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什么需要道德

为什么需要道德


1、人性利己,人性是利己的,而且是狭义利己, 所谓狭义利己就是追求直接、立即的利己,避免 痛苦,为了避免伤害带来的痛苦,人们决定订立 法则或者契约,禁止彼此伤害的行为,有了这些 法则后,道德才能产生。这种说服隐含遵守道德 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是为了达成个人安全和幸 福的手段。
2、盖吉斯的戒指。牧羊人盖吉斯捡到一 枚戒指,往内转可以隐身,往外转可以显 身。盖吉斯后来杀害国王,娶了往后格老 孔的看法是人们一旦有了这戒指,就会做 他想做的事情,不会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第一节 道德产生的理论 第二节 道德究竟是压制人性还是提高人性 第三节 为什么需要道德
第一节 道德产生的理论
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以下要点: 1、柏拉图的理论 2、霍布斯的理论
3、唯物史观关于道德的起源理论
思考讨论题:
1、怎样认识柏拉图理论?
2、怎样认识霍布斯的理论?
3、唯物史观关于道德产生的理 论
自然兽性和社会属性处于均衡状态。一是做人 老实、本分,不会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谋求个人私利, 二是不可能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其人格虽不高尚, 但是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4、君子
在个体人性构成中,社会本质占了人性的绝大部 分空间。君子的特点是见利思义。
5、圣人
社会性存在的本质占据了人性的全部空 间,无论做事做人都达到人:完 全正义的人和完全不正义的人。完全正义 的恩所作所为是完全正义的,但是,别人 认为他是不正义的。完全不正义的人是有 正义的名声,其实他非常邪恶。
(二)格老孔的结论
1 道德是手段
如果道德不能给人带来好的 结果,就没有人遵守道德。
2、道德是强加的规范
一般人只是习惯遵守道德,以为违反 规范不好。事实上,所谓正义只是强势集 团的代名词,因为正义者的处境比不正义 者差。
一、柏拉图的理论
柏拉图(前427-347)古希腊最著名的哲 学家。前期师从苏格拉底,后期创办雅典学院, 从事著书立说活动。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要证 明的是:道德与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有道德的人 最后会比较幸福。他们可以控制情欲,更为理智, 遵守社会规则。
(一)格老孔的理论
柏拉图假设一个叫做格老孔的人却认为道德不 是目的,本身没有追求的价值,只是追求个人利益 的工具。理由是:
3、保证和监督契约的执行
唯一的方法是建立一个共同的权力:共和国。所 谓共和国就是将群众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或者一群 人身上,君主是承受这个权力的人。
4、道德就是遵守契约和听命君主
(三)霍布斯的结论
1、道德在建立共和国之后才有意义,道德和不道德 都是针对这个契约而言的。道德是利己者逃离自然 状态、获得安全和生存的手段。
第二节 道德究竟是压制人性还是提高人性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掌握下列要点
要点
人性的两面性
道德与人性的关系
思考讨论题
什么是人性的 两面性
怎样认识五种 人格境界
道德为什么没 有压抑人性
一、人性的两种属性
(一)人性的自然属性
人作为动物而存在的自然本性。人存 在的生物基础。人作为动物存在某些 “兽性”。这是人性不完善的方面。人 对兽性的摆脱程度决定了人的人格境界。
2、因为对自己有利才需要道德。
三、正确认识道德的来源
意识水平是道德发生的主观条件 5
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 道德发生的诱因
4
伦理关系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3
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
2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
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
四、本节小结
格老孔认为道德本身不是善,遵守道德要求不是 人心甘情愿,而是迫不得已。人不能达到最希望的 状况,只好彼此约束,以保证个人安全。霍布斯认 识人是利己的。人先于社会产生。社会的好坏都是 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对此,一定要科学分析道德 禅僧的根源,特别不要离开社会发展与人的关系来 认识道德的来源。
二、霍布斯的理论
霍布斯(1588-1679)。主要理论是自然 法理论。人类为了和平不得不订立契约。这些 契约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所以叫自然法。这些 法给人以权力和义务。霍布斯的理论可以简要 概括如下:
(一)无序社会
无序社会根源于人类对权利和荣誉的野心 和欲望,因为,没有正义,没有规则,人与人 所以形成战争状态,有三个原因:
(二)人性的社会属性
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内在本质。人除了自然属性 体现的动物性外,还有社会属性体现出来的人的 “本质”。所谓人伦之道、为人之道。
二、人性的两重性规定着人格的境界
人性的弱点就是兽性的存在,这是人性不完善 的地方。我们必须对人性进行改造和提高。人性的 两重性决定了人格的两重性。
(一)人格的5个层次
本章从道德的需要、道德与人性的关系、道德的社 会功能三个方面分析和解释了为什么需要道德这个 主题。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 观点;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伦理关系是道 德发生的前提;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发生的 诱因;意识水平是道德发生的主观条件。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认识道德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才能 正确认识与人性、道德与社会的关系。
1、竞争
人在自然状态,其自然能力相当,其天生的不平 等不会有太大意义。能力相当、期待相当、希望相 当,就会竞争,造成冲突,彼此为敌。
2、互不信任
在自然状态的人互不信任,为保护自己的生存, 互相争斗。有的人甚至以征服他人为快乐。
3、荣誉
荣誉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财富和权力越多,越 会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一)有序社会
1、让渡权利 有序社会根源于人对安全的渴求和对死亡的害怕。
为了这个目的,人类要经过理性寻找自然法则,这 就是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力:自由。放弃这个权力, 是为了寻求安全和自保,同时,这样做,也不妨碍 别人实现这个权力。
2、订立契约
让渡权力就是订立契约。每个人通过契约的方式, 把自己的权力让渡出来。
根据人对自己兽性的摆脱程度和兽 性所占比例,把人格境界划分为:
禽兽
小人
俗夫
君子
圣人
(二)人格五个层次的具体解释
1、禽兽 禽兽占据了人性空间,顺从自我的动物本能。
2、小人
一是在人性的两个部分中,兽性占了主导地位, 二是在自我与社会利益冲突时,放弃社会对行为的 要求,顺从动物性和本能的欲望。
3、俗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