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工程总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路基工程总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一、编制说明 (2)二、工程描述 (2)2.1.路线概况 (2)2.2.技术标准 (2)2.3.主要施工容及工程量 (3)2.4.沿线自然条件及当地条件 (3)2.5.水文、地质、地震 (3)2.6.施工环境 (4)三、施工组织机构管理、施工总体目标 (5)3.1施工组织机构 (5)3.2机械及人员配置 (6)小松511A (6)3.3试验检测仪器 (7)四、施工方案 (7)4.1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7)4.2.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16)4.3.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18)4.4.路基防护工程 (22)五、主要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26)六、质量保证措施 (36)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38)八、交通管制措施 (44)九、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46)路基工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1.业主发售的招标文件、标前会议、补遗书、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现场调查资料。

3.国家及现行公路工程设计规,施工技术规、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收评定标准(JTG),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4.企业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经验及管理水平。

二、工程描述2.1.路线概况本合同段为№3合同段,路线起于田林县和隆林县行政交界处,起点桩号为K80+102.831,路线经过沙梨乡路段为新建公路,其余路段主要沿现G324国道三级公路改建,终点桩号为K100+900,路线全长20.8公里。

2.2.技术标准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改建,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行车道宽度:2×3.5m,最大纵坡:7%,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Ⅱ级,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小桥、涵洞、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2.3.主要施工容及工程量①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主线长20.800km,清理现场62132.5m2,填前压实面积62132.5㎡,路基挖土、石方合计888940m3,挖除非适用材料7679m3,利用土石方填筑路基508809m3,软基换土处理7679 m3,回填片(碎)石7679m3;土工格栅20713㎡②防护工程:M7.5浆砌片石43017m3,铺种草皮121906m2。

③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有浆砌片石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改河等,合计29637.05 m。

④涵洞通道工程:新建盖板涵1397.57m/75道。

2.4.沿线自然条件及当地条件本项目所经的区域位于西北部山区,属于丘陵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过渡地带,区域地势总体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地形以山地为主,基本无平原。

按地貌成因类型和组合形态分类,本区分布的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两种地貌单元。

两种地貌在本区频繁交替分布,沿线山岭连绵,河谷高深,地势高低起伏大。

2.5.水文、地质、地震工程区位于中低山地地貌碎屑岩山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碎屑岩类构造裂隙水,其水文地质特征如下:主要赋存于碎屑岩构造裂隙中,分布于线路绝大部分路段,地貌上属、中低山,含水岩组岩性为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局部夹泥灰岩或其透明体。

该类地下水富水性与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地质构造、地貌及大气降水关系密切。

本区地质构造较复杂,构造体系总体以北西向构造为主,其次为北东和东西向构造。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路线经过地区隆林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2.6.施工环境2.6.1.道路情况本项目为国道G324线改扩建工程,进场施工便道可利用原G324国道,局部路段需增加修建较短的施工便道。

2.6.2.施工材料土产材料:本路段土料成分主要为表土大部分分为松散的砂土、风化岩、泥岩或砂岩互层,运输条件好。

填方路基所需填料来源于挖方路段移挖作填及纵向调配土方。

石料:该工程所需片碎石拟由隆或石场、雨洞石场、新洲石场石料场等供应,上述采石场设施齐全,且价格便宜,运距较短,机械化装车,公路运输方便。

水泥:沿线可选用隆林天桥水泥的水泥,质量能满足筑路用和桥梁上构用的水泥要求,汽车运输方便。

2.6.3. 水、电、通讯情况本区域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各项指标经检测合格,可供生活和工程建设使用。

三、施工组织机构管理、施工总体目标3.1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将实行项目法施工,组建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为本工程总负责人,全权代表我公司负责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履行条款所规定的权力和义务,使业主满意。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项目管理从组织上、思想上到技术上、施工上和经济上都得到保证,确保工程施工总体目标的实现。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本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设行政办公室、工程部、计划统计部、质检部、试验室、物资设备部、财务部、安全生产环保管理部,下设路基土石方工程队,桥梁工程队,涵洞工程队以及排水防护工程队。

组织机构框图如下:3.2机械及人员配置本合同段路基施工中计划投入机械共38台套,如下图:3.3试验检测仪器检、试验仪器配备表四、施工方案4.1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路基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全面学习和熟悉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根据现场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编制试验路施工方案,报工程师批准。

进行试验路施工,总结经验报批后进行路基土石方的大面积施工。

(1)土方路堑施工方法①土方开挖前首先将开挖边线及标高进行控制,边线用涂了红油漆的木桩标识,标高则打方格网控制点用石灰予以标识,以保证开挖的围和标高准确达到路床粗平的效果。

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分别采用横挖法和纵挖法、混合开挖法。

当路堑短而深时,采用横挖法。

以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

用机械按横挖法挖路堑,分为几个不同高度台阶开挖,其深度视工作与安全而定,每层台阶高度为3~4m,无论自两端一次横挖到路基标高或分台阶横挖,均设单独的运土通道及临时排水沟。

机械开挖路堑同时,边坡配以平地机或人工分层修刮平整。

当路堑较长、较深两端地面纵坡较小的路堑开挖时,采用纵挖法。

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

先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如此向纵深开挖至路基标高。

当路线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采用混合式开挖法,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

先沿路堑纵向挖通道,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工作面。

②弃土处理按下列要求进行:本项目兼顾环境保护等因素,路基填土基本由路堑挖方供给,挖方路段产生的土石方在经过纵、横向调配后仍有部分废方,其中部分废方就近用于清表所需的补偿土方。

为了减少项目施工后水土流失,采取分段集中弃土、取土的方案,弃土堆采用坡面植草结合坡脚矮墙防护等措施。

(2)石方路堑的开挖①开挖石方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等确定开挖方式。

对于软石、强风化岩石,采用大型推土机及挖掘机开挖。

不能使用机械直接开挖的石方,则采用爆破法开挖。

边坡预留1~2m岩体进行光面爆破。

②进行爆破作业时,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证书的专业人员施爆。

根据确定的爆破方案,进行炮位、炮孔深度和用药量设计,在施工前28天将设计图纸和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及有关部门审批。

③边坡光面爆破施工:a、最小抵抗线W根据边坡预留岩体的情况取值1.0m~2.0m,边坡顶留层不宜过大,否则正常的药量无法克服岩石阻力,容易造成欠挖。

b、光面爆破单位体积耗药量q=0.2kg/m3~0.3kg/m3,线装药密度为0.36kg/m~0.69kg/m,线装药密度应该进行严格控制,以防药量过大而损伤边坡。

c、光爆炮孔采用同段毫秒雷管传爆,保证各药包同时起爆,以减少飞石和爆破震动。

为控制飞石,施工中采用两层草袋装入砂土进行覆盖,将排间的草袋用绳子连成一片。

④开挖边坡外有必须保证安全的重要建筑物,即使采用减弱松动爆破都无法保证建筑物安全时,采用人工开凿、化学爆破或控制爆破。

⑤施爆前,规定醒目清晰的爆破信号,并发布通告,及时疏散危险区的人员、牲畜、设备及车辆等;对不能撤离的建筑物采取保护、加固措施;并在危险区周围设警戒。

起爆后由指定爆破作业人员进人爆破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哑炮现象和其他问题后,解除警戒。

⑥爆破后如有瞎炮,由原施工人员参加处理,采取安全措施排除。

(3)土方路堤的填筑①土方路堤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摊铺于填方地段的填料,其含水量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之。

②本合同段土方路堤填筑,采用推土机松土,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合大型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

③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宽于填层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大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④土方填筑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

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⑤山坡路堤,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5时,路堤直接修筑在天然的土基上。

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挖成台阶,并用压路机压实。

填筑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压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压实,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即按一般填土进行。

⑥对于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倾斜的台阶。

设计边坡外面的松散弃土在路基竣工后全部清除。

对于新旧路基交界处路基的填筑,先在旧路基一侧开挖成向倾斜的台阶,然后逐层向上填筑,分层压实。

⑦在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

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

⑧路基基底及路堤每一层施工完成后,将该层宽度、填筑厚度、压实厚度、逐桩标高和压实度等检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

(4)石方路堤填筑①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及最大粒径按技术规的要求严格控制。

填石路堤均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000mm以。

②在陡峻山坡段施工特别困难或大量爆破以挖作填时,采用倾填方式将石料填筑于路堤下部,但倾填路堤在路床底面下不小于 1.0m围仍应分层填筑压实。

③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用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

④人工铺填粒径250mm以上石料时,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成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人工铺填块径250mm以下石料时,直接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⑤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洒水压实,压实时继续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