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世说新语》及翻译

【精品】《世说新语》及翻译

《世说新语》及翻译1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 。

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 !”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 避难( nàn ):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

辄:立即;就。

② 疑:迟疑;犹豫不决。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译文】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

王朗说:“ 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 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

华歆说:“ 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

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 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

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2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 。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② 于是敕见③ 。

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④ 。

” 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 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⑤ 。

”【注释】① 钟毓( yù )、钟会:是兄弟俩。

钟毓,字稚叔,小时候就很机灵,十四岁任散骑侍郎,后升至车骑将军。

钟会,字士季,小时也很聪明,被看成是非常人物,后累迁镇西将军、司徒,因谋划反帝室,被杀。

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 钟繇( yáo ):任相国职。

③ 敕( chì):皇帝的命令。

④ 战战惶惶:害怕得发抖。

浆:凡较浓的液体都可叫做浆。

按:惶、浆二字押韵。

⑤ 战战栗栗:害怕得发抖。

按:栗、出二字亦押韵。

【译文】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 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 于是下令赐见。

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 你脸上为什么出汗?” 钟毓回答说:“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文帝又问钟会:“ 你为什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说:“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3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① 。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② 。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 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 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 钟毓” 句:这一则故事与本篇第 4 则孔文举二子偷酒事略同,大概是同一件事,只是传闻各异。

因:于是;就。

② 托寐( mèi ):假装睡着了。

【译文】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觉,于是一块去偷药酒喝。

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姑且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

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只顾喝,不行礼。

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 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

”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 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4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① 。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取之,信然② 。

【注释】① 折枝:使树枝弯曲。

② 信然:确实这样。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些小孩儿出去游玩,看见路边的李树挂了很多果,压弯了树枝,小孩儿们争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别人问他,他回答说:“ 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 拿李子来一尝,果真是苦的。

5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① 。

丞相语郗信:“ 君往东厢,任意选之。

” 门生归白郗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② 。

” 郗公云:“ 正此好!” 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③ 。

【注释】① 郗(xī )太傅:郗鉴,曾兼徐州刺史,镇守京口。

② 矜持:拘谨。

坦腹:敞开上衣,露出腹部。

按:后称人女婿为东床或令坦,本此。

③ 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

【译文】太傅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门生送信给丞相王导,想在他家挑个女婿。

王导告诉郗鉴的来人说:“ 您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吧。

” 门生回去禀告郗鉴说:“ 王家的那些公子还都值得夸奖,听说来挑女婿,就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公子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地躺着,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 郗鉴说:“ 正是这个好!” 一查访,原来是王逸少,便把女儿嫁给他。

6 时人目王右军:“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① 。

”【注释】①“ 飘如” 句:按《晋书》本传载,这是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的。

【译文】当时的人评论有军将军王羲之说:“ 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

”7 王子猷。

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① 。

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② 。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渤绝良久。

月徐亦卒。

①“ 王子猷” 句:王子猷和王子敬是兄弟,是王羲之的儿子。

② 了:完全。

【译文】王子猷和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去世。

一天子猷问侍候的人说:“ 为什么一点也没有听到子敬的音讯?这是已经去世了!” 说话时一点也不悲伤。

于是就要车去奔丧,一点也没有哭。

子敬平时喜欢弹琴,子猷便一直进去坐在灵座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琴弦怎么也调不好,就把琴扔到地上说:“ 子敬,子敬,人和琴都不在了!” 说完就悲痛得昏了过去,很久才醒过来。

过了一个多月他也去世了。

8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

伶曰:“ 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① !”【注释】① 裈(kūn ):裤子。

【译文】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

刘伶说:“ 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9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① 。

乃令曰:“ 前有大海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② 。

”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 汲(jī ):取水。

② 饶子:果实很多。

【译文】魏武帝曹操率部远行军,找不到取水的路,全军都很口渴。

于是便传令说:“ 前面有大片的梅树林子,梅子很多,味道甜酸,可以解渴。

” 士兵听了这番话,口水都流出来了。

利用这个办法得以赶到前面的水源。

10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① 。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② 。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③ 。

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 不得不除之。

”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④ 。

于时称其有智。

【注释】①“ 王右军” 句:王敦是王羲之的堂伯父。

《晋书·王允之传》认为这事属王允之。

允之也是王敦的侄儿。

减,少于。

② 钱凤:字世仪,任王敦的参军,是王敦的谋主。

王敦发动叛乱失败后,他也被杀。

屏人:叫别人避开。

逆节:叛逆。

③ 剔吐:用指头抠出口水。

④ 从横:即纵横,此指到处流淌。

右军将军王羲之不满十岁的时候,大将军王敦很喜爱他,常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床帐中睡觉。

有一次王敦先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床。

一会儿,钱凤进来,屏退手下的人,商议事情,一点也没想起羲之还在床上,就说起叛乱的计划。

王羲之醒来,已经听到了他们的谈论,就知道没法活命了,于是抠出口水,把头脸和被褥都弄脏了,假装睡得很熟。

王敦商量事情到中途,才想起王羲之还没有起床,彼此十分惊慌,说:“ 不得不把他杀了。

” 等到掀开帐子,才看见他吐得到处都是,就相信他真的睡得很熟,于是才保住了命。

当时人们都称赞他有智谋。

11 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① 。

【注释】① 从子:侄儿。

责:索取。

【译文】王戎很吝啬,他的侄儿结婚,只送一件单衣,过后又要回去了。

12 王戎女适裴 .. ,贷钱数万。

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

【译文】王戎的女儿嫁给裴 .. ,曾向王戎借了几万钱。

女儿回到娘家,王戎的脸色就很不高兴;女儿赶快把钱还给他,王戎这才心平气和了。

13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 。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悄。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悄,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悄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借,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 不足恨,今还卿。

”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于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悄许比甚众② 。

恺偶然自失③ 。

【注释】① 豪:豪华;阔绰。

② 绝世:冠绝当代;举世无双。

许:这样。

③ 惘(wǎng )然:失意的样子。

【译文】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资助王悄。

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

王恺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随手就打碎了。

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一时声色俱厉。

石崇说:“ 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

” 于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有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而且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

王恺看了,惘然若失。

相关主题