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创新策略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创新策略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创新策略
作者:陈瑛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2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不仅壮大了我国体育综合实力,还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支活跃力量。

然而,当前体育产业在法制建设、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市场定位等还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针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体育产业;现状;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78-01
近几年,中国的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加强了体育产业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积极作用,也同时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体育产业可以促进相关周边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人口,能促进人力资源的改善,有利于增加国家出口贸易收入,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支活跃力量。

然而,当前体育产业的现状不是很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以创新的精神寻找解决策略。

1 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1 体育产业的法制建设问题
在法制建设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唯一一部法律,可以成为体育领域的基础法。

而这部法律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操作性也存在某些不足,没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给予配套支持。

这些迹象表明,体育产业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已采取了一些适当的解决办法,但总的来说法律制度建设不符合实际情况,法律所规范的领域比较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 区域发展中的问题
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体育形势的发展明显优于西部地区。

这主要是由于相对落后的西部经济下人们长期处于较低的生活标准,生活品质也不高,他们不能用体育消费去挤占更为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开支,导致从思想上缺乏对体育产业的认识,进而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1.3 专业经营管理人才问题
目前,大部分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者是退休教练和运动员。

虽然他们在体育领域已经非
常深刻地掌握了体育知识,但作为专业经营管理人才来讲,他们的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和素质比较缺乏。

他们不明白经济市场的规律,管理和市场调控的能力、相关经验也显然不足。

由此可见,缺乏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现有人才的整体素质不高,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4 市场定位问题
在我国人们依旧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了二者的脱节。

从体育专业运动
队来看,体育事业的发展依赖国家的重视及财政投入,而不是有针对性的发展体育运动中的商业价值。

例如,我国运动员出国参加重大比赛的赞助,一直回避的体育队的创收目的,而不是定位于体育消费的商业活动模式。

从群众体育消费来看,仅仅停留在福利开支的低水平,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货币化的高层次消费。

此外,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政府投入较少,存在开发的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体育消费意识淡薄等不足之处。

2 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战略
2.1 产业改革创新
对于体育产业质的飞跃源于产业改革必须以创新的思路正确实施。

企业必须专注于创新,
以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工具,建立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提高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积极想方设法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突出矛盾;要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企业产品和产业结构通过不断调整,为求得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注入强劲动力;要在品牌建设上做文章,深入研究体育用品材料和运动功能,努力提高产品所蕴含的科技含量,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

2.2 政府监管创新
我国已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良好的运行状态不能脱离政府的宏观调控。

为实现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当改革现有的市场管理制度,转变政府职能,要以宏观调控取代现有的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涉,从间接的管理方法取代直接的管理方法。

2.3 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创新
体育部门要与高等院校一起联合培养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并定期对在职体育相关人员进行
专业培训。

要有计划,分阶段、有组织的安排经营决策者到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去学习和交流,促进体育产业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体育组织间交流与合作。

只能通过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才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进一步加强体育行业组织的国际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需求,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2.4 规划方案方面的创新
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方案,应该有所创新,根据各体育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规划。

在中小型体育企业的规划中,要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为满足国内对体育产品的需求。

而大型体育企业的规划方案,应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因为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体育产业面向世界,会大大地促进其经济发展。

政府应对大型体育企业实行政策扶持,如出口优惠政策条件,税收政策等。

具体的政策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如允许企业对体育的赞助费记人成本;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产业的综合开发。

参考文献
张林,黄海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运动,2009,(3):2-4.
丛湖平.体育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张景亮.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9-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