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交法的设计测试用例

正交法的设计测试用例

试用例
▪ (6) 加上你认为可疑且没有在表中出现的组合
二、如何选择正交表
▪ 考虑因素(变量)的个数 ▪ 考虑因素水平(变量的取值)的个数 ▪ 考虑正交表的行数 ▪ 取行数最少的一个
三、设计测试用例时的三种情况
▪ (1)因素数(变量)、水平数(变量值)相

▪ (2)因素数不相同 ▪ (3)水平数不相同
▪ 整齐可比性 ▪ 在同一张正交表中,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出现的次
数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在试验中每个因素的每个水 平与其它因素的每个水平参与试验的机率是完全相 同的,这就保证在各个水平中最大程度的排除了其 它因素水平的干扰。因而,能最有效地进行比较和 作出展望,容易找到好的试验条件。
▪ 均衡分散性 ▪ 在同一张正交表中,任意两列(两个因素)的水平
状态 因素
/灰度
0
全部
幻灯片
颜色 幻灯片加

1
当前幻灯 讲义
灰度 幻灯片不

加框
2
给定范围 备注页
黑白
3
大纲视图
因素状态表:
状态/因素 A
B
C
D
0
A1
B1
C1
D1
1
A2
B2
C2
D2
2
A3
B3
C3
3
B4
▪ 被测项目中一共有四个被测对象,每
个被测对象的状态都不一样。
▪ 选择正交表:
▪ 1、表中的因素数>=4 ▪ 2、表中至少有4个因素的水平数>=2 ▪ 3、行数取最少的一个 ▪ 4、最后选中正交表公式:L16(45)
例1:因素数与水平数刚好符合正交表
▪ 个人信息查询系统中
的一个窗口
▪ 要测试的控件有3个
,也就是要考虑的因 素有三个;
▪ 姓名 ▪ 身份证号码 ▪ 手机号码
▪ 每个因素里的状态有
两个:填与不填。
▪ 表中的因素数>=3; ▪ 表中至少有3个因素数的水平数>=2 ▪ 行数取最少的一个。 ▪ 从正交表公式中开始查找,结果为:
L4(23)
▪ 测试用例如下:
▪ 1:填写姓名、填写身份证号、填写手机号
▪ 2:填写姓名、不填身份证号、不填手机号
▪ 3:不填姓名、填写身份证号、不填手机号
▪ 4:不填姓名、不填身份证号、填写手机号
▪ 增补测试用例
▪ 5:不填姓名、不填身份证号、不填手机号
▪ 测试用例可以看出:如果按每个因素两个水平数
打印出全部幻灯片为讲义,灰度且不加框。
测试用例3
测试用例编号 PPT—ST—FUNCTION—PRINT—003
测试项目 测试标题
测试powerpoint打印功能 打印PowerPoint文件A全部的备注页,黑白,加框
重要级别 预置条件
中 PowerPoint文件A已被打开,电脑主机已连接有效打印机
于四个因素里有三个的水平值小于3, 所以从第13行到16行的测试用例可以 忽略。
测试用例1
测试用例编号
PPT—ST—FUNCTION—PRINT—001
测试项目 测试标题
测试powerpoint打印功能 打印PowerPoint文件A全部的幻灯片,有颜色,加框
重要级别 预置条件
高 PowerPoint文件A已被打开,电脑主机已连接有效打印机
▪ 再将1、2这两列的交互作用列(第3列)从
正交表中划去,这样就等于将第1、2、3这 三列合并成新的一个四水平列,可以安排一 个四水平因素,从而将改造成的正交表
次数\列号
1 2 3 4 5 6 7 8
合并列A
4(B) 5(C)
6(D)
1
1
1
1
1
2
2
2
2
1
1
2
2
2
2
1
3
1
2
1
3
2
1
2
4
1
2
2
4
2
1
1
13
3
14
3
15
3
16
3
2
3
B1
C1
B2
C2
B3
C3
B4
3
B1
C2
B2
C1
B3
3
B4
C3
B1
C3
B2
3
B3
C1
B4
C2
B1
3
B2
C3
B3
C2
B4
C1
4
5
D1
0
D2
1
2
2
3
3
2
3
3
2
D1
1
D2
0
3
1
2
0
D2
3
D1
2
D2
2
D1
3
3
0
2
1
1
2
3
4
5
1
A1
B1
C1
D1
0
2
A1
B2
C2
D2
1
3
A1
B3
C3
D1
1
1
0
2
0
3
0
4
0
5
1
6
1
7
1
8
1
9
2
10
2
11
2
12
2
13
3
14
3
15
3
16
3
2
3
4
5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0
1
2
3
1
0
3
2
2
3
0
1
3
2
1
0
0
2
3
1
1
3
2
0
2
0
1
3
3
1
0
2
0
3
1
2
1203来自213
0
3
0
2
1
1
1
A1
2
A1
3
A1
4
A1
5
A2
6
A2
7
A2
8
A2
9
A3
10
A3
11
A3
12
A3
▪ 查找正交表,没有合适的正交表可利
用,需要构造正交表。
次数\列号 1 2 3 4 5 6 7 8
12
3
4
5
67
11
1
1
1
1
1
11
1
2
2
2
2
12
2
1
1
2
2
12
2
2
2
11
21
2
1
2
12
21
2
2
1
21
22
1
1
2
21
22
1
2
1
12
▪ 将此两列横行水平数看成有序数对(1,1
),(1,2),(2,1),(2,2),再 将每一种有序数对分别对应一个水平,在此 ,规定对应关系为(1,1)->1,(1,2)>2,(2,1)->3,(2,2)->4,于是1、2 两列就变成具有四水平的一列
▪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依据Galois理论,从大量
的(实验)数据(测试例)中挑选适量的 、有代表性的点(例),从而合理地安排 实验(测试)的一种科学实验设计方法。
▪ 类似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方法、因子方法方
法等
三、利用正交实验设
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 提取功能说明,构造因子--状态表
▪ 把影响实验指标的条件称为因子,而影响实验因子的条件
2
4
A1
B4
C1
D2
3
5
A2
B1
C2
D1
3
6
A2
B2
C1
D2
2
7
A2
B3
C2
D1
1
8
A2
B4
C3
D2
0
9
A3
B1
C3
D2
1
10
A3
B2
C3
D1
0
11
A3
B3
C1
D2
3
12
A3
B4
C2
D1
2
13
A1
B1
C1
D2
2
14
A2
B2
C3
D1
3
15
A3
B3
C2
D2
0
16
A1
B4
C1
D1
1
▪ 第五列去掉没有意义。通过分析,由
▪ 在使用正交实验法时,要考虑到被测系统中要准备测试的
功能点,而这些功能点就是要获取的因子或因素,但每个 功能点要输入的数据按等价类划分有多个,也就是每个因 素的输入条件,即状态或水平值。
四、正交表的构成
▪ 行数(Runs):正交表中的行的个数,即试验
的次数,也是我们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的测 试用例的个数。
交表公式。
例2:ppt打印的需求
▪ 假设功能描述如下:
▪ 打印范围:全部、当前幻灯片、给定范围 共三种 情况
▪ 打印内容:幻灯片、讲义、备注页、大纲视图 共 四种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