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

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

钟绍春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关于微课,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什么是微课,什么情况下比较适合以微课的形式开展
学习活动? 以微课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环境? 如何设计、制作微课资源,微课应以什么样的组织形
式呈现给学生和教师使用?
一、微课的界定与应用方向 二、微课资源的设计依据与思路 三、微课资源的建设类别与应用组织方式
个性化
会思考、会创造 聪明、智慧起来
培养智慧的人
轻松、愉快
教育改革的方向-智慧教育
✓ 培养智慧的人。 ✓ 智慧学:发自内心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轻松愉
快学习、尽可能以归纳方式学习。 ✓ 智慧教: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已有的知
识水平、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方式学习,并为学 生提供有效的资源学习。尽可能将创新性智慧培养 与中高考科目的知识学习融为一体。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教育信息化到在帮助 教育教学中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出发来分析。
(一)微课资源设计的依据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教育普遍存在的本质问题及改革方向 破解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如果我们自认为教育教学很好了, 还需要信息化吗? ✓ 很显然是不需要的。
微课资源设计的依据 微课资源设计的基本思路
(二)微课资源设计的基本思路
✓ 找准问题:研究清楚教育所存在的本质问题,明确教 改方向;
✓ 寻找出路:探索出破解教育本质问题的新思路; ✓ 建设环境:按照新教育思路,针对常规教学条件下完
成困难的点,构建信息化环境(系统、资源、微课) ,创新教学。构建能够将教育智慧(过程和原因)物 化、汇集和大规模复制的支撑环境(系统、资源、微 课),促进公平。
一、微课的界定与应用方向 1.微课的界定 微课,从字面理解,就是微型课。微到什么程度才能
叫微课呢?很显然,与一节课相比较而言应当是很短 的,原则上应当是几分钟。
现在,微课有了新的含义,是指通过微视频及相关学 习资料所完成的学习活动。
能否通过微课方式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最关键的是要 有好的微视频资源,此外,还需要如何使用这些微视 频资源和配套学习资源的指导资料。
什么时候需要呢? ✓ 只有当我们自认为教育教学效 果不够好时,才寄希望于其他 手段。
当教育教学有问题时,是不是用了信 息技术手段就会好呢? ✓ 那是不可能的。 ✓ 教育教学不好的首要原因是教育教 学思路、方法及对教育教学目标的 认识方面存在问题,技术只是手段 和条件,单纯应用技术无法解决。
如何做才能通过信息技术解决教育 教学问题呢? ✓ 先要找到教育教学的问题,探索 出破解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路。 ✓ 如果在常规条件下有操作不了或 效果不理想的环节,而技术恰恰 能够支持,才需要信息技术。 ✓ 只有这种情况下,通过信息技术 才真正能够创新教育教学。
微视频分为:教师讲解、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视频, 以及为什么如此讲和学原因解读的视频。
与微视频配套的相关材料应包括任务单(导学案)、 学习资源、设计说明、作业、拓展资料等。
微课中的微视频和相关配套材料称为微课资源。
2.微课的应用方向 学生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结论: ✓ 教育信息化一定是“求变”, “不变”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 “变”可大,可小。可深,可浅。 ✓ “变”在哪里?变在教育教学思 路、方法,甚至是对教育目标的 再认识上,即变教育模型。
✓ 教育模型不好,再好的技术也解决不了教育核心问题。 ✓ 如果没有有效的环境,也很难创新教育模型,即便有
一、微课的界定与应用方向 二、微课资源的设计依据与思路 三、微课资源的建设类别与应用组织方式
三、微课资源的建设类别与应用组织方式
微课资源的建设类别 微课资源的应用组织方式
1.微课资源的建设类别
应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建设微课资源。 应着重围绕教育的本质问题建设微课资源。
应从让学生认同学习内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获 得新知、越学越聪明、能够进行个性化测试和有针 对性的提升、能够以问题/任务为线索反向构建知识 体系等方面建设相应的微课资源。
任务/问题布置所需要的资源
(一)微课资源设计的依据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教育普遍存在的本质问题及改革方向 破解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破解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让学生认同学习的思路与方法
✓ 任何知识都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或完 成任务而总结出来的。
✓ 应将知识还原回问题或任务,通过 问题或任务让学生认同学习内容。
一、微课的界定与应用方向 二、微课资源的设计依据与思路 三、微课资源的建设类别与应用组织方式
二、微课资源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微课资源设计的依据 微课资源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微课资源设计的依据
既然微课不是正常的一节课,那么,在整个的教育教 学过程中,到底什么地方需要以微课的方式来完成学 习活动呢?需要什么样的微课资源呢?
好的教育模型也只能是空想。
支撑创新
信息技术
提供条件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改造教育、改造学习,只有实 现了改造,才是真正的深度融合。
常规条件无法支持教育变革和创新时需要与信息技术深 度融合。
(一)微课资源设计的依据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教育普遍存在的本质问题及改革方向 破解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学科能力体系---能够 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的方法体系
学科基本知识体系
【2】让学生个性化学习、越学越聪明的思路与方法
✓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做中学,尽可能让学生以探究方
式学。
布置问 题/任务
知识学习
听读探 讲懂究
测试与 提升
知识体 系梳理
拓展 延伸
二、微课资源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2.教育普遍存在的本质问题及改革方向
✓ 学生不认同学习内容。 知识学习为第一目标, 学生不认同,被逼无奈、 别无选择,痛苦学习。
✓ 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安 排学习过程,计划课堂, 个性化学习程度不够。
✓ 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普 遍缺乏。主要是通过听 讲或读懂获得知识。
教育改革的方向
认同、主动
构建智慧课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