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2)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问题为主线,我们让学生知道物体燃烧释放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那么不同物质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否一样呢?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用以进行比较的物理量:热值。
那么关于热值的讲解我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使所要讲的知识点逐步推进,上下衔接,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
如一开始我采用了让学生观看火箭升空视频这一环节,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而后问火箭的燃料是什么?能否用煤炭代替呢?让学生们在轻松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并进行思考。
在讲解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否相同这一知识点中,我采用了设疑,播放视频,学生分组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经过一系列的层层递进,最后通过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掌握的会更透彻一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验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
(2)能利用公式Q=mq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环保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热值的含义同时体会到控制变量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污染现象的了解让学生知道环保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互动探究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
让学生理解环保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热值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公式Q=mq应用
三、教学资源
多媒体,盛适量水的烧杯、铁架台、温度计、蒸发皿、碎纸、酒精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但在学生分组实验的环节中出现了一个时间偏差,因为有的学生在往蒸发皿中夹纸屑时不规范,导致火焰熄灭,而后又从新点燃浪费了一部分时间,导致所测结果出现了一些偏差,还有部分同学的蒸发皿与杯底的距离不一致,导致受热不好,结果也
发现了一些偏差,让学生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后来又从新修正。
那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注意实验的操作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