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西服制作工艺

女西服制作工艺

教师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二.组织提问:1.比较女上衣垫肩与茄克衫垫肩装配的不同。

2.如何做好女上衣袖子?三.新授内容:第六章女西服制作工艺一、女西服外形概述平驳头,单排两粒纽,门襟方角,两开袋,方角袋盖,圆装袖,袖口假袖衩,两粒装饰纽;前身收胸省和腋下省;后背做中缝。

二、女西服的成品规格单位:cm号型部位衣长胸围肩宽前腰节160/84A规格66964039袖长AH5446集中学生注意力板书课题教师讲授展示实物教具,给学生标准。

教师边讲边提问学生三、女西服的部件1.面料类前衣片、后衣片、大袖片、小袖片、领面、领里、挂面、袋盖面、嵌线布、袋垫布。

2.里料类前片、后片、大袖片、小袖片、领吊袢。

3.衬料类衣身衬、挂面衬、领面衬、领里衬、袋盖衬、嵌线衬、袋口衬、袖口衬、袖衩衬、牵带。

4.其他纽扣、垫肩、袋布、袖窿衬条(绒布条)。

四、女西服的质量要求(1)西服各部位规格正确,面、里松紧适宜。

(2)领头、驳头、串口平服顺直,丝绺不歪斜,左右宽窄高低一致,条格对称。

(3)袋角方正,袋盖窝服,袋口不起皱,不发毛,左右袋对称。

(4)肩缝顺直,左右小肩宽窄一致。

(5)装袖圆顺,前圆后登,袖子前后适宜,无涟形、无吊紧。

(6)里子部位挂面平服,宽窄一致,底边宽窄一致。

(7)缲针、针等符合工艺要求。

(8)各部位缝子要烫平、烫实,按形状烫服贴,不能有亮光、水花、油污等。

(9)眼位不偏不斜,扣与眼位相对。

五、女西服制作中的重点与难点(1)推门、整烫(2)开扣眼(3)开袋打出复合幻灯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追问学生观看录像回顾本课内容,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4)做、装领(5)做、装袖六、女西服的工艺流程检查裁片→打线丁→粘黏合衬→收省→归拔→开扣眼→开袋→敷牵带→复挂面→翻烫门里襟止口→做后片→缝合摆缝与做底边→合肩缝→做领→装领→做袖→装袖→手工→整烫→检验。

七、女西服的制作工艺(一)检查裁片检查裁好的衣片和部件是否配齐,不能遗漏。

(二)打线丁打线丁的部位:1.前衣片眼位、驳口线、缺口、腰省位、腋下省位、腰节、袋位、底边、袖窿对刀标记。

2.后衣片背中缝、腰节、底边、袖窿对刀标记。

3.大袖片前偏袖线、袖衩线、袖肘线、袖口线、袖山中线。

教师讲授展示实物教具,给学生标准。

教师边讲边问学生打出复合幻灯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追问学生观看录像回顾本课内容,打线丁的部位4.小袖片袖衩线、袖肘线、袖口线。

(三)粘黏合衬粘衬的部位包括大身、挂面、领面、领里、袋盖面,嵌线条等。

粘黏合衬(四)收省1.面料收省(1)剪开省。

把胸省和胁省剪开至距省尖2.5~3 cm处。

(2)缉省。

先缉胸省,把未粘黏合衬处环好后进行车缉。

缉胁省时,注意腋下10 cm处大片略有0.5 cm左右吃势。

要求缉线顺直,省尖缉尖,省尖处不能回针,缉好后将缝线打结。

2.夹里收省夹里收腰省和腋下省,缉缝的高低距离与面料收省相同。

省缝向摆缝坐倒,烫平。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教师讲授展示实物教具,给学生标准。

粘黏合衬夹里收省(五)归拔前后衣片、袖片、挂面1.归拔前衣片(1)拔烫腰省缝、腋下省。

在单层衣片省缝位下,垫硬质烫具,喷水拔烫。

熨斗尖部落在省缝里档,左手助于省缝腰部,将其拔开,使缉线烫拔成直线状。

(2)分烫省缝。

将单层衣片摊开,喷上水花,烫分开缝。

烫省尖时要将一枚手缝针插在省尖位,目的在于不使省缝尖头单边偏倒,使丝绺顺直。

同时,将省尖处胖势烫散,烫圆顺。

拔烫腰省、腋下省然后将衣片翻到正面,放在布馒头上,在省缝部位盖上干湿布,用适当温度,熨斗用力来回熨烫,将其烫平、烫干、烫煞。

(3)归拔前衣片。

①归烫驳头,推、拔里襟止口。

将里襟止口靠身一边放平,驳头上喷上细水花,左手拖住衣片第一纽位处,从领口下10 cm 处开始归烫。

熨斗走势为由外向里推,由里向外推,归至第一粒纽位处,将驳头止口线归直,里口边缘松起部分向胸部推散、烫匀。

再将驳头以下部位推平,腰节处丝绺外弹0.6 cm左右,。

图6-6前衣片的归②归烫中腰。

将衣片驳头止口靠身一边放平,在中腰节处喷上水花,熨斗由右向左将腰省至腋下省缝处归烫、归平、烫煞。

熨斗归烫位置不超过腰省至腋下省的1/2处。

再将衣片调头,教师边讲边问学生打出复合幻灯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提问学生观看录像回顾本课内容,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归烫驳头使侧缝靠身一边,用同样的方法归烫腋省到胸省部位。

归烫中腰③归拔侧缝。

将衣片侧缝靠身一边放平,左手将侧缝腰节处拔出,从侧缝底边起烫,归烫侧缝臀围处,由外向里烫至袋位1/2处。

再由里向外归,直至将侧缝胖势归烫成直线状为止。

接着,拔烫腰节,将腰节凹势向外拔直、烫煞。

使烫好的侧缝成直线状。

④ 归烫袖窿。

将衣片上胸部放平,袖窿靠身,喷上细水花,左手拉住外肩端,右手握熨斗由里向外归烫,袖窿斜丝、横丝都要均匀归正。

⑤ 推烫肩头。

把领圈烫平,肩头缝直丝绺向外肩推烫0.6 cm ,目的是防止里肩丝绺弯曲起涟状。

再在肩缝1/2处略微归拢,同时把外肩袖窿上端直丝伸直,使肩头产生翘势。

归烫袖窿 推烫肩头⑥ 归烫底边。

将衣片底边靠身一边放平,喷上细水花,把底边弧线向上推烫,烫直、烫煞。

目的是使底边不产生还口,略有窝势。

⑦ 推烫上下胸部。

在前衣片下胸部搁垫工具,上胸部喷上水花。

熨斗在领口下落下,向下推烫,推至乳峰点。

再将衣片调头,在衣片上部搁垫工具,喷上水花,熨斗在腰缝上部落下,慢慢向上胸部推烫,推至乳峰点。

通过推烫,使胸部更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讲授 展示实物教具,给学生标准。

教师边讲边问学生 打出复合幻灯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追问学归拔侧缝顺,乳峰部位更为隆起、饱满。

推烫上下胸部门襟的推、归、拔工艺与里襟对称进行。

2.后衣片的推、归、拔工艺前衣片的推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女子胸部隆起,臀部丰满,腰部纤细的需要,使成衣更加合体。

同样,后衣片要符合女子背部曲线,也要进行推、归、拔工艺,以弥补裁剪中的不足。

后衣片的归拔后衣片推、归、拔工艺的步骤:(1)定背中缝。

由后领中缝处起针向下定,针距 1.5 cm,在后片胖势处线要略收紧些。

(2)归拔背中缝。

将后衣片背中缝靠身一边,喷上水花,左手拉住背中缝腰节处,从领口起烫,由外向里推烫,烫至背肩胛骨处即背中缝至腰侧缝1/2处,再由里向外归烫,把背中缝上段胖势推归成直线状。

接着,左手继续用力拉出背中缝腰节吸势,右手熨斗向腰节拔烫,拔成直线状。

熨斗继续向前,左手拉住背中缝底边位,由外向里推进,再由内向外归烫背中缝的臀位胖势,使之成直线状。

经过熨烫的背中缝应成一条直线状,若一次不到位,可反复几次推、归、拔,直至烫干、烫煞为止。

生观看录像回顾本课内容,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教师讲授展示实物教具,给学生标准。

教师边讲边问学生(3)归拔后片侧缝。

侧缝靠身一边,喷上水花,左手拉住侧缝腰节处,右手将熨斗从侧缝底边落下由外向里推,再由里向外将侧缝臀位胖势归直。

左手继续用力拉出侧缝腰节凹势,右手用熨斗将其拔烫,熨斗不超过侧缝至背中缝的12处。

熨斗继续向前,左手拉住外肩袖窿处,由外向内推进,由内向外归烫侧缝上段和袖窿下段部位,烫煞后的侧缝也应成直线状。

图6-16归拔后背侧缝(4)归烫后背肩头缝。

左手拉住内肩端,熨斗从肩部轻轻落下,由外向里推烫,将肩头的横丝推向肩胛骨部位,再由里略归至肩缝处。

同时要注意将后领圈丝绺归正。

以上操作是双层叠合熨烫的,难免有上下层形态不一现象,要求翻转后衣片重复熨烫一次,以求达到两片对称。

3.袖片的熨烫工艺袖子的归、拔工艺比较容易,主要对大袖片进行归、拔。

前袖缝的袖肘处拔开归至偏袖线。

前袖缝上段略归,后袖缝袖肘以上归拢。

这样,使袖子做好后能摆平,并符合手臂的弯势形状。

4.归拔挂面为使挂面与大身相符,在止口驳头下段略归拢,里口胸围线处归拢,归至与大身驳头止口相符为止。

归拔挂面(六)开扣眼打出复合幻灯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追问学生观看录像回顾本课内容,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归拔背中缝归烫后背肩头缝归拔大袖片女式西服扣眼,用本色斜料做眼布。

扣眼有头、尾之分,头端有三角圆头小孔,以便纽扣进入后,纽位平服舒坦。

1.画扣眼在前衣片门襟衬头上面,按眼位线丁画出位置,外端进出按搭门线(叠门线)向外0.3 cm,扣眼大2.3 cm,扣眼嵌线每条宽0.3 cm,双嵌线宽度共计0.6 cm。

2.缉扣眼剪一块长5 cm、宽3 cm,正斜丝绺的开扣眼料,复在衣片正面纽眼位上面,用扎线钉牢,然后按嵌线条的宽度和扣眼的大小车缉一周。

3.剪扣眼用锋利的剪刀从扣眼中间剪开,剪到距扣眼头0.6 cm处止,再斜剪到扣眼上下两角缉线处,不可剪断缉线,以防正面扣眼角缝毛出,但也不能留有余缝,以免扣眼料翻转后扣眼角不方正。

4.翻烫扣眼扣眼剪开后,抽去定线,把正面的开扣眼料从纽眼洞翻到反面,将扣眼料的四角拉平、拉足,喷水烫平。

然后将扣眼缉缝烫分开缝。

5.熨烫嵌线嵌线宽0.3 cm,宽窄一致,扣眼外口叠门处烫成三角圆形的纽脚小孔。

扣眼烫好后,两头缉来回针封牢。

将反面开扣眼料四周的毛缝适当修剪整齐,再用手工缲牢。

并在反面扣眼处喷水烫平、烫煞。

(七)开袋1.做袋盖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讲授展示实物教具,给学生标准。

教师边讲边问学生教师边讲边问学生画扣眼开扣眼袋盖里按净样放0.6 cm ,上口放 1 cm 。

袋盖面按净样放0.8 cm ,上口放1 cm 。

烫上黏合衬。

将面、里叠合,毛缝对齐,用线定后车缉。

修剪缝头,将袋盖翻转熨烫,再将上口缝头修成0.8 cm 。

2.粘衬嵌线粘黏合衬,袋位处用黏合衬作袋口衬,将其烫上。

3.缉袋盖和嵌线在大身正面装袋盖和嵌线。

袋盖净宽线对准袋口线,毛缝向下,缉上袋口位。

嵌线布一边对齐袋口,距离袋盖缉线0.8 cm 缉上。

注意缉线顺直,进出一致。

4.固定嵌线将嵌线烫分开缝,折转嵌线宽0.8 cm ,喷水烫平。

再用线定固定,然后翻到反面,在原缉线上再缉一道,使之固定后抽去线。

烫嵌线 固定嵌线 5.开袋口由袋位中间剪向两端,两端剪短三角,要剪足,但不能剪断线。

6.装下袋布袋盖翻下,将袋垫布车缉在下层袋布正面,下口缉暗线,上口缉线离毛缝0.8 cm ,车缉后烫平,将下袋布垫在袋盖上缝口,略放上一些,在原袋盖缝缉线上车缉一道。

打出复合幻灯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提问学生观看录像回顾本课内容,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做袋盖缉袋盖和嵌线开袋口装下袋布 7.装上袋布将剪成的上袋布上口缝和嵌线下口缝正面叠合后车缉一道,缉缝向下坐倒烫平。

8.封三角将左右两端三角来回封口缉线三或四道,缉线正直,以免影响正面袋角方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