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一)-概述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一)-概述


function”是目前国际上2岁以下
婴幼儿关于体积描述、潮气、阻断等的最新预计值文章, 但不足之处是其样本量仅153例;2014年,由儿童肺功 能协作组在临床儿科杂志上发表的“儿童肺功能检测及 评估专家共识”11 2。足中国第一篇儿童肺功能的相关专 家共识,全面阐述了儿童肺功能的各项检测方法及原 理、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等,但由于篇幅所限,更多 的只是架构,内容不够丰满。 2004年由朱蕾主编的《肺功能测试技术及临床应 用》。4一中张皓撰写的“婴幼儿肺功能检测”章节是国内 第一部肺功能权威著作中出现较为完整的儿童肺功能 章节;2005年由沈晓明主编,桂永浩副主编的《临床儿科
万方数据
.654.
生堡壅旦』!壁。堕壅垄查!!!!生!旦箜!!鲞笙!塑垦!鱼!垒P£!业!!型!坐!翌型垫!!!!!!!!!盟!:!
学》中张皓撰写的“儿童肺功能测定”章节是国内第一部 儿内科著作中出现完整的儿童肺功能章节u3。;2007年 张善通、陈长根、贾兵主编的《小儿胸心外科学》中张皓 撰写的“儿童肺功能测定及其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作 用”部分是国内第一部儿外科著作中出现完整的儿童肺 功能章节m1。 4儿童肺功能检测技术简介 4.1适于大年龄儿童的肺功能检测方式 丰要包括肺 通气功能(又称肺量计法)、脉冲振荡、体描仪、弥散功 能、负压通气(NEP)、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 通气肺功能检测是通过患者自主呼吸,按照技术员 的指挥进行用力吸气、呼气以检测呼出气流量的方 法¨5I,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检测。可以间 接反映气道有无阻塞、限制¨…。 脉冲振荡是肺功能检测中唯一使用外加信号源的 检测方式,小儿平静呼吸即可,可测定气道阻力及阻力 具体的部位,并可间接获得呼吸系统顺应性。检测最小 可到2岁,一般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 体描仪检测即受试者置身于密闭的体积描记箱,在 潮式吸气末阻断气流,受试者做浅快呼吸(或平静呼 吸),使!-I腔压力与肺泡压达到平衡,分别测定体积描记 箱的箱内压、口腔压力、呼吸流量,并计算出功能残气量
.653.
・标准・方案・指南・
呼吸系统的疾病占儿童所有疾病的首位,其病死率 也是5岁以下儿童的第l位。儿童经历自胎儿至青春 期的年龄跨度以及身体迅速发育的过程’1 J,有着特有的 生长发育规律。肺功能测定对于判断呼吸系统疾病J己 其是在喘息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肺功能检查是指运用特定的于段和仪器对受检者 的呼吸功能进行检测、评价。3 J,是描述呼吸功能的・种 重要方法,牵涉呼吸力学、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理论上 复杂。但经过一定的测试和计算机计算后,能用比较简 单的方式回答临床问题¨。。 目前,国内儿童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不高,尤其是 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医院更低,检测质量参差不齐,亦无 统一规范的儿童肺功能指南。故中国儿童肺功能协作 组经过多年努力,就目前较为成熟的检测方式推出如下 系列指南。本系列指南将从概述、肺容积和通气功能 法、潮气呼吸法、脉冲振荡法、气道反应性测定(激发试 验、舒张试验)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等领域进行阐述。 1儿童肺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 肺功能技术最早是在古罗马时期,希腊医生
生堡塞旦些壁J燃查垫!!笙!旦箜!!鲞箜!塑鱼!塑!垒221鱼!堕生!堕!!坠型!!!!!!型:!!!型!:!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一):概述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肺功能协作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通信作者:张皓,Email:zhan9123ha02004@163.com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6.09.004
reference equations to improve inter— pretation of infant lung
Galen进行了最简单的肺容量测试。19世纪中
期,伦敦的John Hutchins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定标 的肺容量计。20世纪初期,丹麦的Christian Bohr提出 弥散学说,并采用静态法完成了使用一氧化碳作为测试 气体的弥散测定。一氧化碳弥散测定法现在仍然是大 多数肺功能设备的首选方式。21世纪,气道阻力(Raw) 的测定理论和测试技术逐渐成熟。 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测方面,1890年Eckedein成功 测定每分通气量(MV);1970年第一台婴幼儿体描仪问 世;1980年Turner等发明强迫呼气(Squzee);20世纪80 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儿童肺功能技术才 开始广泛普及。 肺功能检测仪中,流速一容量传感器至关重要。最 早出现的是水封式容量传感器,然后在水封式传感器的 基础上发展出了干式滚桶式,之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又出现了涡轮式、热丝式及压差式、超声式流量传感 器,并一直使用至今,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压差式的流量 传感器。
Claudius
2儿童肺功能工作的开展 1991年欧洲呼吸协△/美国胸科协会(ERS/ATS) 婴幼儿肺功能协作组成市,1996年发表标志性的
“INFANT
RESPIRATORY
FUNCTLeabharlann ONTESTING”——书5。2009年5月中国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在苏州成立, 自2011年起每年举行1次全国儿童肺功能学术会议。 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在广州 召开了“全国肺功能学术会议”,同时成立了中国肺功能 联盟∞。。2014年肺功能协作组纳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呼 吸学组。目前伞国共有60个协作单位,遍布全国30个 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并聘有顾问和秘书。2015年 12月“中国儿童肺功能网站”正式启动。 3相关的代表性文章和书籍 2002年,万莉雅等_。发表的“3~14岁大津地区脉 冲振荡正常值的测定”是巾国最早涉及儿童脉冲振荡肺 功能技术的大样本量正常预计值的文献;2006年,张皓 等旧。的“1 002例4岁以下儿童潮气呼吸肺功能正常预 计值”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样本量的关于潮气呼吸肺功 能正常预计值的文献;2005年刘传合等一。发表“脉冲振 荡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标准的确定”,探索了脉 冲振荡肺功能检测在气道可逆性领域的应用;2006年王 俊平等。10。发表的“支气管舒张试验在0~6岁儿童喘息 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是国内最早报道用潮气呼吸方法 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文章,这2篇论文引领了在不同 领域对气道可逆性的探索工作。2013年,由Nguyen 等。1 1。撰写的“Ne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