成本,在各类灾难发生时,备份系统消耗了冗长的恢复时间,却还是不能保证最少的数据丢失;容灾系统也带来很多烦恼:数据丢失后不可恢复、难以进行容灾演练、灾备中心的应急效率低等等。
飞康CDP是基于磁盘的、新一代备份与容灾一体化解决方案,卓越的将文件/数据库/操作系统的实时备份与瞬间恢复;可随时验证、演练的本地/异地容灾两大功能全面整合。
飞康CDP备份/容灾一体化解决方案,真正以快速恢复服务为第一目标,无论用户的应用服务器发生任何意外,例如,恶意的程序破坏、文件损毁、人为误删误改、操作系统宕机、硬件故障,甚至整个机房毁于意外,在飞康CDP的全面保护下,都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数据丢失最少(RPO),业务中断时间最短(RTO)。
飞康CDP备份容灾一体化方案,通过5项核心的先进技术,为用户关键业务系统与数据提供了最全面的保护机制和最快速的恢复能力。
存储虚拟化技术飞康CDP以完全开放的飞康IPStor虚拟化平台为核心,利用虚拟化存储技术将所管理的所有存储设备逻辑化后,并通过统一介面进行管理,面向应用主机层屏蔽所有存储设备的硬件特性,仅仅只提供统一的逻辑化特性,从而实现了卓越的存储整合和集中管理等功能。
多时间点自动连续快照技术TimeMark 多时间点的自动连续快照技术,是飞康CDP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它使用户的业务系统能够在较短时间间隔下保存各个时间点的历史数据版本。
飞康CDP能够针对每个应用卷提供多达255个历史版本,高密度的快照视图可保证将系统的RPO(动态及静态)降到最低范围。
一旦发生任何类型的数据丢失,维护人员都可以找到最近的数据版本立即进行恢复。
而且,快照恢复与数据量无关,无论多大的数据量提取也仅仅在一分钟内的事情。
TimeMark 快照机制是利用已优化的高效快照技术,对每个时间点已被改变的数据块都完整保存,一旦需要系统回退到某一时间点时,TimeMark可以立即通过 TimeView的接口工具快速将这一历史点的数据指针提取出来,从而实现历史数据的瞬间映射和恢复机制。
TimeMark快照机制在容灾备份体系中,可以轻松、快速地实现数据库数据、文件数据、系统数据等各种数据类型的时间点即时恢复,同时也能辅助生产数据的提取、分析及查询等功能应用。
飞康CDP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连续IO记录日志技术,以精细化数据历史版本,称为CDP Journal。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界面,任意拖运时间拉杆,或根据数据访问流量图等找到任何可能的故障起因时间点,然后将数据恢复到任何一个秒级时间点。
数据库一致性确认技术数据库系统在远程容灾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
传统存储设备的远程复制技术,实现的是磁盘所存储的数据的远程同步,但是,对于一个实时运行的健康数据库系统,它并不能实时的将已提交的数据刷新到磁盘上(数据库采用了缓存机制确保交易性能,向数据文件的写入往往会比缓存的写入略有滞后),这样远程的数据库系统在启动时,往往需要通过日志的重构方法,才能进行数据库的有效恢复;消除了由于一致性的问题有可能导致数据库缺失立即恢复的能力,使灾难发生时的快速恢复目标完全无法实现。
飞康CDP的远程复制技术,集成了能够感知数据库系统的DB Agent技术,能够在指定的快照点和复制点产生的数据库副本创建一个完整的时间点,从而确保数据库日志与数据文件的一致性,以实现快速启动数据库的恢复目标。
这种针对数据库系统的解决方案,能真正的将使灾备体系与应用的数据库体系结合起来。
磁盘读/写优化技术飞康CDP的SafeCache技术可以全面提升所管理的磁盘的写入性能。
当磁盘性能无法满足主机的I/O 需求时,使用SafeCache配合高速磁盘设备可以明显改善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