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学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1.4 地震灾害与抗震设防
地震灾害:
1、地表破坏 2、建筑物破坏 3、次生灾害
结构抗震设防: 三水准的设防目标: 小震不坏、设防烈度可修、大震不到。
抗震设防目标的实现: 第一水准:按弹性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内力进行强 度计算可保证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 第二水准:主要通过概念设计以及构造措施来保证; 第三水准:对脆性结构主要从抗震措施上加强;对延性 结构则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加以保证。
1.1 地震成因及地震类型
1.1.1 地球的构造
地壳:地球外表面的一层薄壳。最薄处约5km,地震多发于此。
1.1.2 地震的发生过程
地球内部由于某种原因发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递到地表引 起地面震动。 内部发生振动的地方称之为震源。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叫震中。 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根据震源深度以60m,300m为限将地震划分为: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危害大。
x
x(t k 1 )
t tk 1 tk tk 1
[x(tk
)
x(t k 1 )]
在区间 [tk, tk+1] 内对上式进行积分,得: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的数值计算:
t
tk 1
x(t)dt
单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
概述
一.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 *地震反应:地面运动作用于房屋,在房屋结构中产生的内力、
变形、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影响地震反应的因素:房屋结构的动力特性、地面运动特性
(幅值、频谱特性、持续时间)等。 *求解动力学问题,很复杂。分析中需要进行简化。 二.建筑结构的动力计算简图: 房屋结构的简化:一般将一单层房屋集中为一个质点,将竖
单自由度体系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1)一般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
dx(t)
e (t )
P ( m
) 't
)d
杜哈梅积分
x(t)
t 0
e (t )
P( ) m '
s in ' (t
)d
2)地面运动作用情况:
x(t)
t 0
e
(t )
P( ) m '
sin (t
)d
x(t)
1 '
t 0
xg ( )e (t ) sin '(t )d
2、运动方程数值计算:
1)分析方法:
x(t) 2x(t) 2 x(t) xg (t)
将时段[0,T]划分为n个时间段: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的数值计算:
将时段[0,T]划分为n个时间段:
to , t1 ,, tk1 , tk t t n1, n
当 t tk 时 x(tk ) 2x(tk ) 2 x(tk ) xg (tk )
在tk, tk+1内设定某种变化规律, 从而根据tk时刻值,求得 tk+1时刻的值。 2)线性加速度法:假定[tk, tk+1] 内的加速度满足下式:
1.1.3 地震的成因与类型
根据地震成因来分: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 水库引发地震:
1.2 地震波以及传播
地震以波的形式由震源传递到地表。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1.2.1 体波
体波是指通过地球本体内传播的波,包含纵波、横波。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递方向一致的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递方向垂直的波。 纵波为压缩波,无论是在固体内还是液体内均能传播。 横波为剪切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通过两种波速的比较可见: 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 即纵波先到达地面
1.2.2 面波
瑞雷波振动轨迹剖面(a)和射线(b)
面波是指介质表面或地球表面及其附近传播的波,一般认为是体 波经地层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次生波,包含瑞雷波和乐普波。 乐普波的传播是质点在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剪切 型运动。质点在水平方向振动与波行进方向耦合后会产生水平扭 转分量。
1.2.3 地震波的主要特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1、地震加速度波形的频谱特性及持续时间的影响
软土地基上地震加速度波形中长周期的分量比较显著,而硬土地基 上加速度波形则包含多种频谱成分,一般短周期的分量比较显著。 长时间持续的地震冲击作用下,结构物的破坏与静载作用下的破坏 值相差较大。
1.3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向构件质量集中至上下两端,忽略质量的扭转效应,按单自由 度考虑。 三.地震反应分析的目的: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进行结 构抗震设计。
求解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的方法: 1、比较精确的方法: 建立结构体系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在地震作用下的 位移反应,利用刚度方程,直到求解内力。 适用情况:理论分析。 2、近似方法: 根据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求出该结构体 系的惯性力,将此惯性力视作为一种反映地震影响 的等效力,即地震作用,再进行结构静力计算,求 出各构件内力。 适用于:结构设计。
1.3.1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指标,是地震释放多少能量 的尺度。 小于2级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 5级以上的地震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 性地震;7级以上地震称为强烈地震。
地震烈度:是地震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 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现象等方面来判断。 地震烈度是表示某一区域范围内地面和各种建筑物 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的一个指标。
用P( ) mxg ( )代入
x(t)
t 0
e
(t )
P( ) m
sin '(t
)dt
特点:不规则、不能用函数表示,如何求解运动方程?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的数值计算:
1、地面运动作用下的位移反应, 代入
杜哈美积分中用 P( ) mxg ( )
波速可以按下式计算:
Vp
E(1 ) (1 )(1 2 )
2G
E
G
Vs
2(1 )
Vp 2(1 ) Vs 1 2
式中
Vp — 纵波波速 Vs — 横波波速 E — 介质的弹性模量 γ— 介质的泊松比; ρ— 介质的密度; G — 介质的剪切模量; λ— 拉梅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