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被后世尊为悲剧典范。

这出“命运悲剧”通过描写正直善良的英雄俄狄浦斯在与命运的斗争中遭到无可避免的毁灭,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勇于斗争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眼中命运的无可捉摸、难以抗拒。

命运观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概念,它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支配人的神秘力量,是前定的个人、民族或国家的走向和完成。

在古希腊神话中,女神摩伊拉便是这种神秘力量的化身。

在俄狄浦斯出世之前,神谕便指出他将来必定杀父娶母的命运,于是无论是他父母还是俄狄浦斯本人,从一开始就尽力去逃脱这种命运。

然而俄狄浦斯所做的每一项努力,非但没有使他逃离这种厄运,反而一步步走向命运的最终结局。

作者并没有指出这种命运的原因,在他看来,神谕决定一切,命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

剧中的俄狄浦斯是正义勇敢的英雄,他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拯救了整个忒拜城;他失手杀死了老国王,并不是出于有意;他娶自己的亲生母亲,是全忒拜城人民的意愿。

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在俄狄浦斯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他并没有刻意犯下罪过,相反他一直在逃避预示他命运的神谕。

善良的他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离开了科任托斯,为了拯救城邦竭力追查凶手,知道真相后为了保全城邦,他有戳瞎双目请求流放。

纵观整部戏剧,俄狄浦斯并没有过错,只是悲剧的宿命使他始终无法逃脱。

本剧故事情节按照两条线索进行发展。

开始忒拜城产生瘟疫,民众向俄狄浦斯乞援。

为了拯救忒拜,俄狄浦斯必须找出凶手,将其清除。

所以,整部戏剧以俄狄浦斯追查凶手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

然而在追查杀害拉伊俄斯的凶手的同时,暗含着俄狄浦斯寻找自我的过程。

从为了拯救忒拜,神示要求清除污染开始,就暗示着俄狄浦斯就是忒拜城祸根,标志着俄狄浦斯开始追查凶手即是开始一步步查明自己的身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进行。

在后来报信人和牧人的证实下,俄狄浦斯终于追查到凶手就是他自己,他就是那个逃不开弑父娶母的悲剧命运而要被清除的污染。

这时,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合二为一,寻找凶手的过程即寻找自我的过程。

剧中使用了大量的双关语,既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又预示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方向,暗中隐藏着悲剧命运的线索和脉络。

如当忒拜发生瘟疫,人民前来乞援时,俄狄浦斯回答说:“我了解你们大家的疾苦,可是你们虽然痛苦,我的痛苦却远远超过你们大家。

你们每人只为自己悲哀,不为旁人,我的悲痛却同时是为城邦,为自己,也为你们。

”此语是俄狄浦斯表明他为整个城邦和全体人民担忧,但同时无意中也暗示了自己就是悲痛的根源,故事的最后他的痛苦将远远超过所有人。

又如当俄狄浦斯得知神示下决心要追查出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时,说:“这不仅是为一个并不疏远的朋友,也是为我自己清除污染;因为,不论杀他的凶手是谁,也会有同样的毒手来对付我。

”这句话无意中道出了他与老国王“并不疏远”的关系。

“不论它是单独行动,还是另有同谋,他这坏人定将过着悲惨不幸的生活。

”他的诅咒预示了自己最终的不幸命运。

《俄狄浦斯王》一开始就设下“谁是杀害忒拜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这一悬念,当俄狄浦斯下定决心惩罚杀人凶手时发誓:“假如他是我家里的人,我愿
意忍受我刚才加在别人身上的诅咒”。

忒拜城先知忒瑞西阿斯甚至直接告诉俄狄浦斯:“杀害拉伊俄斯的手就在这里——他将从明眼人变成瞎子,从富翁变成乞丐,到外邦去,用手杖探路前进。

他将成为和他同住的儿女的父兄,他生母的儿子和丈夫。

”同上文中双关语的作用一样,这些暗示直接指向了故事最终的发展方向。

这种充满悬念同时又具有确定性的必然结局,大大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让人为俄狄浦斯的勇敢担当和自我牺牲精神震撼和感动的同时,也为命运的强大和无可奈何感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